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南路景观桥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048646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4.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仙南路景观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天仙南路景观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天仙南路景观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天仙南路景观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天仙南路景观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仙南路景观桥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仙南路景观桥施工组织设计(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天仙仙南南路路景景观观桥桥施施工工组组织织设设计计目 录一、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 1二、工程概况二、工程概况 2 2三、施工计划安排三、施工计划安排66四、施工准备四、施工准备 8 8五、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五、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 10101 1、总体施工流、总体施工流程程662 2、测量放、测量放样样773 3、围堰施、围堰施工工774 4、支架基础处、支架基础处理理885 5、施施工工便便道道 8 86 6、钻孔灌注桩施、钻孔灌注桩施工工997 7、 桥墩台、承台施工桥墩台、承台施工 11118 8、桥墩、桥台大体积砼施工措施、桥墩、桥台大体积砼施工措施 15159

2、 9、箱梁支架、箱梁支架 19191010、主桥箱梁施、主桥箱梁施工工23231111、预应力张拉、压浆施工、预应力张拉、压浆施工 26261212、主塔施、主塔施工工31311313、斜拉索施、斜拉索施工工59591414、桥面铺装及人行道施、桥面铺装及人行道施工工60601515、桥头引道挡墙地基加固施、桥头引道挡墙地基加固施工工62621616、拆模、落、拆模、落架架6464六、质量管理体六、质量管理体系系6464(一)组织保证措(一)组织保证措施施6464(二)(二)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6661 1、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7672 2、桥

3、梁常见质量问题预控措施、桥梁常见质量问题预控措施 70703 3、防止箱梁混凝土冷缝及裂缝产生的措施、防止箱梁混凝土冷缝及裂缝产生的措施 7171 六、质量管理体系六、质量管理体系 5252七、工期保证措施七、工期保证措施 6262八、环境保护措施八、环境保护措施 6767九、九、安全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 6969十、文明施工措施十、文明施工措施 7373十一、特殊情况下的施工措施十一、特殊情况下的施工措施 7474十二、其他应说明事项十二、其他应说明事项 7676十三、附表十三、附表 7878- 1 -第一章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1.1、孝感市天仙路景观桥工

4、程施工招标文件。1.1.2、施工合同 1.1.3、孝感市天仙南路景观桥工程施工设计图 。1.1.4、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1-2000)1.1.5、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CJJ1-90) ;1.1.6、 公路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JF80/1-2004) ;1.1.7、当地的水文、气象及本项目的地质资料。1.1.8、国家和当地方法令、法规具体规定。1.1.9、业主对本工程的质量和工期要求。1.2、编制原则施工组织设计按照业主提出的要求,以及招标文件的规定,实现本项目工程一流质量的原则编制,具体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2.1、采用我单位以往桥梁施工中使用的先进

5、施工方案、工艺和设备。1.2.2、调集我单位精锐的管理人员和最雄厚的技术力量,并组成一个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1.2.3、树立优良工程为合格工程的标准。1.2.4、充分考虑各种不利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因素,在工期安排、人员设备配置、施工方案等方面综合考虑时留有余地。1.2.5、针对本合同段的施工特点、难点着重考虑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措施。- 2 -第二章第二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2.1、本工程位于孝感市天仙南路,桥梁跨径布置为25+35+45+35m。本桥上部结构主梁采用变截面混凝土箱梁,主塔采用混凝土结构异型主塔。下部结构采用矩形截面双柱桥墩、桩柱式桥台,基础采用桩基础,桥台后接挡土墙。桥梁起止桩号为K

6、0+194.45K0+335.55,桥长为 141.10m。2.2、对于本桥施工由于结构复杂,质量要求和技术含量高,特殊工艺多,施工工期短,加上现状自然条件差,所以对施工本桥具有一定难度,为了保质、保量、安全快速克服困难,完成本桥施工任务,特编制如下施工方案及各项施工措施。2.3、地质情况。据勘探资料,场区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揭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的人工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细砂、粉质粘土、中细砂、中砂、砾砂及上第三系半固结的泥岩与细砂岩。根据地层成因及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可将场区地基土分为 8 层,自上而下将各岩土层特征分述如下:。人工填土:黄褐色,稍湿,松散-稍密状态,以粉土、粉质粘土类填土

7、为主,偶含粉砂,堆填时间 5 年以上。分布于两岸桥台场区,厚度:1.004.60m,平均 2.62m。层细砂:灰色、灰褐色,饱和,松散状态,偶夹松散状粉土,较低强度,中等偏高压缩性。场区普遍分布,厚度:4.708.00m,平均 5.71m;底层标高:13.13-14.30m,平均 13.54m;层底埋深:4.7011.50m,平均 6.92m。层粉质粘土:褐黄色,饱和,硬可塑状态,含铁锰质结核,- 3 -中等强度,中等偏高压缩性,中等韧性,切面较光滑。产区普遍分布,厚度:1.002.60m,平均 1.45m;地层标高:11.1512.80m,平均 12.09m;层底埋深:6.0012.50m,

8、平均8.37m。层中细砂:褐黄色、灰褐色,饱和,稍密-中密状态,上部偶夹薄层粉土,下部偶夹薄层粗砂。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003.70m,平均 2.75m 层底标高:8.4510.25m,平均 9.33m;层底埋深:8.3015.80m,平均 11.12m。层中粗砂:褐黄色、灰白色,饱和,中密状态,上部偶夹薄层粉细砂,下部偶含砾石,场区普遍分布,厚度:4.505.70m,平均 5.11m;层底标高:3.134.65m,平均 4.22m;层底埋深:13.7021.50m,平均 16.23m。层砾砂:灰色、褐黄色,饱和,密实状态,上部偶夹薄层粗砂,下部夹砾石、卵石,成分为石英,最大粒径 5.008

9、.00cm,分选性较差,磨圆度中等。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4.0023.40m,平均 17.82m,层底标高:-18.88-9.57m 平均-13.60m;层底埋深:28.0038.50m,平均 34.05m-1 层半固结泥层:灰绿色,半固结状态,产状平缓,节理裂隙不发育,岩芯成长柱状,以泥岩为主、偶夹粉砂岩,遇水容易软化,属极软岩岩石质量等级为 V 级。场区普遍分布,厚度:4.9014.50m,平均 11.38m;层底标高-26.04-23.78m,平均-24.98m;层底埋深:42.0049.80m,平均 45.43m-2 层半固结细砂岩:灰色,半固结状态,产状平缓,节理裂隙不发育,岩芯成

10、长柱状,以细砂岩为主、偶夹粉砂岩与泥岩,遇- 4 -水容易软化,属极软岩,岩石质量等级为 V 级。该层厚度较大,未穿透。2.4、气象及水文地质条件2.4.1 桥位区水文气象,桥位区所在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日照充分、冬冷夏热、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多年月平均气温为 27.0-28.3 度,冬季月平均最低气温为-3.0 至-6.0度。多年平均降水量约 1199.63mm,大多集中在 78 月份,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60-80%,潮湿系数为 0.93,温度适中,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435.05mm。2.4.2 桥位区水文地质条件,桥位区区域内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地表水系较发育

11、,工程关系密切地表水为老澴河内水流,常年有水流;雨量季节、气候,上游新澴河来水及下游排水闸排水的影响。与工程关系密切的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冲积物中孔隙水和上第三系半固结细砂岩中的孔隙水。以老澴河水补给为主。地下水一般径流较短,循环交替迅速,动态变化较小。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2.5 技术标准2.5.1 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2.5.2 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城-A 级;人群荷载:按照按照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CJJ-2011)第10.0.5 计算取值;2.5.3 设计速度:50km/h;- 5 -2.5.4 车道数:双向四车道;2.5.5 桥面路幅分布:3.5m(人行道)+4m(拉索区)+8.

12、5m(机动车道)+4m(拉索区)+3.5m(人行道)=32m;2.5.6 地震基本烈度:桥位所在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为6 度区,抗震要求满足 7 度区设防;2.5.7 桥梁横坡:双向 1.5%;2.5.8 水文:设计水位(百年一遇)21.500m;2.5.9 通航:本桥无通航要求,仅考虑游船通行;2.5.10 桥梁环境类别:类;2.5.11 桥梁设计安全等级: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 1.1;2.5.12 设计基准期及使用年限:100 年。- 6 -第三章第三章 进度计划安排进度计划安排依照招标文件规定,根据我公司施工能力和经验,拟定本工程于 2016 年 4 月 1 日开工,2016 年 11 月 1 日竣工,工期 6 个月。1 1、总工期控制要求、总工期控制要求2016 年 4 月 1 日开始桩基施工,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