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指导 第4单元 第7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048263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3.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复习指导 第4单元 第7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高考生物复习指导 第4单元 第7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高考生物复习指导 第4单元 第7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高考生物复习指导 第4单元 第7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高考生物复习指导 第4单元 第7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复习指导 第4单元 第7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复习指导 第4单元 第7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n1描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n2对自由组合现象进行解释并验证 。n3阐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n4举例说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n5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n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n二、基因自由组合现象的实质n三、意义及应用n四、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基因的分离定 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 律亲本性状一对相对性 状两对(或多对)相对 性状基因位置一对等位基因 位于一对同 源染色体上两对(或多对)等位 基因分别位于两 对(或多对)同源 染色体上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亲本 性 状一对相对性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现代 解 释( 实 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 同源染色

2、体上的等位基因,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 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 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 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 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 随配子遗传给 后代。如图 所示: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 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 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如图所示: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亲本性状一对相对性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F1配子类型2种,比值相等4种或2n(n表示等位基因 的对数,下同)种,比 值相等 F2表现型 种类2种,显、隐之比为 3 14种或2n种,双显性 前 显后隐 前隐后显 双隐性9 3 3 1 或性状分离比为 (3 1)n 基因

3、型 种类3种9种或3n种F1 测 交 子 代基因型 种类2种22或2n种表现型 种类2种22或2n种表现 型比1:1(1:1)2或(1:1)n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 定律 亲本 性 状一对相对性状两对(或多对)相 对性状联系(1)在形成配子时,两个定律同时起作 用。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上等 位基因都要分离;等位基因分离的同 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 由组合 (2)分离定律是最基本的遗传定律,是 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应用作物育种 隐性性状:在F2出现 ,能稳定遗传 显性性状:需连续 自交选择 禁止近亲结婚;尽 量控制隐性遗传 病患者生育杂交育种 通过基因重组, 有目的地培育 具备

4、两个亲本 优良性状的新 品种 为遗传 病的 预测和诊断提 供依据n特别提示n依据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现代观点,孟德尔自由组合 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时自由组合的是非同源染 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A),而不是所有的非等位 基因,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如图B)则不遵循自 由组合定律。n思维深化n两对性状的遗传在F2中出现的表现型非常规比例归纳 :非常规表现型分离比相当于孟德尔的表现型分离 比子代表现 型种类 123 1(93) 313种 9 6 19 (33) 1 9 3 49 3 (31) 13 3(931) 32种 9 79 (331) 正常比例 9 3 3 14种n注 非常规比例的出现是由:

5、于基因间相互作用或 环境条件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所致,但其遗传实质不变 仍符合A_B_:A_bb:aaB_:aabb9:3:3:1的分离比, 只是表现型比例有所改变而已。n【例1】 (2009全国卷)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 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 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 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 有的F2,测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 ,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 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 合遗传 定律。从理论上讲F4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 为( )nA1/8 B3/8 C1/16 D3/16n解析 设抗病与感病由基因D和

6、d控制,无芒与有芒 由基因R和r控制,据题意可得: DDRRddrrF1DdRr9 D_R_:3ddR_3D_rr:1ddrr,其中3D_rr和1ddrr被拔 掉,剩余植株又套袋只能自交,所以理论上F3中感病 植 n答案 Bn 白化病(由A或a控制)与某舞蹈症(由B或b控制)都是 常染色体遗传 病,有一家庭中两种病都有患者,系 谱图 如下,请据图回答:n(1)舞蹈症是由_基因控制,白化病由 _基因控制。n(2)2号和9号的基因型分别是_和 _。n(3)7号同时携带白化基因的可能性是_ 。n(4)若13号与14号再生一个孩子,则生两病兼发的女 孩的可能性是_。n解析:(1)由1、2号不患白化病,

7、而5号、6号患白化 病(或9、10号不患白化病,而16号患白化病)知,白 化病应由隐性基因控制,由3、4号患舞蹈病,而11 号正常,推知该病为显性遗传病。n(2)2号的基因型:对于舞蹈症应为Bb(因为5、6、8、 9号不患舞蹈症),对于白化症应为Aa(因为5、6号患 白化病)。9号的基因型:对于舞蹈症应为bb,对于白 化病应为Aa(因为16号患白化病)。n(3)7号的父母1号及2号的白化病基因型均为Aa,故7 号关于白化病的基因型应为 AA或 Aa,故携带白 化病基因的可能性是 。n(4)13号的基因型应为AaBb(因为19号患白化病,不 患舞蹈症),14号的基因型应为Aabb(因为19号患白

8、化 病),故13号与14号再生一两病兼发女孩的可能性为 :n (生女孩的概率) (患白化病的概率) (患 舞蹈 症的概率) 。n答案:(1)显性 隐性n(2)AaBb Aabbn自由组合定律以分离定律为基础,因而可以用分离 定律的知识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 。况且,分离 定律中规律性比例比较简单 ,因而用分离定律解决 自由组合定律问题简单 易行。n1配子类型的问题n规律:某一基因型的个体所产生配子种类等于2n种 (n为等位基因对数)。n如:AaBbCCDd产生的配子种类数:nAa Bb CC Ddn n2 2 1 2238种n2配子间结合方式问题n规律: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杂交,配子间结 合方式

9、 种类数等于各亲本产生配子种类数的乘积。n如: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结 合方 式有多少种?n先求AaBbCc、AaBbCC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 AaBbCc8种配子,AaBbCC4种配子。n再求两亲本配子间结 合方式:由于两性配子间结 合 随机的,因而AaBbCc与AaBbCC配子间有8432种 结合方式。n3基因型、表现型问题n(1)已知双亲基因型,求双亲杂 交后所产生子代的基 因型种类数与表现型种类数n规律:两基因型已知的双亲杂 交,子代基因型(或表 现型)种类数等于将各性状分别拆开后,各自按分离 定律求出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数的乘积。n如AaBbCc与AaBB

10、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 多少种表现型?n先看每对基因的传递 情况:n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2种表 现型;nBbBB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1Bb);1种表现型 ;n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2种表 现型。n因而AaBbCcAaBBCc后代中有32318种基因 型;有2124种表现型。n(2)已知双亲基因型,求某一具体基因型或表现型子 代所占比例n规律:某一具体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所占比例应等 于按分离定律拆分,将各种性状及基因型所占比例分 别求出后,再组合并乘积。n如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交,求:n生一基因型为Aabb

11、Cc个体的概率;n生一基因型为A_bbC_的概率。n分析:先拆为AaAa、Bbbb、CCCc, n(3)已知双亲类 型求不同于亲本基因型或不同于亲本 表现型的概率n规律:不同于亲本的类型1亲本类型n如上例中亲本组合为AaBbCCAabbCc,则:n不同于亲基的基因型1亲本基因型n4遗传病概率求解n当两种遗传 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各种患 病情况的概率如表:序号类型计算公式 1患甲病的概率m,则不患甲病概 率为1m 2患乙病的概率n,则不患乙病概 率为1n 3只患甲病的概率m(1n) 4只患乙病的概率n(1m) 5同患两种病的概 率mn6只患一种病的概 率1mn(1m)(1 n)或 m(

12、1n)n(1m)7患病概率m(1n)n(1m) mn 或1(1m)(1n) 8不患病概率(1m)(1n)n以上规律可用下图帮助理解:n特别提示n(1)每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产生4个精细胞,这4 个精细胞应两两相同,故1个精原细胞在无交叉互换 的状况下,只能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n2)因每个卵原细胞只能形成一个卵细胞,故1个卵原 细胞经减数分裂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n【例2】 (2009江苏高考)已知A与a、B与b、C与c 3 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 AaBbCc、 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 测,正确的是n( )n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

13、6n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n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n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n解析 AaBbCcAabbCcn表现型种类:2228(种),所以B错;AaBbCc n答案 Dn (2009郑州质量检测)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 (R)种子均为显 性,两亲本杂交的F1表现型如下图。 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 状分离比为 ( )nA2: 2 : 1: 1 B1: 1: 1: 1nC9: 3 : 3: 1 D3: 1 : 3: 1n解析:由F1代圆粒皱粒3 : 1知亲代基因型为 RrRr;由F1代黄色绿

14、色1 : 1知亲代相应基因型 为Yyyy。故亲代基因型为YyRryyRr。每对按分离 定律研究而后组合即得结果。n答案:An1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中,具有 1:1:1:1比例的是( )n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F2表现型的比例 F1 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 F1表现型的比例 F2基因 型的比例nA B C Dn解析: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中,F1产生 4种数量相等的配子,测交子代有4种表现型,且比 例为11 : 1 : 1;F2表现型比例为9 : 3 : 3 : 1。n答案:Bn2果树的基因型为YyRR,用它的枝条繁殖的后代, 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分别为( )nA1种、1种 B

15、2种、2种nC3种、2种 D9种、4种n解析:本题考查生殖的种类及其意义,为容易题。用 果树的枝条繁殖为无性生殖,该过程只与有丝分裂有 关,而与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无关,故后代基因型和 表现型均只有1种。n答案:An3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 性,抗稻瘟病(R)对 易感稻瘟病(r)为显 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一个 纯合易感病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 种(易倒伏)杂交产生的F1自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 抗病类型的基因及其所占比例为 ( )nAddRR,1/8 nBddRr,1/16nCddRR,1/16和ddRr,1/8 nDDDrr,1/16和DdRR,1/8n解析: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在比例为 9:33:1的四种性状中,9和1分别为双显性性状和双 隐性性状,即本题中的亲本性状,而3和3是通过非 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得到的重组性状,即本题所求的 既抗病又抗倒伏的重组性状应在F2中占3/16,其中纯 合体(基因型为ddRR)在F2中占1/16,杂合体(基因型 为ddRr)在F2中占2/16。n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