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根”号航母在香港丢下百余舰员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47580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里根”号航母在香港丢下百余舰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里根”号航母在香港丢下百余舰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里根”号航母在香港丢下百余舰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里根”号航母在香港丢下百余舰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里根”号航母在香港丢下百余舰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里根”号航母在香港丢下百余舰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里根里根”号航母在香港丢下百余舰员号航母在香港丢下百余舰员6 月 19 日,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里根”号及其战斗 群抵达香港。这是该航母第三次对香港访问。然而,6 月 22 日,台风“风神” 逼近香港, “里根”号航空母舰及 5 艘护航舰因担心台风影响,紧急决定提前起 航,结果导致超过 100 名下舰购物的舰员滞留香港。 超强台风超强台风“吹跑吹跑”美航母美航母这次访问香港的“里根”号航母战斗群包括“里根”号航母和 5 艘驱逐舰, 共有 7000 多人。 “里根”号航空母舰作战群指挥官詹姆斯维斯卡普海军少将 对应邀登舰参观的记者说,此次经停香港主要是为了 6000 多名官兵

2、的例行休整 和舰队补给。维斯卡普代表“里根”号航母作战群官兵,向四川大地震中的遇 难者表示哀悼,并向伤者表达慰问。美国海军发言人表示,香港是“里根”号航母亚洲行程中的首站,预料会 在香港逗留 4 至 5 天,舰上近 6000 名官兵预计会在港花费约 4000 万港元。由 于官兵已在海上连续航行 1 个月,所以对这次停留感到十分兴奋。舰长称,舰 员们迫不及待地要求下舰在香港消费购物。同时,舰上有 300 名军人将在周末 到救世军、康智会等慈善服务机构担当志愿者,除了与老人唱歌及弹吉他外, 也会与小朋友交换礼物,还会协助当地居民剪草、清洁卫生等,为香港小区服 务出一份力。6 月 22 日,中国人民

3、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司令员张仕波少将,在昂船洲海军 基地接待了来港访问的美国“里根”号航母战斗群司令威士卡普少将一行。来 宾听取了昂船洲海军基地的简要情况介绍,参观了驻港部队海军舰艇大队 770 号导弹护卫艇,并接受了张仕波司令员的宴请。正在“里根”号航母战斗群的官兵在香港访问、购物、休整之时,传来了 “风神”要光临香港的消息。之前“风神”光临菲律宾时,曾造成当地一艘客 轮沉没,800 名乘客中只有 30 人获救。 “里根”号航母战斗群因担心台风影响, 顾不上召回 l00 多名下舰购物的舰员,匆匆起锚离开香港水域。美国海军发言人弗兰德斯上尉表示, “里根”号战斗群在启程前曾尽一切努 力召回所有离舰

4、上岸的官兵,但显然无法及时找到所有人。不过,弗兰德斯解 释说,此类事件在紧急状况下曾有发生,相信没有随舰队离开的美军官兵不会 感到 “过分难过” 。弗兰德斯上尉拒绝透露“里根”号战斗群离开香港后的下 一个目的地,但表示被遗留在香港的官兵将经第三地被飞机载回舰艇。美国驻 香港总领馆发言人透露,美国海军官兵被困香港期间的住宿以及食物费用都将 由美国海军 承担。 复杂的降落航母的过程复杂的降落航母的过程要登上航空母舰,有两种方法;一是航母靠岸时直接登舰,另一种则是搭 乘美国海军的 C-2A 运输机,直接降落在航空母舰上。只不过后面这种登舰方式, 在飞机降落时突然被拦截索钩住,乘客需要承受 2G 的压

5、力,而飞机离开航母 时,更是被“弹射”出去,压力更高达 4G,感觉简直就像整个人被狠狠甩出去。C-2A 运输机是美国海军专门用来运输航母和陆地问人员和货物的专用飞机。 机上座位不同于一般民航机,座向是朝机尾,也是从机尾登机,主要就是设计用来因应降落航母和从航母弹射起飞,安全带除腰间的外,还加上左右肩两条, 将整个人紧紧绑在座位上,以防被甩出。同时为避免人员受伤,搭机前也必须 按规定戴上安全头盔、护目镜、耳罩,穿上救生衣,否则是不允许登机的。当搭乘 C-2A 运输机到达航空母舰上空时,还要等待舰上的航管指令。不过第 一次并不一定成功,有时需要第二、甚至第三次才能顺利降落。在降落的一瞬 间,因飞机

6、尾钩钩住拦截索,人随着飞机被弹起来,但其刺激程度仍在忍受范 围内。当离开航母时,C-2A 运输机和其他舰上的战斗机一样,也是通过甲板上的 弹射器“发射出去” 。一般人认为压力应该和降落时差不多,但实际上,飞机被 弹射出的一瞬间,整个人像是被一股力量从背后拉去,有种快被肢解的感觉。 有的人还会因为脸上护目镜松紧带没拉紧,直接就和脸皮脱离,被甩在眼前。对于这种感觉,有经验的舰上官兵,都知道要将双脚顶在前面椅背,双手 紧拉安全带,不过仍可听到搭机离开的女性舰员在机舱内发出恐怖的尖叫声音, 可见这种刺激感觉并非搭乘过几次就可以轻易克服和适应。不仅人员在飞机起降时会受到“重创” ,货品和行李更是严重。一

7、些没有经 验的记者所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和相机等器材,常常因此出问题。所以事前必须 要用各式防震材质一包再包,器材才能避免被震坏。 海上巨无霸海上巨无霸“里根”号是美国建造完成的第 9 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2003 年 7 月开始服役,服役期 50 年,母港是美国西海岸的圣迭戈港。 “尼米兹”级是 当今世界最大的航空母舰,其中又以“里根”号出类拔萃。 “里根”号航母上汇 集了所有的最新科技成果,可停放 85 架战斗机,造价高达 45 亿美元。这个 20 层楼高的庞然人物,号称是海上巨无霸。 “里根”号航空母舰舰长 1096 英尺(约 334 米),满载排水量达 98 万吨。 舰上安装有两

8、座核反应堆,可供“里根”号航行 20 年。 “里根”号能住下 6000 多人。舰上储备的食物和供给可以维持 3 个月的正常生活。另外,舰上有 3 万 盏灯,1400 部电话。走廊里的缆线加在一起足有 2100 公里长。 “里根”号航母的结构主要为指挥塔、飞行甲板下层船舱三部分。指挥塔 是航母飞行甲板上的上层建筑,也称舰岛,白色的舷号“76” 格外醒目。7 月 6 日对于“里根”号来讲,是个特殊的日子,不仅仅因为它的舷号是 76,还 因为里根总统夫人南希的生日也是 7 月 6 日。工作人员在舰岛上控制行进方向, 指挥 空中交通,监视甲板上的活动。雷达和通讯设备也安装在这里。足有 3 个足球场大的

9、主甲板是供舰载机起飞、降落的地方。甲板下面的机库用于停放 暂不使用的飞机。生活区、用餐区以及推进系统、动力装置等维持这座海上机 场运转的设 施,也分布在下层船舱各处。 “里根”号航母上的礼仪大厅布置得很别致,除了几十面美国各州的州旗 外,还有几块精致的展板,上面是“里根”号航母战斗群主要指挥官的照片。 前总统里根的塑像被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在简单的介绍词中,这位演员出身 的总统被描述成具有光荣从军经历的传奇人物。而事实上,里根从来没有在军 队服过役。停机大厅与礼仪厅仅一门之隔,跨过一道铁门便进入了机库,足有 几个大型体育馆大的停机厅让人豁然开朗。 “里根”号的上层建筑是美国海军自 20 世纪

10、60 年代以来做出的首次大幅 变动。建造时,这里留出了许多预置空间,以便将来安装无法预知的设备。而 甲板上可以看出的显著变化是阻拦索的数量。由于钢索强度的增强, “里根”号只装备了 3 根阻拦索而不是原先的 4 根,就可以保证让 l 架速度 241 公里小 时的飞机在 98 米的距离内完全停住,从而节省了不少空间。 “里根”号两舷从舰底到机库甲板采用双层船体结构,双层船底之间采用 x 形构件连接,可以较有效地解决自身防护问题。对装甲防护和多层隔舱防护, 该级舰也作了进一步的改进。甲板和舰体全部用优质高强度合金钢制成,舷侧 某些钢板厚达 635 毫米,可有效地防御半穿甲弹的冲击。全舰纵横交错的钢

11、 制骨架和钢板焊接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密闭的舰体,有效地提高了舰艇的生存 能力。航母自身的防御武器也进行了升级。原先在舰桥和舷侧装备的 3 座 20 毫 米“密集阵”近防火炮武器系统已经被更先进的“拉姆”近程防空系统所取代。 这种 21 联装的近防导弹系统是航母自身防卫的最后一道防线,据说可以摧毁高 速接近的来袭导弹,是美国新型舰艇上的制式装备。 “里根”号与过去“尼米兹”级航母的最大差别,在于水线以下的设计。 最重要的一项改讲就是球状的舰首。这是目前各国很多舰船的特点之一。在 “里根”号上采用这种设计为的是增加浮力。对于飞机创的起飞和降落,尤其 是起飞而言,这种设计可以使舰首在上下颠簸的情况下

12、,上扬的时间更长一些。 另外,舰首比其他航母加长了一点,也提高了舰的调节速度。 舰上军械管理人员在甲板下反复操练的一项工作就是在海上加载喷气机燃 料。加油时,航空母舰将管线抛向跟随其后的一艘运油船上。这些管线可以将 燃油输送到航空母舰上。 “里根”号的油槽能装下 300 万加仑的燃料,这些燃料 并不是“里根”号使用的,而是要提供给舰载机用。依靠这些燃油,一辆经济 型轿车可以绕地球行驶 4200 圈。如果航母上的燃料分配不均,将会导致船身倾 斜。因此,在甲板下方,航空母舰的腹地,工作人员时刻监控着燃料的储备与 分配。一个由管道、阀门构成的庞大系统将燃料分配到各个不同的储存设施。 舰上没有条件使用

13、现金。舰员在出海前,必须先购买一张类似自动提款卡 的储值卡,在舰上的理发室、邮局等使用。 “里根”号上有 3 座小教堂,满足有 宗教信仰的舰员。若是需要生活用品,船上有 2 家便利商店。要想释放热量或 锻炼身体,船上有健身房。 “里根”号载满 6000 余人,自然会有大量被汗水湿透的制服。再加上床单、 枕头套,每天就会有堆积如山的待衣物。这里的衣机一天大约可以清 5 吨的衣物,只有高级军官的衣服才能送去熨烫。 对于住在航空母舰上的人,美味的点是难得的享受之一。这里的餐厅一天 营业 23 小时,只关闭 1 小时用来打扫卫生。舰上有 11 个储存食物的房间,其 中 7 间用来储存干货,另外 4 间

14、则是冷藏室。 “里根”号上可存放供 6000 名舰 员生活 3 个月的食物。 “里根”号满员时,每天要供应 18 万余份餐点,每餐 均要分 6 个地方进行,食物种类可谓数不胜数。 “里根”号上有 5 座废物处理机。分解不同种类的垃圾,需要使用不同的 机器。诸如衣服、木头之类的可燃垃圾,可以放进焚化炉里。对于有些材料, 泡盐水也是处理方法之一。在盐水中可以分解的垃圾,例如纸张、食物等等都 被放进搅碎机里,把垃圾全部分解,然后扔到海里。出于环保考虑,塑料制品 不能随便丢弃。专门有一部机器用来压缩塑料垃圾,以便于储藏,最后被送往 陆地上的垃圾处理场。 多名亚洲籍舰员多名亚洲籍舰员 在这次访问香港盼“

15、里根”号上,有 1 位香港移民叫鲍伟林。鲍伟林说, 他在“里根”号航母服役已经 1 年零 2 个月,主要负责维修以及对外通讯的工作。高中前大部分时间在香港生活的鲍伟林,之前就读黄大仙协和书院,后到 美国继续学业。毕业后因为海军福利优厚及能增加见闻而加入海军。 2007 年 3 月, “里根”号第二次访港时,在 5000 多名舰员中,有华裔 50 多名。而其中还有来自中国内地的舰员。刘宝华更是其中不多的女舰员中唯一 的 1 名来自大陆的女舰员。身材娇小的刘宝华加入美国海军已经 3 年。她说, 自己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她为此深感骄傲。曾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的刘宝华, 1999 年去美国读硕士,毕业时

16、本想找份普通工作,却歪打误撞的成了美国海军。小小水母曾经赶跑小小水母曾经赶跑“里根里根”号号 2006 年初, “里根”号开始了它为期 6 个月的首次亚太巡航之旅,并参加 了名为“勇敢之盾”的关岛联合军演。然而,在这次任务的第一站澳大利亚布 里斯班港时,险些发生了导致航母抛锚的严重问题。当时,漂浮在海面上的水母被大量吸入“里根”号航母的空气压缩机进水 口,造成严重淤塞,动力系统效能因此大减。突如其来的状况使“里根”号不 得不停止舰上一些非战斗部门的运作,以保持返航所需的动力。为避免港湾里 的水母继续被吸入, “里根”号不得不提前 1 天离开布里斯班。 海上巨无霸竟然被轻如鸿毛的浮游生物“缚住了手脚” ,从五角大楼到美国 海军太平洋舰队,各级指挥官与科研专家都被这一消息所震惊。鉴于战云密布 的波斯湾也是水母广泛繁殖的海域,分析船舶行动可能因此受到多大影响,遂 成为高层的新议题。 军方专家日前提出警告,由于地球气候变暖、营养物质排放增加,水母与 其它浮游生物在许多海港、湖泊、河流迅猛繁衍,这一趋势已很难逆转。考虑 到浮游生物主要在水面聚集,专家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