广州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9101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广州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州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在广州市先烈路,是安葬黄花岗起义牺牲的烈士墓园,也是 辛亥革命的重要史迹。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占地约 16 万平方米。墓园坐北朝南,建婺:甏?气 魄雄伟,其主要建筑群汇集在较长的中轴线上,正门为有三个拱门的仿凯旋门式 建筑,门额以花岗岩镌刻孙中山先生题写的“浩气长存”四个金色大字。宽阔的 墓道两旁碑石林立,并植有翠柏和古榕,还有莲池及石拱桥。岗顶为陵墓,以花岗 岩石砌成方形墓基,四周围着铁链栏杆,墓的中央建一亭,亭内立七十二烈士之墓 碑。亭顶形如悬钟,寓意争取自由的警钟。碑亭后面是一座用花岗石砌的纪功坊,上 半部以七十二块石砌成金字塔形,顶上矗立一高举火炬

2、的自由神像。坊额镌刻章 太炎书“缔造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坊后还立有一块巨碑,详细记载黄花岗 起义的经过及烈士墓园修建的情况。碑阴共表列有 86 位就义烈士的名单。黄花 岗起义死难烈士共 100 多人,有姓名可考的有 86 人。孙中山先生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从清光绪二十年(1894 年)创立兴中会起, 至 1911 年武昌起义之前,组织过多次武装起义。其中影响最大、最为悲壮的就 是 1911 年 3 月 29 日的广州起义。宣统三年(1911 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同盟会在全国各地及华侨中挑选 160 多名骨干,组成先锋队,在黄兴率领下举行起义。起义军从设在广州越华路小东 营 5 号的指挥部

3、等地出发,一举攻入清两广总督府,两广总督张鸣歧逃脱。当晚, 清军组织大规模的反扑,起义军与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终因寡不敌众,起义失 败。黄兴、赵声等部分起义军辗转撤回香港,而未能逃出广州城的革命党人,不 少惨遭敌人杀害。死难烈士的遗骸陈尸在咨议局前的空地上。后来,革命党人潘 达微以平民报记者身份冒险四处奔走,终于劝得广仁善堂将东郊红花岗上的 一片义地献出。潘达微想方设法收集了 72 具烈士遗骸,埋于红花岗。潘达微还 以咨议局前新鬼录,黄花岗上党人碑为题,将安葬情况作了报道。潘喜欢菊 花,认为黄菊高洁清雅,有傲霜的节操,故将红花岗改为黄花岗。因此,这次起义 亦称为“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推翻了

4、清王朝,中华民国成立。1912 年,广东省军政府拨款 10 万 元在黄花岗建烈士陵园,并于同年 5 月 15 日(农历三月廿九日)首次举行了七十 二烈士墓祭典。孙中山先生亲自主持了祭典,并写下了祭文,还亲手在黄花岗烈 士墓园种植了 4 棵松树。松树现尚存一棵。1918 年,滇军师长方声涛(烈士方声 洞之兄)募款续修墓园,后由华侨多次募款修建,至 1935 年基本建成现有的墓园 规模。黄花岗墓园占地宽阔,庄严肃穆,园内苍松挺拔,翠柏长青,黄花遍地,又有亭、 台、桥、池等点缀,更增添了园内的秀色。“黄花浩气”80 年代入选新羊城八 景之一,成为广州游览参观瞻仰的胜地。1961 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文来自广州本土网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