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中蓄水体施工缝的设置与处理探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7077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建设中蓄水体施工缝的设置与处理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力建设中蓄水体施工缝的设置与处理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力建设中蓄水体施工缝的设置与处理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力建设中蓄水体施工缝的设置与处理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力建设中蓄水体施工缝的设置与处理探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建设中蓄水体施工缝的设置与处理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建设中蓄水体施工缝的设置与处理探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电力建设中蓄水体施工缝的设置与处理探析电力建设中蓄水体施工缝的设置与处理探析摘 要:火力发电系统建设根据其水循环系统的特性,存在着各种蓄水池、泵房、大型沟道等蓄水体,现场施工过程中因技术、天气、机械等原因不得不设置混凝土施工缝,因此对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和处理的技术要求就显得格外重要,合理而准确的施工工艺和严谨灵活的现场管理不仅对其建筑物本身的抗渗能力和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技术意义,而且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关键词:电力建设;蓄水体; 施工缝; 抗渗性;安全性1 研究背景循环水系统是火力发电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系统之一,其主要由大量的池体、沟道、泵房等蓄水体串

2、联组成的一个封闭循环,在其内部的封闭循环过程中由于水位的高差致使部分区域存在着较大的压强,由于这种独特的循环环境,就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场的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比较严格,而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与处理是所有蓄水体施工过程中最薄弱的一环,如果施工缝处理不当,将会引起建筑物本体的开裂渗漏,造成大量液体外流,腐蚀土壤,破坏环境,甚至会危及建筑物本身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因此,能否处理好蓄水体的混凝土施工缝,将直接关系到蓄水体工程本身的施工成败。现场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除了按照设计要求留置,更多情况下由于各方面的客观因素,所以对施工缝在技术和工艺上的控制,不仅能够为施工带来方便,而且能够避免开裂渗漏,确保建筑物的整

3、体性。2 混凝土施工缝的技术分析2.1 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类型混凝土施工缝是在现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在蓄水体的施工建设中,最常见的混凝土施工缝设置方法有水平施工缝和垂直施工缝,水平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要在模板混凝土的浇注位置弹线标记,使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位置准确,同时控制好整体标高,然后将混凝土振捣密实,振捣平整即可。垂直施工缝由于其在平面结构中,所以对断面的控制难度相对较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将其设置成垂直断面,避免留成斜槎,并注意插筋的留设。2.2 施工缝的设置原则由于蓄水体本身的使用功能以及受力特性,其对整体性和耐久性

4、较高,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设置施工缝,最大程度的一次性浇注完成,如果因客观原因不得以必须设置施工缝时要设置于便于施工且受力较小区域,遵循以下原则。施工缝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到结构的受力性能。施工缝应设置在剪力、弯矩较小的部位,应尽量避开钢筋锚固区域以及主筋搭接部位。施工缝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施工工艺要求和设计要求。许多蓄水体在设计时就已经确定施工缝的位置,这样整体结构就会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必须在某些指定部位设置施工缝,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应避免裂缝的产生,充分考虑温度应力和收缩变形因素的影响,避免结构收缩裂缝和温度应力裂缝的产生。浇筑完的混凝土初凝之后,不能过

5、早地在其表面浇注新的混凝土,否则在振捣新浇注的混凝土时,就会破坏已经初凝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和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按照规范要求当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 1.2mpa(与现场实际的温度、环境以及混凝土的外加剂有关,具体施工情况可由试验测得。经过试验测得,普通混凝土达到终凝时,其强度均能超过 1.2mpa)以上时,方可继续浇注混凝土。2.3 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位置鉴于蓄水体本身的特性,一般的施工缝可留在坑壁上,距蓄水体底板混凝土面 300-500mm 的范围内,这样既方便现场施工,此位置本身也是剪力和弯矩相对较小的区域,符合规定的受力特性。各种循环泵房由于其顶端需要安装大型水泵,这样水泵在运行期间,建筑

6、物本身需要承受动力荷载作用,此类承受动力荷载作用的建筑物不应留设施工缝,尤其是泵基础的梁以及顶板,必须一次性浇注,保证其整体性。各种设备在运行期间互不影响时,可在期间设置垂直施工缝。许多泵房以及其他建筑物地下结构为箱型基础,上部为钢结构,下部箱型基础的顶板将会安装钢结构的地脚螺栓,地脚螺栓在调整浇注过程中,势必会设置水平施工缝,在设置施工缝时要注意符合下列要求:(1)水平施工缝的设置必须低于地脚螺栓地段,其与地脚螺栓地段距离应大于 150mm;直径小于 30mm 的地脚螺栓,水平施工缝可以留在不小于地脚螺栓买入混凝土部分总长度的四分之三处。(2)垂直施工缝的留置,其地脚螺栓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得小

7、于250mm,并不小于 5 倍螺栓直径。2.4 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形式蓄水体的施工缝对渗水要求和整体性要求较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注意其使用功能的技术要求。对于有防水要求的施工缝,发现目前常用的几种接缝方式均存在着渗漏水的隐患。常用的预防措施是设置止水带,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渗水的可能性,而止水带的设置分为柔性止水带和刚性止水带,虽然两者均能达到止水要求,但是其效果却有着较大的差异。柔性止水带由于其本身的柔性特点,其在蓄水体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技术和安全隐患,其一,柔性止水带的接头处理较为困难,无法完全无缝连接,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渗水隐患。其二,柔性止水带本身柔性的特点,其力学性能较差,

8、抗倾覆力矩以及抵抗侧向土压力的能力都相对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安全隐患。其三,柔性止水带的现场加固相对困难,由于材质为橡胶,这样现场施工时无法进行焊接,不得不用钢筋支撑加固,而由于其细长且厚度相对较小,这样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止水带摇摆不定,现场施工控制过程中达不到理想的浇注效果。刚性止水带正好克服了柔性止水带的缺点,不但易于加固,接头区域能够满焊,而且其力学性能也符合要求。从现场的施工实践中发现刚性止水片采用 400mm 宽、2mm 厚的钢板作为施工缝处的止水带其防水效果很好,也是能够控制渗水、易于施工较为理想的工艺之一,其优越性一是施工方便,将钢板止水带按要求加工成一定的长度,在施

9、工现场安装就位后进行搭接满焊,防止间隙渗漏。二是不易变形且便于固定,止水板下部可焊接在加固模板对拉螺栓上,上部采用钢筋点焊夹住固定在两侧模板制成系统上,三是施工缝上下止水板均有 200mm 高,坡度较陡,高度相对较大,具有较好的抗渗效果。3 混凝土施工缝的现场质量控制3.1 混凝土施工缝的技术措施控制水平施工缝的前后层混凝土的结合是通过混凝土在重力作用下的压力、接触面的摩擦力以及前后层混凝土的粘结力来实现的,垂直施工缝是通过接触面产生的咬合力和先后浇注的混凝土粘结力来提高抗剪能力。在施工缝处继续浇注混凝土时,已浇注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 1.2mpa,同时为了不影响工程质量,必须对钢筋混凝土

10、结构的施工缝进行必要的处理,这也是现场施工缝质量控制的关键,保证做到面面俱到,不留死角,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1)施工缝表面粗糙是先后层混凝土紧密结合的关键。在混凝土浇注前,对表面光洁、光滑的混凝土表面必须对其表面凿毛,石子外漏,使之粗糙,并用水冲洗干净,浇水湿润,这样就确保了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使接触面能够更紧密的结合。(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注混凝土前,应清除垃圾、水泥浆、表面上松动沙石和较软混凝土层,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应予以清除。同时要注意调整好施工缝区域的钢筋,钢筋表面的油污、水泥砂浆、浮锈等表面杂物也要清理干净。(3)在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 20-30mm 厚

11、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砂浆有着更好的流动性,同时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部分石子会沉入底部与砂浆融合,这样不仅保证了前后浇注混凝土的结合程度,同时因为石子的下落也保证了接缝处混凝土的强度。(4)垂直施工缝处必须留设插筋,直径为 12-16mm,长度为500-600mm,间距为 500mm。这样可保证其使用功能和整体性。(5)加强养护,确保质量。当施工缝混凝土浇灌后,要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处理,尤其是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需要加盖草帘或者棉毡,然后洒水养护,不仅能够防止水分的散失,而且还能够起到保温作用。3.2 混凝土施工缝的现场管理控制在技术上确保混凝土施工缝处理质量控制

12、的同时,同时要对分包商进行施工管理的加强,使分包商从意识上对质量得到了加强,从思想上的得以重视,久而久之,分包商的现场施工人员就养成了一种质量控制习惯和意识,并伴随着我们的严格要求,一直持续到最后。使现场的质量控制随着工程的进展变得愈加容易。这样就在管理上确保了工程的质量。(1)实行质量检查卡制度。施工过程中每一个检验批的完成,施工缝的每一个关键环节的处理,都要填写质检卡,并有我方、分包商工程师、业主工程师三方签字认可,使质检卡的填写程序化。质检卡的现场核实填写,责任到个人,包括我方验收工程师以及分包商的工程师,并有业主工程师的监督签字,使现场施工所有的人员予以重视。(2)合理利用会议,加强会

13、议管理,尤其是与分包商的计划会和质量会议。并随着质量控制的程度,合理地安排质量会议的强度并灵活确定参加人员。利用会议加强质量控制意识,让分包商从上级主管到现场工作人员,对质量产生整体的共鸣。(3)确保分包商现场质量控制人员的数量,合理监督管理,使现场质量工作做到面面俱到。要加强现场质量控制人员的监督力、执行力,并对其适度培训,使现场的质量控制人员能够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在分包商内部形成一种默认的质量监督控制习惯。(4)灵活利用业主工程师的监管,每一次混凝土的浇筑,在此之前,实行我方、业主以及分包商三方的现场质量交底,达成质量共识。和业主相关人员确立业主现场相关人员的检查标准,并对现场的相关工作

14、明确各方的责任,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分包商意识到质量的重要,同时让其意识到对质量的监控程度,使分包商从思想上加强重视。(5)对场分包商的质量管理进行考核管理。按照现场施工习惯和当前的市场环境,施工现场的各层人员分工非常细腻明确,并由现场主管工程师统一掌控,现场主管工程师每天对现场的管理指令在一定程度上是现场管理的核心,也是现场施工核心,我方适度的通知分包商项目经理现场的质量问题,并适时的对现场的施工质量问题进行一定数额的考核,考核完毕之后分包单位最终会将这种责任责成到现场主管工程师身上,这样就从另一方面敦促现场的主管工程师加强了对质量的控制,这样就相当于在日常施工中加强了现场的质量控制,这种方

15、法将会对现场的质量控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6)加强分包商技术工人的质量控制意识,增强质量控制的责任心。现场质量控制方面,分包商的技术工人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其本身对质量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我方对质量控制的关键,所以,从行动上加强分包商技术工人的个人技能和个人思想的培养,尤其是对工作的熟练程度和处理程度以及其个人责任心的加强,对于工程的质量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说,确保了分包商技术工人的技能和思想的到位,就是对现场质量的控制保证。4 结语要保证电力建设中蓄水体的施工质量,就必须在技术方案和质量控制两方面加强过程监督,做到一丝不苟,从各个环节确保施工质量,按照施工原则进行现场控制

16、,避免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缝的开裂渗漏,确保建筑物本身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参考文献1 乔玉会.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处理方法的初探j.建筑工程,2008, (4).2 赵德成.浅谈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设置与处理j.山西建筑,2006.3 李慧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4 赵炎龙.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j.山西建筑,2004.5 郑士凯.关于混凝土施工缝的问题j.江西建筑,2006.6 黄智.混凝土施工缝的质量控制j.建筑安全,2002.7 任永中.混凝土施工缝质量控制j.浙江建筑,2009.8 魏春明,赵星海.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处理方法研究j.混凝土,2008, (7).9 殷达.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设置及处理方法j.浙江建筑,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