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际国内一流宜业宜居幸福城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7577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造国际国内一流宜业宜居幸福城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打造国际国内一流宜业宜居幸福城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打造国际国内一流宜业宜居幸福城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打造国际国内一流宜业宜居幸福城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打造国际国内一流宜业宜居幸福城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打造国际国内一流宜业宜居幸福城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造国际国内一流宜业宜居幸福城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打造国际国内一流宜业宜居幸福城区青岛市市南区 2014 年经济社会发展亮点工作盘点图片标题如下:新建 18 所中小学校学生食堂 在全市首创“全科医生团队”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 为 2 万余名老年人发放千万元低保高龄补贴金 志愿服务工作迈入第十年 网上行政审批大厅服务实现提速升级 刚刚过去的 2014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更是青岛市市南区 为全力打造国际国内一流宜业宜居幸福城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 一年。这一年,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

2、动,市南区 广大党员干部以“在路上”的精神状态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尚实干、勇作为、敢担当,努力推 动各项工作加速、提升、创新、增效、落实;这一年,市南区用世界眼光谋划未来,用国际标准衡量工作,将经济社会建设与党的群众 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按照学有方向、赶有目标,自我加压、标准更高的原则,持之以 恒地寻标、对标、达标、夺标、创标,努力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争当“领头雁”,在带动 区域发展中争当“火车头”,在率先科学发展中争当“先行区”,不断开创全区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回眸 2014,我们择选了 12 个亮点工作来盘点这一年,以此管窥市南区科学发展的全貌。 希望通过它们展示变化、定格精彩,继

3、而继续坚定信心,蓄势前行!薄克国 卢佳 李伟 刘永来在全省率先发布航运服务业综合指数及发展报告事件:2014 年,青岛市市南区率先发布了全省首个区域性航运服务业综合指数。该指数 由市南区航运服务业协会编制发布,以辖区内 50 余家重点航运服务企业为调研对象,通过数 据汇总、模型设计、评估推算等系列工作,全面分析区内航运、货运代理、船舶管理、海事 服务等各类航运服务领域发展情况,并综合推断市南区航运服务业发展动向,有效满足政府、 企业及公众的信息需求,成为全区航运服务业发展新的风向标。解读:市南区在全省率先发布航运服务业综合指数,成功开拓了行业信息交流、资源共享 的新渠道,引领全区航运服务业跨入

4、数字化发展新时代。航运服务业综合指数的出台,是市南 区继成立航运服务业协会后的又一力作。近年来,市南区积极融入青岛蓝色引领战略,坚持以 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政策扶持为支撑,通过深化资源集聚、引导品牌建设等措施,着力建设高 端、现代、综合的世界级航运服务体系。2014 年,全区新增物流企业 150 家,总数达 3355 家, 1-9 月份,全区航运物流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 68.55 亿元,同比增长 12.7%,占全区 GDP 比重达10.98%,航运及物流业已逐步成为市南区优势产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出台事件:2014 年,市南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出台,立足

5、不同区域的产业优势 和区位特点,以西部胶州湾以东、小鱼山以西的胶州湾区域,中部小鱼山以东、湛山寺以西的 汇泉湾区域,东部湛山寺以东、青岛大学以西的浮山湾区域三个海湾为基点,规划“一极一区 两翼”文化产业布局。规划还提出,今后,市南区将优先发展创意设计业、文化旅游业、动漫 游戏业和现代传媒业等新兴产业,鼓励发展演艺娱乐业、节庆会展业和艺术品业等传统行业。解读: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也是一个区域发展的软实力。在文化强区建设中, 市南区有传承提升,也有融合创新,近年来,依靠“政府规划引导,民间资本跟进”的“双轮驱动” 策略,全区的特色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不仅让本土居民享受到了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

6、也让来 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体验到了海风浓郁的青岛艺术。在注重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市南区还一 直以文化人的发展理念和大文化的发展视角来提升居民素质。通过这几年的精心培育和引 导,公民道德建设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打造了一方有灵魂、有内涵的文化高地。税收过亿元楼宇总数达 23 座事件:2014 年,市南区高端载体建设继续提档升级,总投资 1083 亿元、总建筑面积 806 万 平方米的 62 个重点发展项目扎实推进,年度完成投资 130 亿元。随着全球规模最大的 P2P 金融中介机构宜信财富青岛旗舰店,中国最大的商务中心运营商世鳌国际商务青岛分公司、 新加坡星展银行、全球著名市场调研机构 AC 尼尔森

7、公司、青岛鼎信通讯等总部或机构的 顺利落户,市南区内市级大型总部企业已达到 130 家,金融机构达 160 家,占全市的 82%。这 些高端优质的产业载体正成为市南区筑巢引凤、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平台。解读:平台代表着发展层级,城市的重点项目建设是带动投资增长、促进经济发展、加大 对外开放力度的重要支撑,也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发展层次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一座 座高楼大厦在市南区拔地而起,不断刷新着岛城的新高度,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拉动经 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2014 年,市南区高端中介暨产业 合作联盟也顺利成立,成为助推全市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有力

8、抓手,截至目前,市南区投入 使用的建筑面积 5000 平方米以上的商务楼宇达到 126 座,总建筑面积 424.7 万平方米,其中 5A 甲级商务楼宇达 13 座,占全市总量的 70%左右,全区税收过亿元楼宇达 23 座,全区高端服 务业发展实现了深度和广度的同步拓展,实现从平面发展到立体发展的新突破。东部精品商圈继续扩容升级事件:2014 年,位于香港路 2 号的海航万邦购物中心盛大开业,众多世界顶级奢侈品品牌 齐聚一堂,赚足了高端商务人士的眼球。海航万邦购物中心的开门纳客,标志着由海航万邦购 物中心、中铁青岛中心广场和华润万象城构成的三足鼎立的香港中路“西商圈”新格局逐渐 清晰起来。这些定

9、位高端、瞄准国际、引领时尚的商业载体让本就“流金淌银”的浮山湾畔 商业气息更加浓厚,成为市南区东部精品购物圈扩容升级的重要助推力量。解读:近年来,拥有海信广场、百丽广场、佳世客、麦凯乐等大型综合性购物中心的市南 区东部精品商圈毋庸置疑是青岛各大商圈中的高端代表,引领着全市时尚消费理念。而随着 海航万邦购物中心、青岛中心广场等香港路“西部势力”的崛起,再次刷新了香港路商圈的品 质档次,成为对市南区东部商圈服务能力的补充和消费内容的提升,对整个青岛商业来说可谓 一次质的飞越。有专家这样评价,香港路“西商圈”的崛起是城市现代化消费的标志,提升了人 们的消费空间,东西商圈各具特色,满足了不同层次人群的

10、消费需求,实现了客流的细分和转 化。它们的诞生,意味着青岛商业市场逐渐进入品质消费时代,是整个香港路商圈竞争力的自 我完善。 志愿服务工作迈入第十年事件:2014 年,市南区志愿服务工作迈入第十年,从 2004 年市南区注册成立“义工(志愿者)协 会”开始,经过十年辛勤耕耘,全区志愿者队伍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相继开展了“关爱空巢老人”、 “认对门,帮到家”、 “爱心门铃”等系列关爱主题活动,以及“文化活动进社区”、 “名师义教进社 区”、 “科普教育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打响了“帮到家”志愿服务品牌,覆盖全区的志愿服务 网络已成为宜业宜居幸福城区建设的文明使者。解读:志愿服务作为一项公益活动,

11、已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开展志愿 服务,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是加强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十年磨一剑, 十年来,市南区的志愿服务已经融入建设文明城市的生动实践,越来越多的人汇聚市南区“义 工(志愿者)协会”旗帜下,全身心地投入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志愿服务行动中,他们将爱的 火炬心手传递,让爱的温暖洒遍每个人的心中,他们的行为饱含着青岛精神,体现着青岛精神, 影响、鼓舞、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他们用爱心包围着我们这座幸福的城市,让这个城市变得 更好。百名党员领导干部进社区蹲点办公事件:2014 年 4 月,市南区启动了“局长进社区蹲点办公”活动,与社区联系密切的机关部

12、门的局长、副局长,与全区 65 个社区结对,每个月到结对社区蹲点办公 1 天。白天“走、干、 讲”,深入基层,解决问题,讲解政策;晚上“读、写、想”,读书学习,总结经验,思考工作,针对居 民们的需求,局长们现场调研,第一时间给予了答复和承诺。与此同时,全区 349 名处级党员 领导干部与特困家庭建立长期联系帮扶对子,每年至少到结对家庭走访慰问一次,党员干部进 社区实现常态化、长效化。解读:“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南区把征 求意见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先后启动了“局长蹲点进社区”、 “困难家庭结对帮扶”、 “民情大走 访”、 “包到片 帮到家”、 “机

13、关干部深耕民情责任田”等活动,全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解 决问题,讲解政策,“零距离”倾听民声,“零误差”了解民意,“零障碍”解决合理问题,放下架子与 群众打成一片,扑下身子真心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将为民服务的触 角延伸到了最基层,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以解决,真正实现了为民服务“帮到家”。网上行政审批服务实现提速升级事件:2014 年,市南区审批服务大厅推出微信公共服务,开通了移动审批服务,提高了全区 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通过微信端,居民可以了解大厅的最新概况、动态信息、审批改 革政策;可以查阅办事指南,并对事项进行预约和办件查询;还可以进行办件登记,提

14、交各部 门审批平台进行业务受理,上传材料进行网上申报,实现了审批手段方式的全方位多途径,为 服务对象提供了网上审批的多项选择。解读: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群众反映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 难办”问题,市南区开展了“五个一”文明服务提升活动,全区窗口服务单位和执法监管部门将 按照承诺内容,共同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做起、从小事做起,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岗 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等制度,切实提升服务、改进作风。作为 全市网上审批唯一试点区,2013 年 12 月,市南区率先启动网上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升级建设工 作。目前,在全区 150 项行政审批事项中,已有

15、 91%的事项做到网上预审、网上提交,免去了 居民的跑腿之苦,真正做到了网络政务“一站式服务”。搭建社区便民服务微平台事件:2014 年,市南区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各基层组织 因地制宜,建立多元化沟通渠道,为百姓搭建建言献策、互相沟通的平台。在这一宗旨指导下,社 区 QQ 群、微信圈、便民卡、小纸条等应运而生,让居民遇难题知道该找谁,有需求知道该问 谁,足不出户即可掌握周边全方位讯息,居民诉求及时得到回应,居民意见立改立行,一个个小 平台谱写了一篇篇服务民生的好文章。解读:时下,QQ 群、微信群等网络微服务平台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居民尤其是年轻人所喜 爱,已成为社交和办

16、公的重要平台。它们知晓率高、普及率广、操作简易、传播速度快。社 区便民微平台的建立和推广,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党委、政府维护群众利益,密切党委、政府 与百姓联系的新渠道和新模式。这里有居民需要的政策解读、惠民信息、预约服务等消息, 这里会随时有人倾听居民的心声,第一时间为居民答疑解惑,提供贴心、务实的便民服务,社 区便民微平台成为网络时代市南区民生建设的新思考和新探索,诠释了民生新政的网络新内 涵。为 2 万余名老年人发放千万元高龄及生活补贴事件:2014 年,市南区将提高老年人福利水平和扶持发展社会养老事业列为区政府为民 办实事项目,投入专项资金约 1500 万元,为低保老人发放生活补贴,为 80 岁以上老人发放高 龄补贴,惠及 20000 余名老年人。与此同时,加快推进养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引导社会力量 参与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发放补贴资金 300 余万元,新增养老床位 556 张,并按全市统一要求, 以每人 150 元的标准,为每名入住老人缴纳意外伤害保险金。解读:老有所养,如何来养?空巢、独居老人探视和救助问题始终是个难题。经过几年的 探索,市南区给出了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