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意大利统一过程中的三个杰出人物马志尼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7900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于意大利统一过程中的三个杰出人物马志尼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于意大利统一过程中的三个杰出人物马志尼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于意大利统一过程中的三个杰出人物马志尼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对于意大利统一过程中的三个杰出人物马志尼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对于意大利统一过程中的三个杰出人物马志尼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于意大利统一过程中的三个杰出人物马志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于意大利统一过程中的三个杰出人物马志尼(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于意大利统一过程中的三个杰出人物马志尼、加里波第和加富尔的评价,史学界对民主 派领袖马志尼 和加里波军过多地褒扬,而对自由派领袖加富尔过多地指贵,指责他限制、利用民主派, 耍了不少阴谋;指责他 对法国妥协,割让萨伏依和尼斯,牺牲民族利益.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推敲,认为加富尔 是意大利统一主动 的杰出领袖.本文拟从统一的背景和过程两方面进行探讨. 1848 年革命失败后,意大利仍然四分五裂,封建反动势力的恐怖统治笼罩着整个意大利半 岛。只有撒丁 王国是个独立国家,它保留了革命时期颁布的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这部宪法不限制 国王权力,建立两院 制的国会制度,并且保障了资产阶级自由。于是,撒丁王

2、国在意大利各邦中赢得了政治开 明的声誉。19 世纪 50 年代,意大利经济获得发展,尤其是北部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更为迅速.在农业中出现了一批 资本主义性质的 大农场。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建立一个独立而统一的国内民族市场,就摆在意大利人面前, 而城乡资本主 义的发展,加速了手工业者的破产和农村的阶级分化,使工农群众的处境更加恶化。于是, 一场新的反对封建 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斗争,已提上议事日程.正如恩格斯在 50 年代末就预言 的:“随着商业,农业 和工业的发展以及由此随着资产阶级之社会权利的发展,民族意识到处都振奋起来了,被 分裂和被压迫的民 族都要求独立和统一了。 ” 在意大

3、利的统一运动中,涌现出两个政治派别资产阶级民主派和资产阶级自由派。以马 志尼为首的民主派,代表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通过民族 革命战争,推 翻各邦封建王朝,驱逐外国侵略势力,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是,民主派没 有提出实行社会经济 改革的纲领,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间题,因而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革命积极性,缺乏 广泛的群众基础。在 同反动统治阶级斗争中,民主派处处碰壁.民主派许多人对前途失去信心,抛弃原来的主张, 完全投入自由派 的怀抱。从此民主派势力遭到严重削弱。 相反以加富尔为首的自由派,其势力不断壮大。自由派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贵族 的利益,主张 “

4、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通过资产阶级和贵族地主的妥协,建立统一的君主立宪国家。 他们把统一的希望寄 托在撒丁王国身上。撒丁王国据有北意的有利战略的位置,是意大利力量最强,经济最发 达的国家.它的政府 当时比较开明,因此,撒丁王国成了资产阶级自由派归向的中心。他们希望在它的领导下 把意大利统一起来。 而资产阶级自由派著名代表人物加富尔于 1852 年受命出任撒丁王国首相,此后十年向,他几乎没有间断地 担任这个职务。他致力于意大利统一大业.并为此作了不懈努力。 加富尔认为。为了消除意大利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在撤丁王国领导下的统一,而得到社 会进步,就要富 国强兵,于是在撒丁王国内进行一系列改革:一、

5、奖励殖产兴业、修筑铁路、扩建热那亚港 口、建立商船队、鼓励 私人兴办企业,创办新工业部门,特别是使重工业发展起来。二、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先 后同英国、法国、比利 时、瑞士等国签订通商条约,并降低关税率,增加对外贸易。三、积极扩充军备,增加军 费,建筑边界要塞、堡垒, 改编旧军队,逐步增加兵额并加以严格训练,改善军事装备。四、限制教会和寺院权力, 将教会部分财产收归 国有,剥夺教会的各种特权。这些改革虽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撒丁王国的封建制度,但为 国内资产阶级自由 派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政治环境,促进了撒丁王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国力, 提高了王国在意大 利人民中间的威望,使得王国成为意大

6、利各邦自由主义贵族以及大资产阶级向往的中心, 从而为建立统一的 意大利王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加富尔还实行一定程度的自由主义政策,实行言论、出版、集会自由、接纳意大利其他邦 国的革命人士到 国内避难,从意大利各地聚集到撒丁王国的爱国者达了万人之多。加富尔的这种政策,不 仅得到各邦自由派 贵族的支持,而且赢得了许多民主派的好感。1857 年,马宁等人创立了“意大利民族协会” ,大力鼓吹“在皮蒙 特君主制的保护下来实现意大利的独立和统一” ,民主派许多人支持这一口号。马宁担任协 会的主席,加里波 第为副主席。加富尔通过努力控制了这个协会,从而把相当一部分民主派分子集中到他的 间授领导之下。 加富尔

7、深知,撒丁王国势单国薄,在欧洲不过是一个区区小国,就是在意大利境内也不算 最大的邦国,如 果单靠本身力量,不可能驱逐外国侵略势力,实现意大利的统一,只有与欧洲某一强国结 盟才能达到目的。加 富尔认为与法国结盟是可行的,第一,法国与奥地利存在矛盾,可以利用他们之间的嫌隙; 第二,法国皇帝拿 破仑三世的祖先是科西嘉人,科西嘉原属意大利,因而含有意大利血统,就是拿破仑三世 本人在漫游意大利 时也曾参加过烧炭党,自然含有亲意情绪;第三,法国的援助是有条件的,意大利的萨伏依 和尼斯两地的居民 ,如果把这两个省作为报酬送给法国,拿破仑三世必然心满意足。于是撒丁王国在外交上 采取与法 国结盟以打击典地利的方

8、针。加富尔主动靠拢法国,1855 年,派出军队 17000 人参加克里 木战争,站在英,法 一边对俄国作战,为打败俄国尽了一份力量。战后加富尔代表撒丁王国出席巴黎和会,跻身于列强之中,在会 上痛陈奥地利的专横统治,博得欧洲论的同情。此后,撒丁王国在外交上与法国日益亲近, 为和法国订立同盟 打下了基础。 加富尔的外交方针能实现吗?从法国方面来说, “它所遵循的唯一原则是:法国永远不会允许 一个统一 的,独立的意大利存在。一直到路易拿破仑,这一原则始终没有动摇” 。尽管法国心怀 鬼胎,然而为了用法国势力代替奥地利来控制意大利,拿破仑三世假惺惺地表示愿意支持 撒丁王国反对奥地利,1858 年 7 月

9、, 邀请加富尔到法国南部避暑胜地普隆比埃会晤,双方缔结了联合对奥作战的秘密协定:撒丁 王国与法国结成 军事同盟,组成联军共同对奥作战;战争胜利后,撒丁王国兼并伦巴底威尼斯地区,建立 北意大利王国;为酬谢法国的帮助,撒丁王国将萨伏依和尼斯割给法国。 如何看待割让萨伏依和尼斯呢?意大利的头号敌人是奥地利,其次是法国和西班牙,这三国 的力量都比 较强大。分裂割据的意大利,单靠国小兵弱的撤丁王国是无法与他们抗衡的,加富尔正视 这一现实,积极施展 外交才能,利用欧洲列强的矛盾,争取外援,这是应该肯定的。求援法国是要付出代价的, 加富尔为了尽快实 现统一大业,忍痛割让萨伏依和尼斯。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加富

10、尔不是完全寄希望干割 地来获得法国对意大 利统一的施舍,而是首先在国内进行一系列改革,富国强兵最终以实力统一全国。我们不 能由此一点就全部 否定加富尔在统一运动中的历史功绩。 加富尔的经济,政治措施获得了成果,外交上进展顺利,撒丁王国的声望提高了,自由派 的声望提高了,而 民主派的影响更加减弱了。撤丁王国领导统一意大利,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加富尔抓住 有利时机,积极推进 统一进程。 1857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也猛烈地冲击了意大利,各邦的经济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工厂倒 闭,失业现象 极为普遍;农业歉收,大部分地区闹着饥荒。人民群众难以忍受失业和饥荒之苦,革命情绪 普遍高涨。1858 年,意大利各

11、地爆发了反奥运动,尤其在奥地利直接统治下的伦巴底地区,反奥情绪更为 激烈,人们抵制奥地 利的烟草和其他商品,与军警发生直接冲突,使得意大利又出现了与 1847 相近的革命形势。为了避免出现人民群众革命的局面,加富尔政府加紧备战,极力制造对奥战争的气氛,同 时采取行动把 人民的革命情绪和民族情绪引导到在撒丁王国领导下的对奥战争的轨道。其中最重要的一 步就是从意大利 全境招募志愿军,指派加里波军担任这支军队的指挥。这样,既可以安抚民主派,同时也 可以利用加里波军的 声望和军事才能,利用人民的力量,为他打赢战争服务。加里波军签于民主派无力争夺对奥战争的领导权,为 了国家统一,而欣然从命了。这也说明“

12、加里波军已和马志尼分道扬镇,并且站到了维克 多.伊曼纽尔公认领 袖的那一边” 。加里波军的声望吸引了意大利各地无数的爱国者加入志愿军,大家都捐弃 了党派之间的仇 恨,忘却了城市之间和省与省之间的嫉妒,再也不分谁是米兰人,谁是佛罗伦萨人或是波 洛尼亚人,因为大家 都是意大利人。人民不再为抽象的思想,政治上的诡辩和国家政体的形式而操心,他们唯 一操心的神圣事业 就是祖国的统一” 。 撤丁王国和法国积极备战。奥地利也不甘示弱,立即增加 3 万军队到伦巴底准备战争。 1859 年 4 月 29 日,战争爆发,奥军和法军先后开进皮蒙特地区作战.在加富尔的号召下,加里波军率领志 愿军开进伦巴底战 斗,连战

13、皆捷,给奥军以沉重打击,6 月底,奥军基本上被赶出伦巴底,退守威尼斯。革 命战争的开始和胜利,激 起了意大利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促进了意大利各邦革命的爆发。从 4 月到 6 月,托斯坎 纳、帕尔马、莫德纳 和罗纳先后爆发起义,推翻了当地的封建政权,纷纷建立自由派的临时政府。加富尔把握 良机,突击性地访问 了这几个小邦,游说他们合并于撤丁王国.这几个邦的资产阶级自由派表示支持。 意大利反奥战争的初步胜利和人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动摇了奥地利在意大利的统治,也令 拿破仑三世惊 恐不安。拿破仑三世决定立即结束战争,7 月 8 日到 U 日单独与奥地利在维拉法兰卡会晤, “这两支外国军队 的外国首领没有让

14、一个意大利人参加他们的会议,就动手安排和处理意大利的事物” 。法 奥会晤的结果是 维拉法兰卡协定的签订.根据这个协定,奥地利弃伦巴底,把伦巴底交给法国,再由法 国“转赠”给撒丁王国; 威尼斯仍旧属于奥地利;法国保证重建托坎纳、帕尔马、莫德纳军邦的封建政权。 维拉法 兰卡协定是对意大 利民族利益的大出卖,沉重打击了意大利的统一事业,它没有使意大利摆脱奥地利的统治, 相反地却使撒丁王 国蒙受奇耻大屏,更加依赖法国。/ 加富尔对此非常气愤,要求撒丁王国与奥地利作战到底,但国王不同意,于是引咎辞职。 但加富尔仍然不 忘为之奋斗的统一大业,以“庶民百姓”的身份到中部意大利,与自由派筹划合并问题。 掌握了

15、各邦领导权的 资产阶级自由派,由于害怕人民群众运动的发展,与加富尔密切合作。186。年 3 月,各邦 自由派组织了“全民 投票” ,宣布将托斯坎纳、帕尔马、莫德纳、罗曼纳正式并入撒丁王国。加富尔成功地兼并 了中部意大利后,重 新执政,为了换取拿破仑三世对撒丁王国兼并行动的承认,通过萨伏依和尼斯的“全民投 票” ,将这两块大地割让给法国。从而,意大利完成了除威尼斯外北部和中部的统一 维拉法卡协定激怒了全体意大利人民。186。年 4 月,西西里首府巴勒爆发了起义,接 着,起义烽火烯遍 了全岛,但遭到了政府军队的血腥镇压.加里波军闻迅后,立即率领“千人军”远征西西里。 加富尔对加里波军 远征采取默许

16、态度,如果取胜就采取措施将西西里并入撤丁王国,避免革命的漫延。5 月 n 日, “千人军”在西 西里登陆,在当地人民的支持和起义军的配合下,很快占领了巴勒摩,接着以秋风扫落叶 之势,6 月底解放了 西西里全岛。加富尔立即派拉法里纳以国王代表的身份去西西里,宣传和策划将西西里并 入撒丁王国。加里 虽然忠于伊曼纽尔,但认为合并时机未到,便予以拒绝,在西西里成立临时政府。8 月, 加里波军率军渡过 墨西拿海峡,9 月进入两西西里王国首府那不勒斯城,整个南部意大利都被解放了。紧接 着,加时波军准备挥 师北上,向罗马进军,解放在教皇统治下的意大利人民。 加富尔为了实现统一目标,在南部意大利革命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一方面驱使撒丁王国军 队迅速南下, 名为支援加里波军,实为堵军队攻入教皇国,9 月 11 日,约两万名撒丁军队攻入教皇国, 29 日占领马尔克和翁 布里亚后,进入那不勒斯北部,和加里波第军队相遇;另一方面,为兼并两西西里王国采取 种种活动,提出用 “全民投票”的方式决定两西西里的归属。马志尼建议加里波第立刻宣布南意大利为共和 国,坚决反对把南意 大利并入撒丁王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