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讲理”六秘笈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7227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讲理”六秘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议论文“讲理”六秘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议论文“讲理”六秘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议论文“讲理”六秘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讲理”六秘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议论文“讲理”六秘笈 文章作者:韦秉文 来源:语文报高中版2007 年 619 期 2008-1-21 10:46:42 议论文要以理服人,以理取胜,靠的就是展开分析。举例不分析,有人戏称“不讲理” 。 “不讲理” ,如何服人?如何展开分析,下面以高考佳作为例,介绍六种展开分析的方法。一、 “如果”法就是通过假言判断和假言推理来阐释道理、揭示事物本质,常用“如果” “倘若”之类 的连词。如 2005 年江苏高考考生佳作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一文,通篇采用假言判断 和假言推理展开论述,揭示事物的本质。请看其中第 2 自然段:如果一步西天,倒也爽快,只是师徒几人的关系恐怕也只能停留在“酒肉朋友”的层

2、 次上了。所谓“患难见真情”:八戒虽色,却处处念叨着师傅,偷了个西瓜还不忘分给师 傅半个;沙僧虽“傻” ,却任劳任怨,甘心作大伙儿的下手;悟空虽狂,可师傅有难,不也 是不顾生死,降妖除魔吗?战场上结下的友情才是钢铁铸成的啊!倘若一切都太容易,那 悟空充其量只是个开路的,沙僧充其量只是个脚夫,八戒逗逗大家开心而已,西天取经便 是一个太无趣的故事了。这个语段有两处假设,都与文章标题“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相呼应,一处是“如 果一步西天” ,从西游记中主要人物的关系切入作假言分析,由“如果一步西天” 的假设,推导出师徒“患难见真情”的结论,言其不可;一处是“倘若一切都太容易” ,推 导出西游记 “便

3、是一个太无趣的故事了”的结论,言其大不可。“假设法”属从多个角度论述,议论“山重水复”时,可用此法一试。二、 “但是”法在议论说理过程中,学会运用“但是” “然而” “另一方面”之类,往往就会发现问题 的另外一面,会很自然地引出文章的第二层次。请看 2006 年浙江考生佳作让生命与健康 同行一文。文章先论述“生无所息 ,是一种精神指向” ,接着用“然而”一转,文章 又一个层次展开了:然而,属于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对这个不可复制的生命应该加倍珍惜和呵护。如 果不停地劳作,对生命来说,是不停的磨损,那样只会透支生命,危及生命,结果得不偿 失。著名艺术家陈逸飞在拍摄理发师的过程中,殚精竭虑,呕心沥

4、血,每天工作十几 个小时,最终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 理发师还没有拍完,生命就结束了,这样的 代价未免太大了。假如他们懂得注意身体,在“无所息”的同时,做到“有所息” ,注 意劳逸结合,合理调节自己,那么,生命肯定不会这么短暂,生命质量肯定会得到提高。 这样,对事业、对家庭、对人生也更加有利。这样一个“然而” ,不仅展开了论述,更重要的是入情入理,不仅口服,而且心服,同 时,也紧扣话题“生有所息生无所息” 。三、裁剪法就是用一个论据,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论述不同的论点,就好像一块布料,服装师可 以根据不同的设计进行剪裁,缝制出各色各样的服装。下面两例都涉及到了苏轼,但根据 文意又各有侧重。2

5、004 年重庆高考佳作诗人明月黄花: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他共历劫难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望他能才显 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他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这样 一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 ,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 , 感“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之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 只愿“沧海寄余生” 。2005 年湖北高考佳作钓罢归来不系船:苏东坡无疑是一个少有的智者,民生社稷、江山兴废,他牵挂于心, “入”出沉甸甸的 责任和举措,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他不会忘记肩头的重任。然而,力

6、不 从心时,他也懂得“出” ,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出”于当“出” ,他的睿 智甚至常常表现在这样简洁纯真的话语之中。好一个潇洒豁达的才子!余秋雨说,每当他做一件事达到巅峰时,总会冷静地退出,反观自身,检修全面的视 觉,准备下一个起点。正是这样自觉地“入” 、自觉地“出” ,他的作品和人品赢得了同样 的高度。人生似钓,人生如渔。钓就全心全意地钓吧,不让生命的海钩留下虚无和空白。只是 别忘了,适时地退出猎场,放一放所乘之舟,整理一番明媚的梦境。前一个例子的主旨在于表现苏东坡认识自我,从政治的窄门走出来,虽与众人所望有 悖,但却让我们领略了他的豪放、淡泊和豁达。准确地扣住了“

7、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的 话题。后一个例子表现了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和事业,而遇到挫折和苦难时又要乐 观、理智地战胜和消除它,即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的主旨。写作议论文一定要根据议论角度,变换论据叙述重点,使事例与观点完全一致,避免 论据臃肿,若即若离,挠不到痒处。上述两篇文章主旨不同,引用的材料自然也各有侧重。四、诠释法就是从分析概念的内涵入手展开议论说理。概念往往是一篇议论文论证的前提和基础,解释概念的过程也是文章一步一步拓展和 深入的过程,有的文章甚至把整个论证过程都建立在诠释概念的基础上,概念逐层阐释清 楚了,文章的主旨也凸显出来了。如 2006 年福建高考佳作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便

8、是。 作者由贝克特的回答切入,引出自己对“戈多”的个性化理解:“戈多”是现代人心中已 久违的精神的宁静、思想的澄明。然后分三个段落诠释“戈多”的象征意义:“戈多是信 念” , “戈多是理想” , “戈多还是道德” 。请看其中一个段落的诠释:戈多是信念。对于人的渺小,古今同感。但现代人对于机器文明的强势,内心愈感脆 弱,信念的火焰更为缥缈了。诚然,人只是一根苇草,是宇宙间最脆弱的东西,但人是一 根能思想的苇草,人具有万事万物无所比拟的精神力量。 “人只是火花,被信念从今天送往 明天。 ”只要信念不息,火花就不会灭。戈多的归来也就为时不远了。这样诠释不仅条理显得清晰,而且体现了对人生的独立思考。这

9、种独立思考避免了 “戈多”象征意义的虚化和空泛,间接地告诉人们,现代人精神和心灵上的缺失,从而使 全文具有了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全文以诠释概念展开议论,一要注意层次清晰,二要注意通俗明白,切不可故弄玄虚, 故作高深。在进行诠释时,除了阐述某个概念“是什么”外,有时也可从反面阐释某个概 念“不是什么” 。如, “自信是自信不是”段内诠释,常常用“所谓”如上文“如果法”中的举例便是;或者在引经据典之 后,或部分、或整体解说引文,以此突出主旨。语言形式常常用“这段话或这句话的意思 是”之类。五、凝缩法就是“挤干”事例中不必要的叙述和描写,以及可有可无的形容词之类多余的“水分” 。不少高中生写议论文,

10、摆事实就像讲故事,绘声绘色,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殊不知, 这是文体错位。议论文说理,要惜墨如金,高度浓缩:或舍去细节而概括总体,或舍去总 体而取一细节。如 2006 年高考广西高考佳作不要忘了我是谁中的第 6 自然段:勾践没有忘记自己是谁,于是卧薪尝胆,终于,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李煜没有忘记自己是谁,虽然被困,但依旧用心吟唱“千古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范仲 淹没有忘记自己是谁,即使是“处江湖之远”也依旧“忧其君” ,也依旧“先天下之忧而忧” ;戊戌六君子没有忘记自己是谁,虽已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也高呼“我自横刀向天 笑” ;钱学森没有忘记自己是谁,虽重重被阻,也要坚持回国

11、。这里举了勾践、李煜、范仲淹、戊戌六君子、钱学森等例子,每一例都紧扣主旨,挤 去水分,只取事件的精髓,使得内容丰富而不庞杂。六、关系法就是阐释、辨析概念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关系类作文。一般说来,概念之间的关系辨 明了,道理也就清楚了。请看 2006 年高考江苏考生佳作人与路中精彩论述:作文恰如行路,有人昂首阔步,气势凌人;有人亦步亦趋,低唱徐吟;有人正气浩然, 仰天长啸。但要记住:怎么走都要走在自己的路上。曾记否?一篇赤兔之死轰动文坛,小生有幸拜读,确是佳作。但此之后,文言之 作犹如雨后春草,呈现疯狂态势,人人都走上了返古的老路。于是乎,屈原从汨罗江中爬 上来又跳下去;项羽自刎更是免费表演,随处

12、可见;韩信干脆赖在胯下讨生活,何其悲哉! 想我堂堂五千年历史,都不够后来人习作用例了。走上了返古的老路,故事新编也到了尽头。一眼望去尽是学子们迷茫的眼神。不明白, 真不明白。同一条路,前人走过创造了辉煌,而今再走却是“山重水复疑无路” 。可悲!可 叹!2006 年江苏卷是标题作文“人与路” ,题前有提示“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 也便有了路” , “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 。聪明的小作者依据提示,用杂文 笔法勾勒高考作文中的“一窝蜂”现象,揭示“人与路”关系变化的原因,突出了人“怎 么走都要走在自己的路上”的主旨。以上“六秘笈”可单用,也可兼用,如上文“假设法”中兼用了“诠释法” , “但是法” 中兼用了“如果法”和“凝缩法” 。就是说,在具体运用“六秘笈”时,应根据议论需要, 或单用,或兼用,切不可胶柱鼓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