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主要原理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48693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常识主要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哲学常识主要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哲学常识主要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哲学常识主要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哲学常识主要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常识主要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常识主要原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哲学常识主要原理、方法论归纳提纲第一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一、辩证唯物论有关原理、方法论:1、世界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

2、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运用:党和国家制定方针、政策一定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各地发展经济也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企业生产要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进行(以市场为导向)。为什么要“以德治国”(诚信);为什么要学习“三个代表”思想;“功”错误意识的危害;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战略?4、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抗拒的。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主观

3、主义。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人们办事情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而要把事情办好,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2运用:经济发展中要自觉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价值规律等;我国入世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神舟五号”;探月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基因工程;天气预报;人工降雨等。二、唯物辩证法有

4、关原理、方法论(辩证法部分)联系的观点1、普遍联系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内容: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当中,事物的联系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整个世界就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是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多样性、系统性)。方法论:我们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地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看问题。2、原因和结果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

5、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在每一事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3、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1)区别:二者的内涵不同;地位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功能不同,这又有两种情形: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2)联系:二者不可分割:整体有部分构

6、成,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就无所谓部分。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发展的观点1、物质和运动相互关系原理3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方法论:我们

7、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割裂物质和运动二者联系的两种错误观点。2、运动和静止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辨证关系。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水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方法论: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

8、过程;要弄清事物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坚持与时俱进,促进新事物的成长。4、内外因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的原因原理、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原理)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观察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视情况而定5、量变质变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状态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方法论: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6、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事物发展趋势原理、

9、事物发展途径原理)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方法论:我们应正确对待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坚定信心,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矛盾的观点1、对立统一原理4原理内容: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同时存在,不可分割的。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事物自身包含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

10、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是世界上诸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它构成这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表现在: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二,同一事物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其三,事物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方法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一风吹”。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它们是

11、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它们在不同场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方法论:有助于我们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我们掌握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科学方法。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的很多矛盾中,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防止“眉

12、毛胡子一把抓”、“单打一”。6、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他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看问题时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57、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理原理内容: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矛盾有主次之分,同一矛盾又有主次方面,是两点和重点的统一。(什么是两点论和重点论?)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做到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原理原理内容:(1)唯物

1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它根本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因而看不到事物的联系变化和发展。(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逐步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原理原理内容:(

14、1)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2)客观规律、客观条件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受到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制约。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同时还要端正主观动机,做到正确地、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2.现象与本质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任

15、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方法论: 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只有认识了本质,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现象,也才能指导实践。这要求我们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区别:含义不同: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程度和水平不同: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6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作用不同:理性认识能比感性认识更好地指导实践。(2)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大胆实践,深入

16、实际,调查研究,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又要善于思考,对占有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4、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认识也影响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5 认识总是发展原理原理内容: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世界一个层次,一个方面,一个发展阶段上的认识,而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人们应当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地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