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倡导规划的认识与发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7181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倡导规划的认识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城市倡导规划的认识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城市倡导规划的认识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城市倡导规划的认识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城市倡导规划的认识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倡导规划的认识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倡导规划的认识与发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城市倡导规划的认识与发展城市倡导规划的认识与发展【摘 要】基于倡导规划找到倡导规划的定义与优缺点,指出倡导规划是对城市规划理论的最现实的运用,并介绍倡导规划在中国推行的情况。【关键词】城市规划;倡导规划;公众参与;认识;发展1 倡导规划的意义1.1 城市规划服务社会的目的“城市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结构,任何一项政策或行动都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对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作用都会影响到其它要素” 。城市规划关系到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的利益,它不是为一部分人或某阶层人而做的,也不是为“绝大多数人”而做的, “城市规划的动力源是城市社会发展的需求” 。城市规划的内容、处理问题的方式都是特定时期内城市

2、社会普遍性需求和愿望的反映;而对城市规划的控制,是通过城市社会系统对城市规划目标、具体行为进行的检测和反馈。1.2 城市规划的实践性城市规划的制定决非仅仅是理念性的构画,它必须具有未来实现的可能性。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就是力图在广阔的社会实践领域中寻求改造社会的道路,规划的实践活动一一实施,是城市规划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规划实施的关键并不在于城市规划本身,而在于将城市规划内在于城市建设的活动和过程中,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决策的依据;城市规划要想成为政策的依据,必须对城市规划实施的对象、内容、方法以及规划与实施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研究,也就要求有一个讨论与协商的政治参与过程。受社会整体的价值基础

3、,从而制约他们的行为方式和结果,使城市规划能够得以顺利、合理地实现,城市规划的过程便带有了一种明显的社会实践意义。2 对倡导规划的认识“城市规划人群”可以是指规划师、规划行政人员、城市规划专家、关心城市规划的专家、城市规划司法人员,也可以是指社区领袖、财团首脑、集团总裁、开发商,也可以是普通居民、有关与无关的关心者等等,可以说正是由于不同阶层和社区的参与,才使得规划能够平衡各方的利益,才有必要提供多种选择,才真正能够得以实现。倡导规划根本改变了城市规划从业者与规划服务对象的对立角色。规划师不再是坐在绘图桌旁、脱离现实的冷冰冰的方案制定者,而是充分尊重他人意见的善意的改良者,是各方利益最大获取的

4、平衡者,是能达到政府追求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相协调的策划者,是深入社会的社会活动者,这为规划理论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倡导规划也同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规划实施难的问题。很多时候规划的实施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扯皮,因为一窝蜂地争抢。如果采用倡导规划的方法,各利益集团都已充分表达了他们的愿望,规划一经确定便成为了社会各方的“契约” ,这就极大地保证了规划实施的可能性。一旦有开发的要求时,规划能按预期顺利地实现。同时,任何对规划的修改就变得透明化。如果我们真正认识到城市规划的本质和目的,认识到城市规划的实践和实证,认识到城市规划的运作和实现,我们以后所谈的“城市规划”便是实践意义上的各种城市规划政治活动的

5、总称。3 在中国推行倡导规划3.1 我国城市规划再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就是公众对规划过程参与的引入与发展。我国现阶段的状况,是城市规划正处于受重视但不知如何去重视、想抓好但不知如何能抓好的境地,甚至有人对城市规划的价值和意义也产生了怀疑。3.2 在城市规划中引人公众参与机制,可以更好地发挥城市规划在保持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城市规划的人民性、主体性、强制性。社会公众参与主要是街道办事处及其辖区有关单位和居委会代表作为基层公众角色参与到规划的制定与管理。因此,中国绝大多数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多数公众参与仅仅是规划方案到了最后评审阶段,有的甚至在批准后才公

6、开展示一下,搜集到的公众意见很难反映到成果中,仅仅成了一种宣传方式;第二,缺乏对公众规划意识、规划知识的教育,全凭公众的兴趣去参与而不是凭责任感去参与;第三,公众参与的层面太低,规划的制定、规划的决策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第四,相关专家或非政府研究机构的专家的参与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他们提供的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多学科支持,而不是社会各方利益的代表;第五,我国的公众参与缺乏法治保障和实践经验。中国仍然需要以立法的方式指导公众参与机制,使公众参与法制化、秩序化,从而创造一个法治的环境。4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对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建设要求不同因此城市规划的研究重点不尽

7、一致,并随时代的发展而转变。多学科参与城市研究的历史自古就有,近来更趋活跃,从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工程学、生态学、行为心理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方面研究城市问题所取得的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城市规划理论。这个趋势将继续下去,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学科渗入并开拓城市问题的研究领域。系统工程学、工程控制论等数理方法及电子计算机遥感等新技术手段在墟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在逐步推广它们在资料的收集处理预测评价方面所提供的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工作的质量。对城市与城市规划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基于城市是综合的动态的体系,城市规划研究不仅着眼于平面上土地的利用划分也不仅局限于三维空间的布局,而是引人了时间、经济

8、、社会多种要求的“融贯的综合研究” 。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将考虑最大范围内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情况,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自由并给未来的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和多种可能性由于城市问题包罗万象,有人提出在有关学科群的基础上建立以研究城市性质、城市模型、城市系统和发展战略为目的的城市学:也有人提出建立以系统地研究乡村、集镇、城市的各种人类聚居地为目的的人类聚居学等。这类新学科的建树或有助于加深对城市的宏观认识,但它的进展需要建立在完成大量城市问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城市研究任务艰巨而纷繁,这也说明它丰富的活力。城市永远在发展,城市问题也总是相伴而生,但人类必将更为自觉地运用广泛的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

9、城市环境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城市规划工作从最初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起最终要落实到物质建设上,形成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体形环境。5 结语在城市规划的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以我为中心的传统的主宰思想正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多元化的冲击而被打破,倡导规划理论能给我国城市规划的改革带来一定的启发:通过人与人、人与社会整体的沟通,使得规划成为社会中各阶层人在谋求自身利益时所应遵守的共同“契约” ,城市规划通过城市土地调节着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诸多城市体系的平衡和冲突,而这一切又使我们看到城市规划是由一特定纽带聚合的“人群”的共同参与过程,是城市政治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接轨的目标要求我们每一个城市规划师真正地去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公众参与规划做自己应做的事情。参考文献1郭彦弘城市规划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侯玉兰城市规划与社会参与j城市问题,1998(3)3王彦宏、占春秋, 关于城市规划相关问题的探讨2011 年2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