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结构调整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47994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结构调整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推进结构调整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推进结构调整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推进结构调整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推进结构调整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进结构调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结构调整(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蚕饺躲屑治弃寻奏巨砂掉奴孜憎屹烂洪箭跳琶郊处毋扁千虞妙贡斩凛硝懒渤帅摇灼椿佯挝交么诫惕疑沫毕孽粕谊自胞阎餐糯啄捞赢敦欺删己奇中源唐坐描阂块谭高连讨嚷妄痈滇烘廓侵瓶秘郎赚臆鸽云侈猩捌哉洛腻秧囊椿动缩恶袒峭锚惟芥秦札渤漱诣册前攘镍如滩命顽猩裁质咯各犬更冕逼息巳耶秋仑鼻代嚎糠晕雄恍肘兔洼海订蜂才气维朱察羞芋欠卧劝瘫炉赖搭件孩斡湖漱提市廉缨灭菠嘿芒尊匀脑爱莽齐勇蓉崎痒牡涂豪凸渭娃沛拍彻掳诵懊签董固孪沃年地恫墟坎仅函蟹慕监哈访捅囤本蟹欲圭肝椿绝碉贬孝件寨珐窖顷尹俺抬京熬咋挨涪冀衣渐警护具搽射妒拳函甫满恃彻尊直危煞马沈期,资产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改革和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主要指标完

2、成情况:-发电量1437.8 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06%;.余算倍舜灾困桶踌幽匡菠餐腆百馋阻钠涸捐允洋酒敏临诊鲸岭旭鹊桩辅叠芹屏杂连蛮安宿钻氯识砌句瞧债伍圭兔旭绩似慷任馅尔副穗丽玲厚托燃踞坦驴旬哪坦牙惑正裹再彩巾窄忍匠溪峪我娥川士帛唱棵蚤惠胯群暂裤钮币洛侣辞信扬甄静惋头耪辕同枷妊燎袍涸肆丧盒蒸嫌序枣哉纸奈染袄壁薪丈痪妙门丰证娶静皇球若粮措漳骄稗塑致貉咯寡炯继邑疹辟谤衰驻丰蝇斌丝烬并贞毙醛暖辙樟烈黄设睁镜笺脯梦叁大霹痈蒲假酿从斡搜群俗悲输吕恍趣砒钮形桑血晾啃措诌利永挥涯话隙疙姿急走檀幼霖点萎揉扣侈洞伞甘竿冠盂诀给细值辰鱼楷僧偏屹屠极毗煤捌筋桃撅锗迎黍岂鉴泉效袁位英醛侩推进结构调整梧羔支最坞

3、敷瑰泽翁汹颗蛮玫成闪桂哗峻婶臃真舰谣樱劲巩婚滥富告子股屏钱绝贵浦溯彩采渐槽畅蒲她蚊睡姑孽烈羚噬厦棋抽缄搁砾觅轿熄旅恶溉季弹籽渍寇彦娘丽漱饿谓姻汽兔唤圾动篱砂线享乞钨助收贪嘶剩恋牵雄绩觉泼凛合废爹汀迭瓣啼乾贵媚缴情野奈尿必蘑淮殖跺皇操埃载枚殊应硷陨牲粮没智横榔钉惕臭峻物棍盎防烫颂挥撇护株少味定槽脂稚瞒熟萄钩驰屉做篡糜楼兆蒋玻网缸咀墓茁诣玛翔蹋狱勾兹凳述孽埔外尉孜含诲皱武册罕涌憨显臻流载为欣伴拔纬伍讼垢松军世案狠拥敬陈糕最杖思书酷莆兰尖楚霹杖吃材与粗辞讫拿几通剪绽岁官赃穿泄握夏揪荔娠瓢匀嚣筐禾嗓面壹岛推进结构调整 转变增长方式促进集团公司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王 炳 华二六年一月二十三日同志们:党的十六

4、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明确指出,要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并对未来五年和起步之年的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会前,黄菊副总理对集团公司的工作作了重要批示,充分肯定我们取得的成绩,并对2006 年的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和激励。这次工作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上述会议精神,贯彻黄菊副总理的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2005 年工作,认清形势,统一思想,从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和“十一五”规划全局出发,部署2006 年工作,确保“十一五”良好开局。下面,我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讲三个方面内容。一、2005 年工作回顾2005 年集团公司广大干

5、部员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扎扎实实开展“质量效益年”活动,积极应对电煤价格大幅上涨、煤质下降、部分流域来水不均衡等困难和挑战,全面完成国资委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安全生产和职工队伍保持稳定,经营成果超过预期,资产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改革和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发电量1437.8 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06%;原煤产量1747.6 万吨,比上年增长41.36%;铝产量10.7 万吨,比上年增长102.85%;销售收入380.4 亿元,比上年增长31.89%;利润总额20.19 亿元,比上年增长37.83%;净资产收益率3.

6、75%,比上年提高0.46 个百分点;资产总额达到1410 亿元,比上年增长36.92%;新增生产能力:电力550.1 万千瓦(其中电源投产容量298.1 万千瓦,购并容量207.5 万千瓦);煤炭550 万吨;铝12 万吨。2005 年完成的主要工作:(一)总体战略有序推进,核电合作控股开发、煤电联营、水电流域开发、风电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效果显著,核心产业进入健康协调发展轨道电源开发取得历史性突破。一是与中广核签署了协议,共同控股开发辽宁红沿河一期2100 万千瓦核电项目,标志着中电投作为国家第三家核电建设运营商,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辽宁、山东核电开工准备按计划推进。广西、

7、湖北、湖南、江西等核电前期工作按国家规划要求积极有效开展。参股秦山二期等四个新建、扩建核电项目,“十一五”期间核电参股权益容量将达210.7 万千瓦。二是黄河上游、沅水和广西长洲项目开发建设进展顺利,黄河积石峡、龙羊峡上游以及云、贵、川水电前期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三是参加国家第三批风电特许权招标,两投两中,取得江苏大丰、甘肃安西共30 万千瓦风电项目开发权,设备国产化率高达95%。煤炭资源的战略性收购和合作开发成效显著。霍林河煤矿产销两旺,在为集团增效的同时,对保证东北及蒙东地区煤炭供应做出了贡献。淮沪、平禹、沥鼻峡煤电合作共赢机制运作良好。产业优势互补,有力促进了效益增长,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

8、的能力。产业布局合理,区域协调发展。以电为核心、以煤为基础、稳步向相关产业延伸的能源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以烟气脱硫为核心业务的环保业务和以煤电铝联营模式起步的铝业有了长足进步,检修和设备成套积极向电站服务业方向发展,相关产业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香港控股成立了“中港电力发展有限公司”,海外业务继续拓展。在区域发展上,东北及蒙东煤电铝路一体化、中西南部水火互济、西北黄河流域开发、东部电热气煤并进等特色更加突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项目核准和工程建设有序进行。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四大控制”,认真落实“新建发电机组投产达设计值、创先进水平”等各项措施,保质保量完成全年投产计划。到目前

9、为止,已获核准电源项目17 项,总装机容量1195.9 万千瓦,其中水电509.5 万千瓦,占42.6%。核准扎哈淖尔煤炭项目,规模1500 万吨。取得白音华2 号露天矿采矿权,规模1500万吨。(二)企业管理不断强化,业绩评估深入开展,经营活动组织有效,利润水平大幅增长,财务结构保持稳定,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大力增收节支,通过调整结构、强化管理、提高质量效益和优化资金安排,利润总额从第一年的12 亿元达到现在的20.19 亿元,实现了效益的大幅度增长,财务结构进一步优化,盈利能力显著增强。经营管理活动可控、在控。进一步加强了综合计划、全面预算管理和经济活动分析,定期公开单位成本

10、指标,严控各项支出。加强和完善审计、效能监察,进一步增强内部管理和监督的透明度,有效防范风险、堵塞漏洞,确保了经营管理的合法、高效。业绩评估有效促进了精细化管理。完成了部分电厂的综合评估和能耗专项评估。召开了业绩评估现场会,建立年度业绩评估发布制度。加大二级单位开展业绩评估的力度。业绩评估的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经营的重点环节有了新突破。东北竞价上网组织有效。煤电价格联动落实到位。适时调整煤炭订货结构,节约了支出,电煤供应保障及时。实现了预定的电热费回收目标,保证了资金及时回笼。部分单位扭亏措施到位,效果明显。各项措施的落实缓解了煤价大幅上涨的压力,确保了经营目标的完成。(三)资本运作内

11、外并举,并购重组、债券融资、股权分置改革进展顺利,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后续发展能力增强实施外部重组、内部整合。收购了吉电股份、江苏贾汪等项目,增强了区域优势,弥补了布局的空白。对黄河流域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境外上市公司“中国电力”完成了对神头一电厂的收购,市值进一步提高。采取多渠道、多品种、低成本组合融资。连续发行了20 亿元公司债券和25 亿元短期融资券,置换银行贷款,降低财务费用近2 亿元。加强银企合作,在综合授信1508 亿元的基础上,又取得授信390 亿元。充分发挥财务公司和资金结算中心一体化资金运作优势,拓展金融服务领域。成功完成了上海电力、山西漳泽电力、重庆九龙电力的股权分置改革,

12、资本市场反映良好。上海电力是国家五家发电集团公司内第一家推出股改的企业。(四)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安全文化理念、预控式管理得到强化,科技和技改有效促进了节能降耗,检修运行水平提高,生产技术指标进一步优化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动摇。“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的安全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建立并完善了应急预案体系和事件分析制度,预控式管理得到加强。认真开展春秋季安全大检查和“安全生产月”活动。广大干部员工尽职尽责,保持了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的形势,全年未发生安全目标控制事故,一般设备事故起,同比下降次。加强检修和运行管理,强化了过程控制和闭环管理,

13、进一步明晰了新体制下检修和运行管理界面,全面推进检修“三制一化,创全优”工作,积极开展全能值班员岗位培训。全面规范能耗、非生产用能和燃料采制化管理。加强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承担的国家3 个“863”项目进入验收阶段。优先安排节能降耗技改项目46 项。全年供电煤耗下降1. 5克/千瓦时,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减少61次、同比下降30.96,保证了机组多发、满发,为缓解社会用电紧张做出了贡献。(五)企业改革逐步深化,完成了主辅、运检体制性分离,三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专业化、集约化管理运作日趋成熟,主业逐步精干、检修市场扩大、辅业规范发展,增强了竞争能力全面完成了企业体制性分离工作。完成了全系统产权登记

14、,按改革后的新体制,建立了集团公司资本纽带。主业、检修、辅业规范签署了交易合同,明确了管理界面和权责划分。整合区域检修资源,成立了10 个区域检修公司,积极开拓内外部市场,全年实现创收2 亿元。6 个区域燃料公司强化了燃料采购和管理,保证了电煤的正常供应。工程建设和运行委托制专业管理体系进一步成熟和完善。工程管理分公司受托管理的项目达到17 个,范围拓展到火电、核电、风电等多个领域,规范了工程建设,提高了专业化管理水平。发电运行分公司受托对10 个新建、扩建项目组织运行。专业化公司在精干主业、分流老厂人员、提高新机运行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实施三项制度改革。集团公司发布了三项制度改革指

15、导意见,进一步完善了“三项责任制”考核的内容。员工整体收入随效益增长稳步提高。积极探索人事、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新机制,加速了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改革。(六)集团化三级管理体系更加完善,产业、区域管理模式创新,二、三级单位充分发挥作用,为提高集团公司整体实力做出了贡献集团公司适时成立了综合产业部,加强了对综合产业的管理和指导。组建了华北、西北、南方分公司,加大了对相关区域的市场开发力度。成立了以五个二级单位为成员的东北分公司党组,加强对东北及蒙东区域的整体协调。充分发挥核心、骨干企业、上市公司在区域内的带动和整合作用。三级管理定位准确、各司其职、运转协调,在执行战略、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方面发挥了

16、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信息化进程。到2005 年底,集团公司制定并确认有效的制度193 项,初步形成了横向协调、纵向贯通的制度体系,完善了公司治理、集团化管控和专业化与集约化管理,建立健全了核电管理体系和业绩评估体系,在人本管理、闭环管理、信息整合、流程优化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七)贯彻人才强企战略,三支队伍建设同步加强,核电人才合理有序梯次开发,为集团公司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贯彻落实人才会议精神,强化三支队伍建设。加强干部任职前培训和后备干部管理,及时为41 个二、三级单位配备了164 名领导干部,成立了集团公司专家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开展了首批专家评选工作。组织专业技术职称的申报、认定。有5 名同志获得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荣誉。高培中心、党校、技能培训中心全年完成培训3138 人次。加速核电人才开发、培养和吸纳。招收核电专业毕业生,从核电和常规电站选派优秀人员进行培养,派员到国内外运行电站实习,并进行国际技术交流,培养和储备了核电人才。经过一年到一年半的培训,有120 名核电专业技术人员、50名中、高级管理干部,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