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旅夜书怀教学课件 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048881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旅夜书怀教学课件 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旅夜书怀教学课件 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旅夜书怀教学课件 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旅夜书怀教学课件 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旅夜书怀教学课件 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旅夜书怀教学课件 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旅夜书怀教学课件 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 夜 书 怀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知人知人 知世知世 据意据意 推志推志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意象 意境 思想情感意象 意境 思想情感重点知识回顾重点知识回顾 :学习目标:能够运用“意象-意境-情感” 这一诗歌鉴赏方法,学习和赏析 旅夜书怀一诗,注意“从诗歌的 题目入手”的技巧运用。旅夜书怀 杜 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从题目入手分析诗歌“旅 ”1、通过“旅”字看背景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旅:是旅居之意。 杜甫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携家人自阆州折回 成都,入严武幕。本来有这位

2、好朋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 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 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 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四川云阳)。旅 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 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平时,他曾有返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 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他原因未能如愿。这回严武之死,他决 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 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时才是个尽头。这首诗就集 中的表现了他这种心情。“夜 ”2、通过“夜”字察实景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置身诗境

3、缘景明情吟诵意象想象与联想意境明情 鉴赏方法:寻找意象 描绘意境 体悟情感寻找意象细草、 微风、 岸、 危樯、 独舟、 夜、星、 平野、 月、 大江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草:细 孤弱风:微 轻风 虽轻却不断岸:(阔大的)江岸樯:危 高 孤立突兀夜: (凄冷的)夜晚舟: 独 孤舟意象意境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平野:月:江流:低垂阔 辽阔无边垂明朗的月光汹涌澎湃意象意境鉴赏方法:寻找意象 描绘意境 体悟情感 描绘意境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孤弱的细草 在无边的风 里飘摇不定孤舟草:细 孤弱风:微 轻风 虽轻却不断岸:(阔大的)江岸樯:危 高 孤立突兀夜: (凄冷的)夜晚舟: 独 孤舟孤立

4、突兀的 桅杆和孤独 的小舟对抗 着漫漫长夜阔岸意象意境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平野:月:江流:低垂阔 辽阔无边垂明朗的月光汹涌澎湃星空低垂愈显 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 江水汹涌澎湃 奔流不息三两星盏衬托着 无边荒凉的平野月似乎不堪滚滚东 流的大江的压逼而 一下子涌了出来意象意境鉴赏方法:寻找意象 描绘意境 体悟情感 描绘意境 微风习习,江岸边细草如丝 。一只 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 泊着 。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大江奔流,水面上月光涌动。总结:雄浑阔大、凄冷清静结论:阔岸 平野 大江孤舟何等孤单何等渺小诗人命运的写照明确:诗人这时已到了垂暮之年,他的好友李白、房倌、

5、郑虔、高适、严武等在近几年里相继去世,使他的孤独 感与日俱增。现在,“五载客蜀郡,一年在梓州”的生活 刚刚结束,而将来的生活如何又难以预料。艺术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书怀”3、通过“抒怀”悟实 情鉴赏方法:寻找意象 描绘意境 体悟情感 体悟情感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颈联:写了”名著”官休”二事,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 活.那么“名著”和“官休”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名声”不是因为”文章”而”著”的,不做”官”是因 为”老病”而休的。思考: 诗人名满天下,是因为什么?明确:韩愈写诗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决非 过誉之词.思考: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说

6、这样呢?明确:这很明显的是激愤之语,既然“名声”是因“文章”而著的, 那么,“官休”也就不是因为“老病”了 理解:联系杜甫一生的经历可知:杜甫一生不受皇帝的重用, 又遭到了同列的排挤所以在这儿所写的仍是激愤之词.尾联:诗人自况,以什么自况的呢?沙鸥以”飘飘”喻己则有一种自伤漂泊之感,然后又以广阔的 天地间的一只沙鸥作比茫茫的天地和一只孤独的沙鸥作比,就更显得孤独和 凄凉了.效果:天 地 沙鸥直抒胸臆比的手法_艺术手法:鉴赏方法:寻找意象 描绘意境 体悟情感 体悟情感居无定所飘泊无依的感伤 深受排挤壮志难酬的不平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总结:通过课文题目了解诗歌内容1、通

7、过“旅”字看背景2、通过“夜”字察实景3、通过“抒怀”悟实情课堂小结:课堂训练:对旅夜书怀一诗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近景,这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 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 孤舟一般寂寞。B、颔联写远景:星空低垂,大江奔流。这两句写景雄浑 阔大,写出诗人喜悦之情。C、诗的后半是“书怀”。“官应老病休”,这是反话, 他的休官,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因为被排挤。这里表 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 寂的根本原因。D、最后两句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 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赏析训练:绝句二首(其一)

8、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 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 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 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 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皆春水”既点明了客人来访的时间,又交代了 当时杜甫草堂周围绿水环绕、春光秀美、清幽淡雅 的环境。 B颔联的“不曾”与“今始”相呼应,表现了诗人独 居江

9、村的孤独与苦闷。 C颈联的意思是,我因远离集市,家里贫穷,只 能用最简单的菜肴和浊酒来招待客人了。 D尾联用探问的语气,言客人如果肯与邻居的老 叟共饮的话,就隔着篱笆唤他过来一同饮上几杯。 赏析训练: 阅读并赏析杜甫客至一诗:赏析训练: 阅读并赏析杜甫客至一诗: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静景写起,描写了一幅恬淡闲适的生活 画面,然后叙写待客,以动景收笔,动静交融,结 构自然。 B这首诗描写了客人来访时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与 客人之间真挚淳朴的友情。 C本诗表现了诗人在客人来访时的喜悦心情,抒发 了对生活贫寒的感慨。 D本诗用语朴实,词真情浓,虽没有一个“至”字, 但客至之后殷勤待客的欢快情景无不跃然纸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