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生产线工艺中水泥粉磨工艺改进直接影响水泥质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7964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生产线工艺中水泥粉磨工艺改进直接影响水泥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水泥生产线工艺中水泥粉磨工艺改进直接影响水泥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水泥生产线工艺中水泥粉磨工艺改进直接影响水泥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水泥生产线工艺中水泥粉磨工艺改进直接影响水泥质量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水泥生产线工艺中水泥粉磨工艺改进直接影响水泥质量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泥生产线工艺中水泥粉磨工艺改进直接影响水泥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生产线工艺中水泥粉磨工艺改进直接影响水泥质量(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泥生产线工艺中水泥粉磨工艺改进直接影响水泥质量超 细 磨h t t p : / / w w w . c h a o x i m o j i . o r g /近年来,新 型干法线基建投资不断上涨,影响了投产后的经济效益。造成投资逐渐增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基建投资、建筑工程、设备费、水泥设备安装工程等的投资增加。然而,设计因素导致投资增加的情况也不容忽视。在水泥厂的设计过程中,根据原料、厂址、资金等诸多综合因素,从设计角度降低新型干法线设备投资,正确选用水泥生产线工艺各系统水泥主机设备是非常重要的。粉磨是水泥生产的重要工艺过程,它不仅决定了水泥生产的单位电耗,而且对水泥性能也有重要的影响

2、。长期以来,水泥生产线工艺水泥熟料粉 磨都是 在球磨机中进行的。球磨机具有对物料适应性强,易于调节粉 磨产品 的细度;设备结构简单,操作可靠,维护管理方便等特点。但是,其能量的有效利用率较低,仅有2%5%。近十几年来,水泥粉 磨技术 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传统的磨机得到了改进,并采用了高效选粉设备,立磨和 挤压磨也相继得到应用,大大降低了粉磨能耗,提高了水泥生产线工艺粉磨效率。由于粉磨工艺的改进,对水泥颗粒的特性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研究分析这些变化,以便工艺设备的改进和操作参数的优化,达到节能、降耗和改善水泥性能的综合效果。1 水泥颗粒特性及其基本要求水泥颗粒特性包括有细度、颗粒级配及颗

3、粒形貌等。通常评判水泥细度仅通 过筛余 或比表面积测定,如0.08mm 方孔筛 筛余不超过 10%,或比表面积在 300m2/kg左右。人们还注意到水泥比表面积与强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如425 号水泥比表面积一般为260300m2/kg,而 525 号水泥比表面积则要求达到300340m2/kg。但即使是 筛余相同 或比表面积相近,水泥的性能也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原因是由于颗粒粒级和形貌不同所致。水泥颗粒大小与水化和硬化过程有着直接的联系。不同粒径的水泥水化速度及程序差异很大。大于60m 的颗粒对水泥水化及强度的作用甚微,仅起填料作用;而小于3m 的颗粒的水化速度很快,在浆体硬化之前即已完成,所

4、以仅对早期强度有利;330m 的颗粒则是担负强度增长的主要粒级。另一方面,水泥颗粒粒级和形貌对水泥的性能,如流动度、标准稠度需水量及强度的发展也有一些影响。水泥的水化及强度的发展与水化产物的数量有关,水泥生产线工艺水化产物越多,水泥强度越高。在同一比表面积条件下,水泥颗粒粒级分布可能较宽,也可能较窄。前者的水化特性是水泥早期有微小颗粒的水化作用,强度较高,但后期大颗粒水化速度慢、水化程度低,强度增进率也较小尽管水泥具有基本相同的比表面积,由于有的水泥颗粒分布较窄,水泥的水化程度高,强度也较高,尤其是水泥的后期强度增进率较高。但是,过窄的颗粒分布会使水泥流动性下降,需水量增加。水泥颗粒形貌对水泥

5、性能的影响较为复杂。有的水泥颗粒大多为多角形,有的则为近似圆形或椭圆形。用颗粒形貌分析仪进行分析,并通过圆形度 (具有与颗粒相等投影面积的圆周长与实际颗粒投影周长之比 )公式计算,得到前者圆形度为47%,后者的圆形度为 73%。2 水泥粉磨工艺的改进水泥粉磨可在 球磨、 立磨或 挤压磨中进行,但其产品颗粒特性都应满足一些基本要求,这就是有一定量的细粉颗粒,如330m 颗粒在 50%以上,有相对较窄的颗粒分布和较高的圆度系数,进而保证水泥的正常性能以及较高的粉磨效率。为此,水泥粉磨工艺也产生了许多改进。2.1 水泥生产线工艺球磨机系统的水泥粉磨在球磨机中,水泥熟料受到长时间的冲击、研磨作用,因而

6、有较高的颗粒圆形度和较高的细粉含量,故水泥有正常的标准稠度需水量及较高的强度。但对于一些小型球磨机,由于冲击作用小以及过粉磨现象 严重,使水泥颗粒分布相当宽,即330m 颗粒含量较高,因而影响到强度的发展。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涡旋组合选粉机可以有助于水泥颗粒特性的改善,并显着地降低粉磨电耗。其工作原理是:物料从进料口进入机体上部分级室内,落在旋转叶轮的均料板上而得到初步分散。随后物料随涡旋气流运动进行分级,细粉 随上升 气流经叶轮内侧从出风管排出,由旋风收尘装置捕集。较粗粉料及尚未分离的粉料落入下部内锥体,与下出口外的螺桨撒料盘 相遇,在叶片及辅助风叶的作用下又得到进一步分离。细粉随气流上升,

7、粗粉料落入下部机体蜗壳内,并与切向进入机体的旋转气流相遇,再次得到分离,最终粗颗粒经出料口卸出。(1)选粉室的 布置更为合理。物料在选粉室内经惯性力、重力及涡旋流的多次分散分级,使粗细颗粒得到充分分离。其空间尺寸选择较为合理,使选粉效率显着提高,能耗下降。(2)转子系统易于调节。由于选粉机电机转速及小风叶和辅助风叶的数目、角度均可调节,可使系统参数匹配达到理想的状态,产品粒度易于调节。(3)采用了特殊设计的叶轮转子装置。叶轮转子及螺桨二次撒料装置串联在一根轴上,并增加浮动支承。叶轮与可调节角度的导风叶片相配合,可适应多种工况需求,叶轮与导风叶片构成了较理想的选粉空间,在上升旋流作用下,使粗细颗

8、粒得到充分分离。由于选粉区内物料均匀地分撒分级,且停留时间较长,使选粉效率大大提高。(4)采用改进的旋风筒结构。旋风筒结构紧凑,并增大了进风涡旋角,延长了含尘气流在旋风筒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了细粉收集量。标定数据表明,采用该选粉机可提高选粉效率20%30%,单产能耗下降 12%15%,水泥中小于 30m 的细粉含量增加10%,水泥颗粒分布更为合理,强度增加35MPa。2.2 水泥生产线 工艺立磨和 挤压磨系统 的水泥粉磨立磨是 借肋相对运动的磨辊和磨盘 装置来粉磨 物料的, 立磨中的粉磨过程 是物料被拽入并被磨辊和磨盘夹住,由于压力集中在较大的颗粒上,它们最先受到挤压作用并被破碎,随后由磨辊

9、施加的压力被传递到较小的颗粒上,进行较小颗粒的粉碎,这一过程连续进行直到磨辊与磨盘间的最窄处,并伴随有表面积的增加。与此同时,在有重载荷下的单一颗粒将进行空间位置重排,产生的挤压和剪切作用将进一步提高粉磨效果,增加细粉颗粒含量,磨辊与磨盘之间的相对运动也有助于这一作用。水泥立磨粉磨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细度。在应用立磨粉磨水泥的 初期则 发现产品细颗粒较少,水泥早期强度低,并出现 泌水现象。有关研究通过下列措施进行了改进,完善了立磨水泥 粉磨工艺。这包括: 改变磨辊和磨盘的外型,增大切向挤压力或增加摩擦力,并以此提高产品细度,磨辊在设计中有以下关系: b2b1,Rv1Rv2,M 为磨辊

10、与磨盘相对滑动速度为零的点。由于 M 点向磨盘中心的区域相对滑动速度较小,物料的主要粉 磨形式 为挤压粉磨,所以叫挤压粉磨区。M 点向磨盘外缘的区域相对滑动速度较大,物料除 受挤压粉磨外,还受到较大的摩擦粉磨,所以叫摩擦粉磨区。进入磨内的 物料首先在挤压粉磨区进行 粗磨,然后在摩擦 粉磨区进行 细磨,以达到所要求的细度。 通过物料磨外循环 、风量控制和采用高效选 粉设备 相配合的工艺,对被挤压粉碎的物料进行精选,以保证产品的合格颗粒级配。 所谓磨外循环 即让一部分粗物料从磨盘边缘落下,排出机外,再由提升机提升入磨,这就使系统风量减小,细粉尘浓度增加,为细选 粉创造 了条件,再加上高效选粉机的应

11、用,可以使水泥立磨粉 磨达到 水泥成品的细度要求,并有较好的颗粒特性。(1)水泥的颗粒特性,包括水泥中330m 颗粒含量,颗粒分布及形貌对其水化性能及强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水泥中330m 颗粒含量要求在 40%以上,并应有相对较窄的颗粒分布,水泥颗粒应为圆形或近似圆形。(2)球磨粉磨的水泥具有较好的颗粒特性,进而保证了水泥正常的水化性能。但对于一些中小型磨机,由于粉磨能力 的不足以及物料流动不畅,则产生有很宽的颗粒分布,这对水泥强度的发展并不有利。采用高效选粉机有助于弥补这一缺陷。(3)立磨和挤压磨均可用 于水泥粉磨。 立磨采用 了增加摩擦粉磨力及 多次挤压技术,使水泥产品颗粒特性满足了正常水泥性能的要求。挤压磨中产品颗粒经多次循环粉磨可以 达到一定细度要求,而 “差动、异径 ”方案的实施则有助于减小循环次数,改善水泥颗粒形貌,使水泥生产线工艺水泥各项性能指标趋于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