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是代际沟通的基石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8962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等是代际沟通的基石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平等是代际沟通的基石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等是代际沟通的基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等是代际沟通的基石(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等是代际沟通的基石孙云晓代际沟通是家庭幸福的保障,也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关键性链条。然而,代际沟通的困难似乎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因此,2000 年 6 月 21 日,中国青年报屋檐下副刊发起“两代人能否沟通”的讨论,一石激起千重浪,引起强烈反响是必然的。在引起讨论或参与讨论的所有文章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和给晓琴的十四条回答 。两个十四条极其鲜明地表达了两代人的不同视角,真可谓爱恨交织出肺腑,针锋相对上歧路。正因为如此,两个十四条成了破译代际冲突密码的重要材料。给晓琴的十四条回答的作者张新爱,并不是晓琴的母亲,但她“思考一夜”写出的“回答”,代表了相当多父母的所思所想。在这

2、爱心、泪水、怒气凝成的十四条回答的背后,站着一群焦虑无奈的父母。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这十四条回答句句情深,字字义重。可是,照这十四条回答去做,很有可能使代际冲突升级,甚至发生各式各样的悲剧。譬如,张新爱说:“若谈隐私,你在 18 岁前的监护权归父母。 ”这位母亲显然把监护权与隐私权弄混了。监护是指对未成年人的人身及一切合法权益的监督和保护。在不违法的情况下,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当然监护人,而国家是未成年人的最高监护人。国家法律早已规定,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等等。据我们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

3、约有 26%的父母经常偷看孩子的日记和信件,成为代际冲突加剧的显著因素。归结这场讨论的核心问题,也许是两代人之间的权利之争,即父母的教育权与未成年人的发展权之争。如果再深入下去,就会触及儿童或未成年人是不是真正的人、是否具有同成年人平等的权利等本质问题。自 1992 年 4 月 1 日对中国正式生效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一出生就是一个权利主体,与成年人一样具有独立的人格。儿童即 18 岁以下的任何人,他们拥有生存权、发展权、爱保护权、参与权等基本权利。看到这里,有些父母或许会急了:“你讲这么多儿童权利,孩子还有办法教育吗?”实际上,有儿童权利意识的儿童不仅有利于其成长,也有利于教育。假

4、若,从理解和尊重孩子的视角出发,再来细读晓琴的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 ,会不会认为这是一篇现代少年的成长宣言和青春宣言呢?尽管,晓琴用的一些词语可能让某些大人不舒服,但想一想青春期表达思想的特点,难道不可以理解吗?平心而论,作为母亲张新爱的十四条回答是否更多一些“霸气”呢?1998 年,我们在全国调查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状况时,在问卷中设计了一个题目,即在下列 16 种品行中, “你认为未来社会最应该提倡的品行是什么?”父母们最看重的是“责任感”,而中小学生最看重的则是“平等待人”。父母们的选择令人感动,孩子们的选择是否也值得人们深思呢?晓琴的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正是平等意识的产物,这是一代未成年人诚

5、挚呼声!最后,我还想为张新爱等父母们讲几句话。信息时代动摇了成年人的权威地位。父母虽有一颗包容一切的爱心,却常常落伍于孩子,需要孩子去理解父母的艰难与深情。21 世纪是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世纪,而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基石是平等。除此之外,我们无路可走。附录一: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甘肃 晓琴1我需要帮助,同时也需要独立。2为了成长,请允许我犯些错误,让我自己在生活中学会如何生活。3请不要强迫我按照您的模式去生活。4请自觉地保护我的自尊心和隐私权。5如果您想成为我的朋友,那就得放下家长的架子。6请不要拿我当您的出气筒。7宠子我就别说把我宠坏了。8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不要把过去的错误扩大化。9多

6、一些建议,少一些命令。10请不要第一百零一次告诉我某事该怎样做。11我不仅学习您告诉我的东西,还学习您身上表现出来的东西,包括坏的习惯。12我不仅需要爱,还需要学会爱别人。13即使您能替我做所有的事,也请您把它们留给我自己做。14因为我是菊花,所以请别让我在夏天开花;因为我是白杨,所以请别指望从我身上摘下松子。附录二:给晓琴的十四条回答河北 张新爱我女儿今日给我拿来一份中国青年报 ,特把 6 月 14 日七版上一个叫晓琴的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用红笔标出来给我。思考了一夜,写了这么一份回答。1只有我们的帮助,你才能独立。2你打个碗,可以原谅;你要是说谎,绝对不行。3而你要参考我的“模式”。4父母、儿女都有自尊心;若谈“隐私”,你在 18 岁前的监护权归父母。5你要先把父母当朋友。6若有故意拿自己儿女作出气筒的人,则是天下最无知的人。7能认识到是我宠坏了你,你就别“坏”了。8犯过的错误决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犯了。9我们确应该注意方法和语气。但,同样一句话,是命令,是建议,就看你是怎样理解的。10以后最多说三次。11我已给你讲清楚的、我同时也正改的坏习惯,你决不能有同样的坏习惯。12父母最需要爱。13我累时,确需要有人递杯茶。14父母不是完人,该你学的,该原谅解,该摒弃的,需思考的是你;还有一句,父母不是“省长”,你的要求,大多是不能满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