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8943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浅谈职业浅谈职业中学班级管理中学班级管理作者:明光曲阳 出自:曲阳憩园 浏览/评论:546/1 日期:2006 年 6 月 23 日 19:24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浅谈职业中学班级管理安徽省明光职高 王武亭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推动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联系各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纽带,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职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从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来看,作为职业中学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增加精力与情感的投入,运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注重对学生

2、进行养成教育,使他们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并在今后工作中逐步改变自我、完善自我,谋求更大的发展。一、加强教育、端正认识、树立信心。 职业中学的教育和普通中学的教育相比较,职业中学的教育存在着先天的“营养不足”和后天的“发育不良”,这种情况使社会认同的准心发生了偏移。由于社会的误解、家长的偏见等因素,职业中学生源的文化基础和总体素质普遍低于普通中学。学生进校后情绪波动大,思想不稳定,极易陷入“职高无用论”的困境。因此,我认为重视对刚进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及时地调整学生的心态、端正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必要的,也是至

3、关重要的。在学生入学之初,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国家教育结构的调整,使学生了解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与发展动态,懂得职高与普高是同一层次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其次,要讲明职业教育在科教兴国、振兴经济、提高全民素质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增强自信心,克服悲观厌学的心理,知道职高生也一样有前途;再次,学校、班级采取组织学生讨论和请优秀毕业生回小作专题报告会的形式,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的现状和专业发展的前景,使学生尽快地了解并熟悉本专业概况及人才需求情况,以便调整自己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唤起学生的自信和学习兴趣。二、合理定位、制定目标、抓基固本。 职业中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中考的落榜生。在初中阶段

4、,由于日常教育教学中客观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从社会到家庭,从学校到教师,往往片面地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或唯一的标准,忽视了对学生的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长期处在这种环境里的职业中学的学生,由于受这种环境的影响,很多人还在以考试成绩的好差来评判自己,目标定位一直不够科学,信心不足,自卑、自弃、自欺的现象普遍存在,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严重地影响了他们今后的学习。 因此,我们应职业教育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基本习惯入手,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自己:明白自己的优点、缺点、兴趣、爱好,弄清那些事该做,哪些事该马上做,该怎样做,思考自己的过去,审视自己的现在,设计自己的

5、将来,切合自身实际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我们首先应从学生的基本习惯抓起,加强常规管理工作,从严要求并正确引导学生,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其次,要加强正确的心理导向,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成才观和价值观;再次,应同步地把行业规范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总之,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保持严谨的生活作风,这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健全班委、责任到人、各司其职。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中学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必须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 那么,班主任在加强班集体建设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

6、生的集体意识。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队伍。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助手,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影响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和风气。所以,开学时,就要注意了解学生,并通过听他们的自我介绍,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大致侧面的了解。从中选出工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作为临时班委。班委选出后,应注意发挥他们各自的才能,放权给他们,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与班级的中坚,而不是成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传话筒,变“班主任要我做”为“我要学着做”,只有班干责任心加强了,班级的各项工作才

7、能开展得井井有条。当然,对一些必须由班主任解决的事情,班主任必须亲自解决,而不能将全部工作都推给班干部。在此基础上,对全班的学生加强责任心的教育,陆续将班级事务承包给更多的学生,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在管理中增强他们的责任心,逐步建立“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责任”的全员参与的新型的班级管理体制。四、积极引导、关爱学生、增强凝聚。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作为职业中学的班主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加强引导学生,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团结同学,学会以谦逊的态度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以民主的方式与他人合作,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在班级中逐步形成“平等、团结、友爱、互助、民主”的新型

8、的人际关系。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能使学生意识到有许多事情都要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完,只有这样才能增进彼此之间的团结合作,使班级成为具有高度凝聚力的集体。要想在班级中建立起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就要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目标,采取由近期目标入手逐步推进的方法,逐步实现具有这种新型人际关系的班集体。我在班级管理中,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把有组织、有目的地完成学校各部门布置的近期工作作为班级的近期目标。通过不断完成任务和开展各种活动,使学生知道这些要求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是通过努力之后能做到的,在完成任务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要让学生体验到在这样优秀的集体中生活、学习

9、的愉快,在内心对优秀班集体产生渴望。 当然,班级要具有较强的凝聚力,离不开班主任对班级学生要关爱和尊重。班主任对学生要始终表现出关注和热情,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批评,这样同学们就会觉得在这个集体中有温暖、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才能使班级成为团结向上、充满温暖、充满爱意和有极强凝聚力的集体,从而实现班级管理的长期目标。五、注重方法、宽容理解、“无为”而教。“无为”而教的意思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无所不为,并不是无所作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北京日报曾以不教而教的启示为题刊登了一个教育故事,大意是:一个女孩初学小提琴,琴声如同锯木,父母不愿听。孩子一气之下跑

10、到树林中学练。她听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年女人的赞许,小女孩受到鼓励,每天都到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鼓励说:“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练出优美的琴声。自称耳聋的人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装耳聋,引导孩子走向自信。是她的倾听鼓励,给了孩子动力和智慧。使女孩的琴德、琴艺都得到升华。这个传奇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无为”教育的哲理。这个例子告诉我们, 学生们往往很在乎老师的评价,善意的鼓励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职业中学的学生多是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 在初中阶段饱尝冷落,他们和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更需要关爱。因此,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注意引导,做好垂范、学会倾听、懂得宽容、善于激励; 要学会

11、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从学生所处的角度、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悟学生的所思、所感、所为,给与学生同等的关注;要学会欣赏和信任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发现,善于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与鼓励和热切的期待,使之觉得老师在乎他、关心他和信任他。不断研究和尝试无为教育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变学生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自我管理,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总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首先,要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这是管理好班级的前提;其次,要学会尊重、理解、宽容学生,不仅要善于批评,更应善于鼓励;再次,要善于培养班级骨干力量,更要面向全体学生,并尽量做到全员参与,注意提高学生整体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化学生的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参与管理,不断地增强班级的凝聚力,逐步将班级建设成为民主、向上,有活力、有凝聚力的、团结互助的班集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