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第12届初中生科学竞赛市(县)级预赛试题卷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8049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第12届初中生科学竞赛市(县)级预赛试题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省第12届初中生科学竞赛市(县)级预赛试题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省第12届初中生科学竞赛市(县)级预赛试题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省第12届初中生科学竞赛市(县)级预赛试题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省第12届初中生科学竞赛市(县)级预赛试题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第12届初中生科学竞赛市(县)级预赛试题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第12届初中生科学竞赛市(县)级预赛试题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浙江省第浙江省第 12 届初中生科学竞赛市届初中生科学竞赛市(县县)级预赛级预赛 试试 题题 卷卷200712考生须知: 1本卷共 4 大题,32 小题,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50 分。2试卷分为试题卷(共 6 页)和答题卷(共 4 页)。请在答题卷上写上考生姓名、学校、试场号、准考证号。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35.5 K39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有本大题有 16 题,每题题,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每题只有分,每题只有 1 个选项正确个选项正确) 1、有关星空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太阳是东升西落的,星星是没有东升西落现象的B、在上海和北京,同一时间里看到的星空是相同的C、牛郎星和织女星位于银河的两侧,和地球的距离基本相同D、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没有东升西落的现象 2、美国有一家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在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 0.25 毫米厚的铝片。 焊接专家、锻压专家都束手无策。后来圣迪亚实验室的科学家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薄薄的铝 片装到钢罐内与内表面相贴,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水中插入冰冻管,使水结冰,冷冻后铝膜就与钢 罐接牢了。使铝片与钢罐接牢的原因是 ( )A、水结冰时放热使它们焊牢了 B、水结冰把它们冻牢了C、水结冰时体积膨胀产生较大压力使它们压

3、牢了 D、水结冰时放热使它们粘牢了 3、在工业生产中,滚动轴承磨损的原因之一是所用的滚珠不是绝对的球形。为确保滚珠尽可能接 近球形,则制造滚珠的最理想条件应该是 ( )A、在真空中 B、没有灰尘的条件下 C、在水中 D、没有重力的条件下 4、下图为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配图,各图反映的气候特征和右图中四地对应正确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物质 A 里只有 11022个分子,在这些分子里共含有 21022个原子,那么 A 物质一定是( )A、单质 B、纯净物 C、混合物 D、不能断定 6、2004 年美国科学家通过勇气号太空车探测出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化学式为 CO

4、S)的 物质,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硫化羰可作灭火剂 B、相同条件下,硫化羰的密度比空气小C、硫化羰溶于水生成一种酸 D、硫化羰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生成物为 CO2和 SO27、2002 年 12 月 3 日,日本某一材料研究所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碳纳米管温度计” ,这种温度计 被认定为是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约 10-6m,直径为 10-7m 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 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的镓就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能读取温度值。这种温度计测量的2范围可从 18到 490,精确度较高,所以它可用于检查

5、电子线路是否异常,测定毛细血管的温度 等许多方面。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推测中不正确的是( )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 16至 50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B、金属镓的熔点、沸点都很低C、在 18至 490之间金属镓的体积与温度变化呈正比D、该温度计也是利用了金属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8、为研究影响家用保温瓶保温效果的因素,某同学在保温瓶中灌入热水,现测量初始水温,经过 一段时间后再测量末态水温。改变实验条件,先后共做了 6 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序号瓶内水量(mL)初始水温() 时间(h)末态水温()11000914782100098874315009148041500981075

6、520009148262000981277 下列研究方案中符合控制变量方法的是( )A、若研究瓶内水量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 1、3、5 次实验数据B、若研究瓶内水量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 2、4、6 次实验数据C、若研究初始水温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 1、2、3 次实验数据D、若研究保温时间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 4、5、6 次实验数据 9、2007 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水利发展与和谐社会” 。 下列有关水的知识中,错误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杂质B、水中 Ca2、Mg2的增多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C、用煮沸或蒸馏的方

7、法能降低水的硬度D、含汞、镉、铅的电池会造成水和土壤的污染,所以应倡导废旧电池的统一回收处理 10、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水银封闭在静置于竖直平面的 U 型玻璃管内,右管上 端开口且足够长,右管内水银面比左管内水银面高 h,下列不能使 h 变大的原因是( )A、环境温度升高 B、大气压强升高C、沿管壁向右管内加水银 D、U 型玻璃管自由下落 11、右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取食方式为吞食的三个物种随食物颗粒大小而产生的种 群数量分布。下列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三个物种的食物资源完全相同B、物种甲与物种乙为竞争关系C、物种丙与物种甲为捕食关系D、能量流动方向由甲经乙到丙 12、下列关

8、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 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子脊髓 13、2005 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首次单分子自旋态控制。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单个分子内部的 化学反应。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h食物颗粒大小3A、原子个数; B、原子种类 C、分子种类 D、元素种类 14、在不传热的容器内装有的水,如果用抽气机迅速抽去容器 内水面上方的气体,则( )A、水不断蒸发,直到干涸 B、水开始结冰C、水仍维持原状,没有变化

9、 D、水温略有升高 15、右图所示,为用热敏电阻 R 和继电器 L 等组成的一个简单 的恒温控制电路,其中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电源甲与继电器、热敏电阻等组成控制电路,电源乙与恒温箱加 热器(图中未画出)相连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选 项ABCD衔铁 P 被吸合下时,恒温箱内的温度变化情况升高降低降低升高恒温箱内的加热器应接到A、B 端A、B 端C、D 端C、D 端16、一个内部含有石块的冰块放在密度为 0=0.95103 kgm 3的液体中恰好能悬浮.一个底面积为 S=100 平方厘米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水,将这含有石块的冰块放入水中后,容器中的水面较原来升高 了 h1

10、=2.09 厘米.待冰熔化后,水面又下降了 h2=0.1 厘米. 若冰的密度 0.9103 kgm 3,则冰块内石 块的密度是A、3 克厘米 3 B、2.7 克厘米 3 C、2.5 克厘米 3 D、2 克厘米 3 二、简答题二、简答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6 小题,小题,16 个空,每空个空,每空 2 分,共分,共 32 分分) 17、夏天正午 12 :00 时,太阳光竖直方向直射树顶,到下午 14 :00 时,地面上树影长 5 米,那 么 16 :00 时,地面的树影长 米,树的高度是 米。18、右图是市场上出售的活性炭净水器的剖面示意图。试回答: (1) 其中颗粒状的活性炭层的作用有 。 (

11、2)该净水器的入水口是 (填“a”或“b” 。 ) 19、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这个钓鱼的小儿面对路人的询问,只是招招手却默不作声。这是因为他知道声音不仅能在空 气中传播,还能在_中传播。 (2)小儿招手_(选填“会”或“不会”)产生波动,鱼儿听不见的原因是_ 20、如图所示,AB 两端接直流稳压电源,UAB=100V,R0=40,滑动变阻 器总电阻 R=20,当滑动片处于变阻器中点时,C、D 两端电压 UCD为 _V,通过电阻 R0的电流为_A。 2l、将一定量的 NaOH 与 NaHCO3的混合物 X,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 分反应后生成 CO2的气体

12、 V1L(V10)。将反应后的固体残渣 Y 与过量盐酸 反应,又生成 CO2 V2L.(气体体 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已知 22.4L 的 CO2气体质量为 44 克) (1) Y 的成分是 。 A、Na2CO3与 NaOH B、Na2CO3与 NaHCO3 C、NaOH D、Na2CO3; (2) V1与 V2的大小关系是 (填选项序号)A、V1V2 B、V1V2 C、V1=V2 D、无法确定 (3) X 中 NaOH 和 NaHCO3物质的质量之比为 ; (4) Y 的质量是 g。 22、在有摩擦的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 A,在木块的两侧用细线分别 通过定滑轮挂 2 个重物 B 和 C,B

13、 和 C 的质量分别为 200g 和 300g,C 是一个长为 l0 cm 的圆柱体,而且一部分浸在水槽的水中, 整个装置如图所示,在图示状态下,木块 A 及物体 B 和 C 均静止, 这时测得重物 C 的上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 6cm,如果用滴管慢慢地 向水槽中注水,当重物 C 上表面和水面相距 3cm 时,木块开始运动,再使状态复原,这时拔去水 槽下面的栓塞,水慢慢流出,当重物 C 上表面与水面相距 7cm 时,木块又开始运动,若线和滑轮ADBCRRP甲乙La ab b颗粒状活性碳层A BCDRR04的摩擦不计,问:木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重物 C 的密度为 ,在初始状 态(重物 C 上

14、表面距水面 6cm)时,木块 A 所受桌面的摩擦力为 。 三、实验探究题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6 题,每空题,每空 2 分,共分,共 38 分分) 23、右图曲线 A 表示甘蓝的一张叶片光合作用每小时合成有机物 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光照强度为 E 时),曲线 B 表示同一种甘蓝叶 片呼吸作用每小时分解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回答: (1)曲线 ab 段表示的含义是 (2)菜农在光照强度为 E 的温室内栽培蔬菜甘蓝,温室温度控制在 最为适宜; (3)若要提高温室栽培蔬菜甘蓝的产量,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并结合 图,你认为晚上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4)在北京培育出的优良甘蓝品种,引种到西藏

15、后,叶球的质量增 加了许多。请从代谢角度分析甘蓝增重的原因。 。 24、某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探究碱的性质时发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可溶性碱都能使酚酞试液 变红。他们想进一步探究:不溶性的氢氧化镁是否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为此,他们将适量的氢氧 化镁加入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搅拌,然后向浑浊的液体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可是 过一会儿红色又消失了。四位同学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分别对上述酚酞试液变红、红色又消失的 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小明:可能是个偶然现象。小东:可能是浑浊液体中的固体氢氧化镁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镁沉降后溶液就变无色了。小花:可能是酚酞试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也可能是氢氧化镁溶液与空气中的二 氧化碳反应的缘故。小红:可能是在热水中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