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考语文 专题专项复习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3)-诗歌的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049028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高考语文 专题专项复习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3)-诗歌的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甘肃省高考语文 专题专项复习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3)-诗歌的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甘肃省高考语文 专题专项复习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3)-诗歌的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甘肃省高考语文 专题专项复习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3)-诗歌的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甘肃省高考语文 专题专项复习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3)-诗歌的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高考语文 专题专项复习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3)-诗歌的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高考语文 专题专项复习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3)-诗歌的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鉴赏诗歌的语言一.结合全诗,看精练词语在诗歌中所起的作用二.结合全诗,看诗句在诗歌中所起的作用 三.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诗歌语言题一般出题方式相传,苏东坡与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 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在“轻风、 细柳、淡月、梅花”中,要哥哥从中各加一 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轻风摇细 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 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 “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 ”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 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 趣味思考轻 风 扶 细 柳 淡 月 失 梅 花 “轻风”徐来,“细柳”动态

2、不显, 怎能配得上这类较露的动词呢?(“摇” 、“舞”也不合情理)唯有“扶”字才恰 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 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 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 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 贴切。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 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 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好一个“失 ”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 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 生辉。动词 一般动词 1、陶潜:悠然见南山 2. 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 3. 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 4. 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

3、的落照 ,剩一树柳弯腰。 5.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见”字表现出自然而然的悠闲 。(联系修饰语”悠然”考虑)(体会意境)(感受情趣)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 、“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 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 ,“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 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 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 的变迁感。 (与其他词义相近的词比较)“弄”字使人联想到不仅花在风中摇动 ,影子也在舞动,描绘出一幅影随花动 的和谐画面。 “闹”字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 像有声

4、音,写尽一派盎然的春意 ,蓬勃的生机。 (由物及人思考)(由景及情考虑)“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 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 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活用动词写景抒情,丰富意蕴,强化情感 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作动词来用,从视角带出无限的想 象空间,令人自然想到春天的生机形象。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雏莺在风中长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 既写出了其形态,又见出其动态。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一个悦字,既是鸟悦,也是诗人见到青山欢 鸟后的那种愉悦心情的写照。 一个空字, 是 说潭水涤除了尘世的杂念,使人心空明。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

5、芭蕉 “红”与“绿”形象地表 明了感叹时光匆匆,春 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 思绪”。以上各句中的“老”、“肥” 、“悦”“空”、“绿”、“红”,均 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 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形容词、副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寂,人心之孤苦。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 夫婿觅封侯。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 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

6、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 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 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 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数 词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数)枝开。“一枝”比“数枝”更能突出梅花先于百花 开的特点,更能突出诗题中的“早”字。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 相思之深。 叠 词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 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拟

7、声 词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作 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 其境之感。把红色同绿色相对,让它们相互映衬,相互对 照,构成富有情调的和谐画面,来表现大自然的绚丽 多彩。粉红的桃花,翠绿的细柳,缀着隔夜明亮的雨 珠,又笼在灰白的晨雾之中,再加上黄莺婉转的啼鸣 ,好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春晓图。这里红绿对照,洋 溢着一种蓬勃、热烈的气息。“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归,莺 啼山客犹眠。” (王维)作用: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 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表颜色的词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王昌龄)“

8、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 白) 在一些边塞、征戍诗中,多以黄白两色相对使用, 表现出一种悲怆、苍凉、空旷、寥廓、广袤、萧瑟的 意境。 “青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岑参)在表现岁月流逝、感慨世事沧桑的诗中,常见青 色与白色相对,烘托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意境。在这些 诗句中常常以亘古不易的事物,如青山、青松等来反 衬年华易逝的蹉跎人生 。(1)寻找并鉴赏诗句中精练的词语:1.鉴赏精练的动词 2.鉴赏精练的形容词(2)如何进行语言表述(步骤如下)第一、把这个词放在句中作具体解释。第二、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 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

9、及其他的表达技巧,然后加一些 描述性的术语,如精练传神、绘声绘色、生动形象等。第三、回答它这样用有什么作用(意境、感情)。回答“精练词语在诗歌中所起的作用”这 类题的思考步骤:第二种模式:分析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 提问变式: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应答分析: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一 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 容。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 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 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 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

10、点出该字 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南 浦 别 白 居 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提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 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 种说法吗?为什么? 回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 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 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 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 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咏柳 宋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依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例如:请分析鉴赏“依”字的艺术效果。答

11、案:“依”字有倚仗,依靠之意,写出 了柳条依靠东风飞舞地狂放之态, (具体解释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修辞)不仅写柳,更 形象地讽刺了倚势猖狂得志的小人。(作用)课堂示例作家的风格流派与语言特点:豪放苏轼、辛弃疾 婉约柳永、姜夔、李清照 隽永李煜、刘禹锡(意味深长,引人入胜) 朴素自然陶渊明、谢眺、谢灵运 屈 原雄浑悲壮 王安石雄健高峻 李商隐委婉含蓄 李清照婉约缠绵作家的风格流派与语言特点:陆 游慷慨悲凉 杜 甫沉郁顿挫、激愤悲慨 白居易明快简洁、明白晓畅 李 白清新飘逸、豪迈洒脱 王 维闲适恬淡、清幽空寂 辛弃疾豪放悲慨 杜 牧俊爽明快 苏 轼豪迈旷达、雄健奔放诗歌语言风格常用诗歌语言风格

12、常用 界定词语界定词语清新清新 平淡平淡 绚丽绚丽明快明快 含蓄 含蓄 自然自然(1 1)清新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大部分山水田园诗诗人:王维维、孟浩然的诗诗相对对比较较清新。而陶潜的诗诗特点不乏清新,但主体风风格是平淡。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 ,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清新淡雅像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2 2)平淡)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

13、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 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平淡质朴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3 3)绚丽)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 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明净绚丽像一株静静开放的牡丹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4 4)明快)明快其特点是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 往

14、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明白晓畅像一杯透明洁净的矿泉水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 (5 5)含蓄)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 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 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的词。 “绿”、“红”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形容叶的茂盛和 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 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如 梦 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 道海

15、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委婉含蓄像一位怀春的名门淑女( (6 6)自然)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朴素自然像一池雨后出水的芙蓉如李白诗歌的语言,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 杯一问之。”(把酒问月)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 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明白晓畅 多用口语、简练生动 婉约缠绵、委婉含蓄 雄浑豪放、慷慨悲凉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 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答题步骤:(1)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评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语言风格题的思考方法谈谈下面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春 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叙),“黄 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 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 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析)。这样非常自 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评)。 课堂示例巩固练习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君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