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诗歌分析方法 8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047833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诗歌分析方法 8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英语诗歌分析方法 8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英语诗歌分析方法 8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英语诗歌分析方法 8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英语诗歌分析方法 8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语诗歌分析方法 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诗歌分析方法 8(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英语诗歌的欣赏方法英语诗歌的欣赏方法一、对比欣赏法一、对比欣赏法将中外诗歌进行对比,从表面的相似中挖掘内在的相异处。如在欣赏英国诗人将中外诗歌进行对比,从表面的相似中挖掘内在的相异处。如在欣赏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的的黄水仙黄水仙(The Daffodils )时,可以将它与时,可以将它与中国古代陶渊明的中国古代陶渊明的饮酒饮酒(有人译为有人译为 Drinking Wine)相比较。两者都属田园诗(相比较。两者都属田园诗(pastoral ),都有相同的情趣与风致,但两者也有不同的思维与思想。陶渊明具),都有相同的情趣与风致,但两者也有不同的思维与思

2、想。陶渊明具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的生命原本是自然的一部分,是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的生命原本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大化大化”变迁的表现,他变迁的表现,他的诗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过程中无意识地赋予人类的意义,他的诗是在思索过程中的诗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过程中无意识地赋予人类的意义,他的诗是在思索过程中无意识地领略到无意识地领略到“真意真意”的。华兹华斯则游离于自然之外,思索自然赋予人类的意义的。华兹华斯则游离于自然之外,思索自然赋予人类的意义,他的诗是在思索过程中有意识地领悟,他的诗是在思索过程中有意识地领悟“真意真意”的。陶渊明悠然的。陶渊明悠然“见见”(see)南山,)南山,而华兹华斯是千眼

3、万眼望(而华兹华斯是千眼万眼望(Gaze)不够,陶渊明是当时顿悟,)不够,陶渊明是当时顿悟,“此中有真意,欲辩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已忘言”;而华兹华斯在当时;而华兹华斯在当时“未得真映入心头未得真映入心头”(Little thought what wealth the show to me had brought),只是事后才),只是事后才“满心欢喜乐融融,随花共舞在心满心欢喜乐融融,随花共舞在心中中”(My heart with pleasure fills, and dances with the daffodils)。)。把英语诗人的诗歌作对比。如,夜莺是浪漫主义诗人最为钟爱的意象之一

4、。几把英语诗人的诗歌作对比。如,夜莺是浪漫主义诗人最为钟爱的意象之一。几乎所有的浪漫主义诗人都或多或少地使用过它。总的看来,在乎所有的浪漫主义诗人都或多或少地使用过它。总的看来,在 18 世纪末世纪末 19 世纪世纪初,专写夜莺的诗人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专写夜莺生活习性的。代表作如初,专写夜莺的诗人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专写夜莺生活习性的。代表作如克莱尔的克莱尔的夜莺之巢夜莺之巢(The nightingales nest)。另一类是明写夜莺,实则抒怀。另一类是明写夜莺,实则抒怀,典型代表作是济慈的,典型代表作是济慈的夜莺颂夜莺颂。除了克莱尔和济慈外,其它浪漫主义诗人如华。除了克莱尔

5、和济慈外,其它浪漫主义诗人如华兹华斯、柯勒律治以及雪莱都在他们的诗歌中多次使用过夜莺这一意象。但值得注兹华斯、柯勒律治以及雪莱都在他们的诗歌中多次使用过夜莺这一意象。但值得注意的是夜莺的意象在同一位诗人的手中所代表的含义可能是不同的,在不同诗人的意的是夜莺的意象在同一位诗人的手中所代表的含义可能是不同的,在不同诗人的手中其意象所起的作用,更是千差万别。诗人华兹华斯就常常在诗歌中用夜莺作比手中其意象所起的作用,更是千差万别。诗人华兹华斯就常常在诗歌中用夜莺作比,其作用一般只是衬托。以,其作用一般只是衬托。以致云雀致云雀一诗为例,诗人把夜莺和云雀进行了对比,一诗为例,诗人把夜莺和云雀进行了对比,赞

6、美了云雀自由欢快、无拘无束的浪漫精神。赞美了云雀自由欢快、无拘无束的浪漫精神。二、背景分析法二、背景分析法即将诗人置于特定的时代,通过考察诗人的人生经历、命运、遭际和社会处境来认即将诗人置于特定的时代,通过考察诗人的人生经历、命运、遭际和社会处境来认识诗人的诗歌。考察汉语诗人的作品时,就常将诗人及其作品置于特定的时代和文识诗人的诗歌。考察汉语诗人的作品时,就常将诗人及其作品置于特定的时代和文化空间,以达到见微知着。如唐代诗人李白与杜甫几乎处于同时期,但他们的诗风化空间,以达到见微知着。如唐代诗人李白与杜甫几乎处于同时期,但他们的诗风却迥然不同。李白诗歌最突出的特点是表现自我,他的诗围绕着入世与

7、出世的矛盾却迥然不同。李白诗歌最突出的特点是表现自我,他的诗围绕着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塑造了自己诗仙、酒仙、谪仙的飘逸潇洒、傲岸不驯的生动形象。而杜甫的诗歌,塑造了自己诗仙、酒仙、谪仙的飘逸潇洒、傲岸不驯的生动形象。而杜甫的诗歌则关切祖国的命运,最全面最深刻地反映时代和民生疾苦,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则关切祖国的命运,最全面最深刻地反映时代和民生疾苦,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有人说杜甫的诗神。有人说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沉郁顿挫”,这正是他的人生经历、思想经历和社会处境造就,这正是他的人生经历、思想经历和社会处境造就的。安史之乱前,盛唐气象培养了杜甫磅礴的气魄和崇高的理想,但涉世之后,他的。安史之乱前

8、,盛唐气象培养了杜甫磅礴的气魄和崇高的理想,但涉世之后,他看到的只是政治腐败、江山全非,这使他在看到的只是政治腐败、江山全非,这使他在“浩歌弥激烈浩歌弥激烈”的同时,不能不的同时,不能不“沉饮聊沉饮聊自适,放歌破愁绝。自适,放歌破愁绝。”安史之乱后,他的忧愤更深广了。在欣赏英语诗歌的时候,安史之乱后,他的忧愤更深广了。在欣赏英语诗歌的时候,同样可以采用背景分析法。同样可以采用背景分析法。威廉威廉卡洛斯卡洛斯威廉斯是美国意象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之一,要欣赏好他的诗歌,就威廉斯是美国意象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之一,要欣赏好他的诗歌,就必须了解以下背景:必须了解以下背景:20 世纪初叶的英美诗坛弥漫着矫揉

9、造作、无病呻吟、华而不世纪初叶的英美诗坛弥漫着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华而不实的诗风,大量的诗作为赋新诗强说愁,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有识之士们从古希腊实的诗风,大量的诗作为赋新诗强说愁,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有识之士们从古希腊诗歌、英国诗歌、英国 17 世纪玄学派诗歌及中国、日本等东方诗歌寻找他山之石,最终开辟世纪玄学派诗歌及中国、日本等东方诗歌寻找他山之石,最终开辟了意象派诗歌运动。当时几乎所有的大诗人都毫无例外地经历了这种诗风的转变。了意象派诗歌运动。当时几乎所有的大诗人都毫无例外地经历了这种诗风的转变。威廉威廉卡洛斯卡洛斯威廉斯也不例外。尽管他当时只是一位初涉诗坛的小将。威廉斯早期威廉斯也不例外。

10、尽管他当时只是一位初涉诗坛的小将。威廉斯早期的诗歌是对当时英国二、三流浪漫派诗歌的模仿,后来在好友庞德的帮助下,他及的诗歌是对当时英国二、三流浪漫派诗歌的模仿,后来在好友庞德的帮助下,他及时意识到了这种倾向的弊端,于是充满激情地投身在意象派诗歌运动之中。在熟悉时意识到了这种倾向的弊端,于是充满激情地投身在意象派诗歌运动之中。在熟悉以上背景知识的情况下,才能把握威廉斯诗歌与整个意象派的内在联系,从而了解以上背景知识的情况下,才能把握威廉斯诗歌与整个意象派的内在联系,从而了解威廉斯诗歌的特色。又以威廉斯诗歌的特色。又以围成一圈玫瑰花,来跳舞吧围成一圈玫瑰花,来跳舞吧(Ring a ring of

11、Roses)这首英语诗(歌词)为例吧:)这首英语诗(歌词)为例吧:Ring a ring of roses, A pocket full of posies.Atishoo, atishoo, we all fall down.如果不了解诗的产生背景,是无法理解全诗意义的。1349 年,英国历史上出现了一场可怕的灾难侵袭整个英国的瘟疫。它主要是由老鼠身上的跳蚤传播的。由于当时缺乏有效的药物,因此染上瘟疫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死亡。染上瘟疫的一个症状就是打喷嚏,所以在歌词里有“阿嚏”这样的词,更加不幸的是 1665 年瘟疫又一次侵袭英国,这一次比上次死亡的人更多。因此,这首歌也许就是指这次几乎被人淡忘

12、的严重灾难的瘟疫。所以,歌词的最后一句是“我们都倒下了。”这是传染了瘟疫的人不幸又必然的结果。英语诗歌还包含圣经精神和古希腊神话典故等文化信息,在欣赏时更要注意挖掘。掘。三、语言学习分析法三、语言学习分析法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是一个语言极为精炼的文体。它既具有语言功能的普遍性,又具有诗歌语言的独立性。作为文学性程度最高的语言形式,诗歌语言形式的组合、信息的传递、意义的产生等诸方面与日常用语和其它文体是有很大差异的。以英语诗歌为例吧。英诗是一种语言艺术,也是一种艺术语言。尽管英诗也以英语作为手段,表达一定的概念,一定的词语意义,并且也遵循一定的英语语法规则和逻辑规则,但作为一种语言艺术,英诗的语

13、言形式特征(即英诗语言的声音、韵律、节奏、分行)、语法特征以及用词特征等,共同构成了英诗的艺术形象和含义。英诗是通过这些语言特征,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语言形式本身及由此体现出的诗意,而不是语言所指代的外部世界。英国语言学家 H. G. Widdowson 把英诗语言的这一本质特征称为英诗的“Representational mode”以区别于日常英语的“Referential mode”。英诗语言意义的产生是通过语言的运用,构成诗的内在“诗境”,读者在细细品味艺术语言的过程中,体味领悟诗的形象在诗境中所隐含的思想、情感。英语诗歌的语言,还经常出现“陌生化”现象,即打破常规语言模式,以体现艺术的

14、不断创新的生命。在形式主义批评家看来,文学艺术要用“陌生化”手法,不断克服“习惯化”倾向。Viktor Shklovsky 说,要“使形式困难,增加接受的时间长度,因为接受过程本身是审美目的,因为必须被延长。”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使石头更具石头性”。这个观点在以语言为媒介的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中更显得正确。狄兰托马斯诗的语言在偏离常规的陌生化方面十分典型。据笔者的统计,羊齿山全诗 54 行中,语言运用有明显超常搭配组合意义,不能作字面解释。整首诗的内容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清新,扑朔迷离的感觉。四、艺术分析法四、艺术分析法这一方法着重对诗歌内在的艺术性分析。特别是着重于对诗的意象的选择和意境的营构

15、进行探索。在欣赏中,要注意展开想象的翅膀,使读者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起来,使读者的心境与诗的诗境相通相融,这样才有可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众所周知,意象是诗的最基本的元素,意象通常是具有暗示性、隐喻性、象暗示性、隐喻性、象征性。征性。诗人的情感、思想都隐藏于意象之中,读者要想进入诗的美妙境界,必然要穿越意象的丛林。意境的创造是诗歌创作和欣赏的核心和命脉。诗歌意境的美通常体现在以下 3 个方面: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气韵生动。欣赏诗歌一定要展开联想与想象。想象会深化和扩展欣赏者的情感体验,还能推动读者的理性思考。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没有想象,是没有这种再创造的。当然,诗歌欣赏的方法还有许多,每个读者的

16、人生经历与艺术修养不同,其欣赏的角度则各有侧重。如有的翻译者提出“翻译欣赏法”,他们认为通过翻译诗歌的方式来欣赏诗歌,这当然也是一种欣赏方法,不过这对于那些不懂外文,只懂中文的读者来说就不太现实了。诗歌翻译固然是一种审美体验,它需要译者既能精通中诗也能精通外国诗歌(在中诗英译中,中诗是来源语,中文拼为 Source language,英诗为目的语,英语拼为 Target language,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碰撞,能在翻译的过程中,领略诗之美,当然是一种高级的诗歌欣赏方法。总之,诗歌欣赏要涉及诸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三三、音步,音步,抑扬格抑扬格, 扬抑格,抑抑扬格扬抑格,抑抑扬格, 杨抑抑格,十四行诗杨抑抑格,十四行诗1. 音音步步(Foot): 英英诗诗中中重重读读与与非非重重读读音音节节的的特特殊殊性性组组合合叫叫作作音音步步。一一个个音音步步的的音音节节数数量量可可能能为为两两个个或或三三个个音音节节,但但不不能能少少于于两两个个或或多多于于三三个个音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