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7656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我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是历来考研政治的重点之一,试卷中的题目形式灵活多变,这就要求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一知识点,并灵活运用。下面就对这一知识点,做一个简单的回顾!1 土地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土地政策土地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土地政策(1)1928 年 12 月,毛泽东主持制定了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即井冈山土地法其意义在于,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取土地的权利。另一方面还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禁止买卖土地。(2)1929 年 4 月,毛泽东在江西兴国制定了 兴国土地法 ,其中规定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

2、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不受侵犯。与此同时毛泽东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土地,在原来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减瘦。其意义在于,极大调动了广大贫苦农民的积极性,为红军战争胜地发展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奠定了群众基础。2 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这一时期,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我党以民族大义为重,为建立抗日民主统一战线,调整了土地政策,其主要内容是: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地主实行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

3、息的政策。意义在于减租减息减轻了广大农民的负担,提高广大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交租交息的同时又照顾了地主的利益,有力于争取地主站到抗日民主统一战线上。3 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1)1946 年 5 月 4 号,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即“五四指示” ,其主要内容是:将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改为“耕者有其田”的政策。(2)1947 年 7 月-9 月,中共在河北平山县土地会议上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其内容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 “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受,分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4、” 。其意义在于:在政治上,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经济上,为解放战争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人力资源上,土地改革为人民解放战争提供了取之不竭的人力资源,奠定了阶级基础。(3)1948 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提出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4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土地政策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土地政策(1)土地改革时期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其中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次土改中对待富农的政策,由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

5、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这次土改目的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意义在于: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翻了身;农村的生产力得到解放,农民生活得到提高,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2)三大改造时期1953 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初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毛根据马列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理,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社会

6、主义改造道路。其内容即: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第三, 正确分析农村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第四, 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具体划分为;第一阶段发展互助组、试办初级社。其内容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第二阶段建立初级农业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第三是发展高级社,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三大改造的意义在于标着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开辟了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5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

7、义时期(58 年年-78 年年)这一时期我党错误认为公有化规模越大、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政策的主要内容: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小社并大社(片面追求一大二公) 。影响:严重挫伤了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6 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政策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政策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总结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做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尝试.。其主要内容为: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农民生产的东西,在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基础上,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意义在于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适应了我国农业的特点,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