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的语言(new)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8069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的语言(new)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古代诗歌的语言(new)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古代诗歌的语言(new)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古代诗歌的语言(new)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古代诗歌的语言(new)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的语言(new)》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的语言(new)(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古代诗歌语言的特点古代诗歌语言的特点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诗歌进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 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 2.古代诗歌语言的种类古代诗歌语言的种类 1意象语言意象语言诸如松、竹、梅、菊一类事物被人们赋予特定象征意义,象征人高洁的品格,诗人常 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作者以梅自喻,表现自己不与 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其他常见意象如 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 2情感语言情感语言“悲”“孤”等词语能直接表露感情,如“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登高);还有间接表露 的,如

2、“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李益答许五端公马上口号), “不堪”“强”写 出了诗人不堪回首青春年少时之佳境,只能从酒杯中去回想旧日之事,传达出内心的凄凉、 意绪的消沉。 3象征语言象征语言有些是某些诗句本身含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有些是全诗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如“居高 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作者是在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 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杜甫后游),写江山、花柳像在等待 人们去欣赏,用来说明大自然了无私心的道理。 4特定称谓语言特定称谓语言如“秋水”指眼睛, “盗泉”旧时常喻不义之财, “鸿雁”指书信等。它们大多源于典故或前 人诗

3、文,这方面需要平时加强积累,提高文化修养。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霍 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的故事。又如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 衫更湿”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的诗句。3.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1平淡平淡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2工丽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如杜甫的“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两句开头“红”“青”表示颜色的词语构成了一幅色

4、彩鲜明的画面。3直率直率语言毫不隐讳,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直接写出。如诗经硕鼠。4委婉委婉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5自然自然指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风格的自然。如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6清幽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如王

5、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7雄奇雄奇气势雄伟,立意新奇。如李贺梦天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得像九个烟点,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8奔放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将滚滚长江与人物融为一体,凸现出了历史涤荡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9悲慨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

6、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壮志难酬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风格苍凉悲壮,慷慨激昂。10洗练洗练语言表达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穷的境界的。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连”与“入”相携,织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孤”为动力,把人进一步推进萦怀的离情之中,加之“冰心”“玉壶”的绝妙比喻,作者冰清玉洁的形象自然托出。语近俗白却字字枝根相连,

7、不可分割,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11沉郁沉郁用一种苍老道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杜甫的登高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需要指出的是,风格指的是艺术创作上的独到之处,每一个诗人都各有自己的风格特点,而同一个诗人也可能具有多种风格。4.古代诗歌的语言表达效果古代诗歌的语言表达效果语言的表达效果往往和内容、形象相联系。1为形象服务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或它)生动逼真,具体可感,形神兼备。2为主题服务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3为意境服务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特点的意境,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包括理

8、想和追求)、感情及精神境界。在具体的表述中需要结合具体的诗作来谈表达效果。5.古代诗歌语言的题型古代诗歌语言的题型1赏析炼字赏析炼字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2赏析诗眼赏析诗眼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表现出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对全诗的把握程度。分析诗眼就是抓住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词进行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的情感上所起的作用。3分析语言特色分析语言特色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同

9、一诗人的不同诗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鉴赏语言特色,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要记忆一些常用术语,如沉郁顿挫、绮丽典雅、清新质朴、简洁明快、雄奇奔放、悲慨沉郁等,以便表述恰当,答题规范。6.古代诗歌的练字古代诗歌的练字(一)概念(一)概念古代作诗写词讲究炼字,以便生动传神。阅读古代诗歌,评析诗人炼字炼句的技巧和作用,有助于深入体会诗歌丰富的内涵。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如李清照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怜花怜己的

10、性格情态,结尾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一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它形象地概括了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二(二)炼字规律炼字规律1五言诗五言诗(1)五言炼第二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2)五言炼第三字:“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3)五言炼第五字:“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4)五言炼第二字与第五字:“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七言诗七言诗(1)七言炼第二字:“山入白楼沙苑暮,潮生沧海野塘春”“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11、。”(2)七言炼第五字:“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3)七言炼第七字:“青枫江上孤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4)七言炼第二字与第五字:“雪霁山门迎瑞日,云开水殿候飞龙”“鱼含月影随云动,鸟吐花声寄树闲。”(三三)常见炼字类型常见炼字类型1炼数量词炼数量词例 1:庾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例 2:李商隐的锦瑟,开篇就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五十弦”“一弦”“一柱”这些并非富于诗意的数量词,在诗人的笔下,却获得了一种朦胧之美与多义之美。例 3:“前村深雪里,

12、昨夜数枝开”,郑谷把诗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使“一枝”与“早”意丝丝入扣。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2炼形容词炼形容词例 1:王维观猎第三、四两句:“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这两句话共有四个形容词,“枯”“疾”“尽”“轻”,都是谓语。“枯”与“尽”是平常的谓语,而“疾”与“轻”是炼字。草枯以后,鹰的眼睛看得更清楚了,诗人不说看得清楚,而说“快”(疾),“快”比“清楚”更形象。雪尽以后,马蹄走得更快了,诗人不说快,而说“轻”,“轻”比“快”又更形象。例 2: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像一幅巨大的风景画,形象地描绘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象。“直”字展现一种挺拔坚毅

13、之美;落日之圆,衬托在万里戈壁背景之上,给人以苍茫之感。二字将直线之美与浑圆之美融为一体,画面壮观,他字确实难以代替。例 3:吴文英的“乡梦窄,水天宽”(鹧鸪天化度寺),“窄”与“宽”形容与对照俱妙;周密的“梦魂欲度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高阳台寄越中诸友),以“轻”字描状梦魂,化无形为有形,而且通之于表重量的触觉,更是形容词锤炼中通感的妙用。还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妙用,一种是表颜色的形容词于句首与句末的运用。例 4: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郭彦深就说:“漠漠“阴阴”用叠字之法,不独摹景之神,而音调抑扬,气格整暇,悉在四字中。”例 5:诗

14、经早有“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而黄山谷咏雪的“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可以说是后来居上。例 6:“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这是王驾写的晴景,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除了易“蝴”为“蜂”,易“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炼形容词置于句首或句末的:如杜甫的“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翠干危栈竹,红腻小湖莲”“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馔来”,是形容词炼于句首,有如现代的印象派

15、绘画,首先捕捉的是色彩鲜明的印象。王维的“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李清照的“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都是形容词炼于句末的范例,而元稹的“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李商隐的“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也是炼形容词于句末,本是表热闹的宫花的“红”,又以表冷清的“寂寞”形容之,炼字而运用矛盾修辞法,更觉含情深婉。形容词的活用,可化腐朽为神奇,蒋捷一剪梅“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形容词“红”“绿”用作使动词。诗人通过樱桃变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如果“红”“绿”仍作形容词用,说成“樱桃红,芭蕉绿”,就会味同嚼蜡。又如周邦彦的“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将莺雏

16、与梅子的变化和风雨联系到了一起。由形容词转成动词的“老”肥”,有如灵丹,在句中起到了点铁成金的作用。3炼动词炼动词例 1: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颈联,对仗工整,意境优美,野竹与云气相接,这本是一幅静景,但诗人用了一个“分”字,就有了动的意味,它使人联想到随山冈徐徐移动的云雾,不断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一线泉水,凌空飞泻,这本来是一幅动景,然而诗人用一个“挂”字,就由动化静了,它使人联想到山峰的陡峭和山泉垂直落下的图景。例 2:杜甫春望第三、四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和“惊”都是炼字。它们都是使动词:花使泪溅,鸟使心惊。春来了,鸟语花香,本来应该欢笑愉快;现在由于国家遭逢丧乱,一家流离分散,花香鸟语只能使诗人溅泪惊心罢了。例 3:杜甫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