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课改 从我做起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7614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志课改  从我做起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立志课改  从我做起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立志课改  从我做起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立志课改 从我做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志课改 从我做起(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志课改立志课改 从我做起从我做起新余一中 敖剑军新课改已在我校实施了多年了,在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前,我校教师从别的省份学习回来就带来了有关新课改的一些消息,教师间就经常会探讨原有课程的一些不足,新课改会带来一些什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等。从我省实施新课改开始,我校也立即对教师进时了大量的培训,如火如荼地开展了新课程改革,新课改实施给我校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以下我和我的课改。一、我的个人成长经历我 2002 年新余一中高中毕业,进入江西师大学习,于 2006 年江西师大物理教育专业毕业,毕业之时抱着回母校再学习的想法,回到了母校新余一中。2006 年进入新余

2、一中的时候,恰是江西省实施那一轮的课改刚结束的时候,物理教材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分为必修 1、必修加选修 2、必修加选修 3 三册,其中必修 1 为高一年级使用,必修加选修 2、3 为理科学生高二和高三使用。这一教材从 1997 年开始使用(在这之前是 32开的小课本),经过 3 年,到 2006 年基本成熟,而我校则是这一轮课改的实验学校,有很多的宝贵的经验,2006 年我回到母校教书,受到学校的这种课改氛围的熏陶,到了这一大熔炉中锻炼,很快理解了课改的重要意义和其理念。2008 年高一年级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课改,实施的是新课程标准,使用的教材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分为必修1

3、、必修 2、选修 21、选修 22、选修 23、选修 31、选修 32、选修 33、选修34、选修 35。其中必修 1、2 为高一年级使用,其它的则根据学校情况自行选学几个模块。这期间接触到了新课程标准,之前在网上学习时也了解到了一些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但由天没有具体实施,所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新课程标准。2009 年开始到现在正使用新课程标准的教材,才有一些深刻的体会。二、参与课改的经验由于受新余一中浓厚的课改氛围的影响,我自 2006 年进新余一中起,就积极参与了课改,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蓝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活了物理课堂

4、的教学。同时我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觉吸纳新理念,摒弃旧观念,主动投身到课改的实践中,我学习、研究、实践、反思,兢兢业业,克难求进,努力成为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教育工作者。通过课改积累,结合学科的教学特点,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第一,自学提纲的编写刚进新余一中就发现学生平时的练习都是教师自己编写的,当时叫做导学案,每个教师轮流编写其中的一章或几节的导学练习,编写时特别强调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问题,注意抓住学生易错的地方,以学生为中心,做到因材施练,问题设计既要知识全面,又要突出难点、重点和疑点,同时注重基础概念的训练,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问题尽可能的通俗易懂。还有就是编写时注意练习量

5、较少,通过上一轮课改下来的老师都说,1997 年课改时,物理学科是一个星期安排了两节半的课时量,因此当时就在练习上下了苦功夫,使练习量尽可能的少而精,高考成绩没有因为课时量少而差,反而取得更为喜人的成绩。现在学生的资料书的练习量慢慢的又多了起来,而且出现了高一就在练高考题,这与平时的考试出题较难的导向有关。新一轮的课改为我们转变这一局面提供了机会,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就是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第二,精心编排课堂,讲究课堂效率新余一中一直强调课堂教学的效率,我在刚进新余一中时,由于自己教学经验不足,上课没有足够的自信,因此在备课上就备得非常的仔细,面面俱到,结果上课时

6、总觉得时间不够,很多问题没有讲到。在第一次物理组教师听我讲课时,一节课从头到尾都是我在讲课,根本没有时间让学生练,结果到下课时准备的内容还有些没有讲完,物理组的老教师们听了我的课后,对我的课堂设计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指出课堂的主要作用是把这节课的重点难点突出,帮助学生解决难点,而不应面面俱到。课堂要讲究课堂效率,一些不重要或学生容易理解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已去钻研。后来,我试着改变自己的课堂模式,尽量的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一堂课下来做到有讲有练。当时新余一中提出的口号是课堂讲课 30 分钟,学生课堂练 15 分钟,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提高,我的课堂教学慢慢的达到了这一要求,课堂效果较好,学生

7、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在我正进行着新一轮的课改新课程标准,这给我提出了新的任务,我在这新一轮的课改中正努力的利用多媒体手段设计好每一堂课。第三,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的深度、广度以及学习进度上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而且现在我校学生的分化越来越严重, 如何更好的实施分层教学变的举足轻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也不应相同,应因材施教。注意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各种操练活动中。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以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为主,必要时降低要求,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最终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新余一中有分层教学的

8、优良传统,以往在抓学生基础的训练的同时,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校分别引导他们成立各兴趣小组,使得学有余力的学生思维得到锻炼,能力得以提升,不但在各学科竞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每年都有获一、二等奖的同学,而且也在高考中取得丰硕的成果,每年高考中我校学生都名列全省前列。三、问题与困惑1、教育的起点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教育的终点是让每一个孩子各尽所能,但学生中的两极分化依然严重。2、学生的思维发展了,表现欲强了,但学习不扎实,学习成绩跳跃性大。所以在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夯实双基教学。3、教师的人格,专业技能,敬业精神,教学方法与理念等都是影响教学的因素,怎样才能克服自身不足,与时俱进,与学生共同进步,当是我们思考并为之奋斗的方向。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需要每个教师去思考。总之,新改革为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更为教师的自我发展提供了大好的机遇。在这股强劲的东风中,我在课改的舞台上快乐耕耘,快乐成长,在平凡的教学生涯中,收获幸福,也收获着自己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