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模式探索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9068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模式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模式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模式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模式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模式探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模式探索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模式探索摘要:2009 年 4 月 7 日,新出台的医改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指出,我国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医保 制度,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从计划经济时 代的公费医疗,以及现阶段的商业医疗保险模式向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的转变。本文首先介 绍了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现状以及建立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的紧迫性。其次重点阐述了 建立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适应我国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最后讨论了在 建立大学生社会统筹加个人账户医疗保险模式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建立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社会统筹基金;个人账户 一、我国

2、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历史沿革和现状 1.公费医疗阶段。现有高校公费医疗制度是 1953 年实施的。大学生公费医疗制度的特 点是:医疗费用国家全面负责,保障水平较低。50 多年过去了,医疗费用不断上涨,而政 府对大学生医疗保障的投入却一直未见增加。每年高校主管部门拨发包干医疗费,重点院 校一般为 60 元,而一般院校只有十几元。我国医疗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公费医疗无法满足 大学生的医疗需要。大学生得一次感冒就要花掉几十元的医疗费,更别说患上重大疾病。 “病不起”成为高校中十分尴尬的现象。大学生公费医疗制度形同虚设。 2.公费医疗向商业保险转变阶段。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各高校纷纷进行大学生医疗保险 改

3、革,在公费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大力引入商业保险。主要采取“公费医疗+商业保险”的模 式。学校主管部门拨款给校方医院,对于大学生的门诊费用采取公费医疗的方法,对门诊 费用进行报销。严重疾病住院费用通过商业保险解决。 3.商业保险向社会医疗基金制度的转变。各高等学校自身建立学校自主筹资,分配的 医疗基金,来解决大学生医疗保障的难题。湖南省多所大学酝酿联合建立“大学生大病救助 基金”。徐州师范大学在本、专科学生中实行学生团体保险与医疗互助基金相结合的制度。 在大学生中采用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制度,很好得体现了社会保险互助共济的特点,但在我 国这种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还处在试点阶段,各个高校改革措施也不尽相同

4、,缺乏制度的 统一性和规范性。 二、建立统筹基金加个人账户模式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制度安排 根据现阶段大学生医疗保险状况,以及大学生自身的经济状况,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我 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施方法,在大学生中也采取社会统筹基金加个人账户模式的医疗保 险制度。社会统筹基金的筹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主管部门,如教育部,财政部 等各部委的教育财政投入,以及地方政府的教育财政支出。二是学校自身的投资。社会医 疗统筹基金归学校自主管理,财务模式实行现收现付制,余额转归下年基金。主要支付学 生普通住院费用;严重疾病治疗费用。个人账户方面,学生自主筹资,自我积累。从大学 生入学开始就建立个人账户,通过三到四

5、年的积累,个人账户会达到很可观的规模。个人 账户主要支付个人门诊费用以及普通疾病的医药支出,可以采取“医保卡”的形式,方便个 人账户的支出和使用。 社会医疗统筹基金以及个人账户的规模和筹资比例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以辽宁省的高等院校为例,统筹基金以及个人账户的总规模为每人 200 元左右。其中统筹 基金占其中的 80%左右,即 160 元左右。这 160 元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由主管部 门或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构成,相当于大学生公费医疗支出,这部分资金占到总规模的 50%以 上,保证为每一个在校大学生每年提供 100 元以上的医疗补助。第二部分由高等院校自主 投资,比例为 30%

6、左右,即为每一个在校大学生每年投入 60 元的医疗补助。这两部分资金构成了由学校掌管的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的统筹基金。在个人账户方面,个人账户资金 占总规模的 20%,即个人每年要缴纳 40 元左右。这样以来,在校学生规模 10000 人的高 校,每年大学生社会医疗统筹基金会达到 200 万元。根据大学生疾病率以及医疗消费状况, 这笔基金完全可以应对大学生的严重疾病治疗和康复问题,有效地发挥社会医疗保险的互 助共济功能。三、大学生医疗统筹基金加个人账户模式建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模式的建立时应采取强制参加的原则,保证要覆盖到每一个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险 基金采取的是大数原理,参加的保险人数越多,医

7、疗保险基金的保障范围,保障力度越大。 据中国保险报的调查,目前,有 28 %的学生已经参加了医疗保险,有 18 %的学生未参加但认为 有必要参加,有 53 %的学生未参加并认为没必要参加。可见,当前大学生的医疗保险意识 仍十分薄弱。所以在建立这种制度模式时,要坚持强制参加的原则,做好参加大学生社会 医疗保险的动员工作和组织工作。 2.大学生社会医疗统筹基金的统筹层次问题。医疗统筹基金在实行过程中就会涉及到 基金的统筹层次问题。笔者认为大学生社会医疗统筹基金应实行省级统筹。一方面,我国 的国民经济水平发展很不不平衡,但省级区域经济发展较为均等。而在省际之间,经济发 达省份和经济欠发达省份很难做到

8、基金的协调统一发展。另一方面,根据大学生医疗消费 状况,实行省级统筹更适合大学生医疗统筹医疗的管理,并且降低统筹基金的管理费用。 四、建立统筹基金加个人账户模式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意义 1.扩大了社会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在校大学生占我国人口总数的 1.47%。做好大学 生的社会医疗保险工作,对于提高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以上分析可以 看出,建立社会统筹基金加个人账户模式,是大学生的社会医疗保险工作的一条切实可行 的道路。社会统筹基金加个人账户模式具有自身明显的优点。这种制度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一方面克服了公费医疗保障水平低,而且不适应我国高校大学生医疗消费的特点。另一方 面克服了

9、商业医疗保险参保率低,可及性差,理赔过程复杂的缺点。 2.切实降低了在校大学生的医疗费用负担,提高了在校大学生的医疗保障水平。现阶 段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采取“公费医疗+商业保险”的模式。总体来看保障效果不佳,并且在 校学生医疗负担并没有减轻。辽宁省普通高校中,每人每年投入的商业医疗保险约为 40 元, 虽然与个人账户缴费水平相当,但保障水平上还是有一定的不足。采取社会医疗统筹基金 加个人账户模式,对于日常疾病的治疗可以动用个人账户的储蓄,大病重病时动用社会医 疗统筹基金。大学生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真正地应用到医疗消费中,既减轻了医疗负担,又 提高了医疗保健水平。 3.完善了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通

10、过循序渐进地,有步骤地在各省建立起大学生社 会医疗统筹基金加个人账户的医疗保险模式,为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推广又提供了一种新 的途径。在制度良好运行的情况下,可以建立有关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 医疗保险的法制性和规范性。笔者在此也特别强调,对于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来说, 至今还没有一部根本大法,虽然国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的意见 ,但法律效力上还有待提高和加强。 五、结论 对于我国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的实施方法,笔者在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社会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加个人账户模式也只是一种尚需完善的制度。但有一个事实不容我们回避,大 学生社会医疗保险不应该是新医改中

11、“被遗忘的角落”。良好的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不 仅能保障学生的医疗福利,同时也会促进高校的管理水平,使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事业和教 育管理事业得到双向发展。总而言之,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总体上应建 立一种:社会医疗保险为主,商业医疗保险为辅,慈善机构积极参与,个人充分负责,四 位一体的社会医疗保险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2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 . 3黄海霞 肖 锐:浅析建立健全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卫生经济研究 2005 年 7 月. 4刘铁明:被医改遗忘的角落大学生医疗保险 ,中国民康医学 2006 年 3 月. 5蔡声霞,张萌: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现状及改革的探讨 ,中国校医 2007 年 10 月. 6南 英:建立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公共财政,2007 年 7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