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练10 文化经典阅读(一)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7958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演练10 文化经典阅读(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演练10 文化经典阅读(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演练10 文化经典阅读(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演练10 文化经典阅读(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演练10 文化经典阅读(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演练10 文化经典阅读(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演练10 文化经典阅读(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演练 10 文化经典阅读(一)(时间:40 分钟 分值:54 分)1(2012福建质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 分)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论语子路)注 果:果断,坚决。硁硁然小人:硁硁然,这里指像石块一样坚固的样子。小人,器量小的人。(1)在孔子看来,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理想的“士”?请简要概括。(2 分)答:_(2)孔子怎样看待“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请简要分析。(4 分)答:_2(2012莆田质检

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 分)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论语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注 道,通“导” 。据说司马牛是宋国大夫桓魋的弟弟。桓魋在宋国“犯上作乱” ,遭到宋国当权者的打击,全家被迫出逃。司马牛逃到鲁国。(1)根据文段,请阐述为什么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 分)答:_(2)子夏劝说司马牛,是践行孔子待友之道的典范。请你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两则材料所说的待友之道。(4 分)答:_3阅读下面论语 孟子选段

3、,回答问题。(6 分)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孟子离娄上)注 不让于师:不必按“师道尊严”之礼谦让。淳于髡:战国时齐国有名的辩士。权:变通。(1)请简要概括孔子对“仁”和“礼”关系的看法。(3 分)答:_(2)孟子为什么赞同“嫂溺,援之以手”的做法?请简要分析。(3 分

4、)答:_4(2013漳州质检)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6 分)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论语卫灵公)孟子曰:“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 ”(孟子尽心上)注 兴:起,这里指起身。固:固守,安宁。穷斯滥矣:斯,就。滥,泛滥,指胡作非为。所性:指他的本性。大行:指理想、抱负行于天下。分:本分。(1)语段中,孔子对“君子”的行为有怎样的要求?请简要概括。(2 分)答:_(2)以上两个语段中,孔子和孟子对于“穷”的看法有何共同点?请简要分析。(4 分)答:_5阅读下

5、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 分)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论语卫灵公)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论语阳货)(1)结合选段,简要概括君子判断一个人善恶是非的标准。(2 分)答:_(2)结合选段,简要分析为什么说“唯仁者” “能恶人”?(4 分)答:_6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分)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

6、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 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公孙衍:著名的说客。张仪:纵横家。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礼,父亲训导他。广居、正位、大道: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2 分)答:_(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4 分)答:_7(2012泉州二检)阅读下面的论语 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分)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 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 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尽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