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科的角度论教师的心理成长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46928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学科的角度论教师的心理成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学科的角度论教师的心理成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学科的角度论教师的心理成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学科的角度论教师的心理成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学科的角度论教师的心理成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学科的角度论教师的心理成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学科的角度论教师的心理成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从学科的角度论教师的心理成长苏州立达学校 田明亮摘要:摘要:中小学教师职业是全社会最具压力的职业之一,而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教育教学的影 响巨大是毋庸置疑的。本文从学科(主要以语文为主)的角度,论述一下学科教师如何保持 健康的心理状态。主要从以本学科的教学名师为引导,重视自身的职业规划,不断学习, 加强自身心理调节四个方面谈论。 关键词:学科角度关键词:学科角度 教师心理教师心理2004 年由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完成的北京市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 研究报告显示:在 300 位被调查的教师中,有 93.1%的教师感到压力很大。上海林紫心理 咨询中心为本市教师心理健康测试显示,有近 40%

2、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以青年教师为例主要包括:1进取心理与挫折心理的碰撞 2师表要求与青年心理的矛盾 3竞争心理与压抑心理的冲突。而随着新课改的开始和深 入推进,又引起了不少教师的心理不适应,这主要表现为:由于自身素质欠缺而引起的过 度焦虑、由于难以自我否定而造成的痛苦、由于评价机制滞后而带来的茫然失措、由于工 作强度而导致的疲惫不堪。可以说中小学教师职业是全社会最具压力的职业之一,而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教育教学 的影响巨大是毋庸置疑的。本文从学科(主要以语文为主)的角度,论述一下学科教师如何 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教育心理学研究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出教师的心理健

3、康标准主要有:(1)健康 的人格,良好的个性。 (2)良好的师德,对教师角色认同,热爱教育工作。 (3)稳定的情 绪。 (4)自我意识良好。 (5)坚强的意志品质,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和谐的人际 关系。 (6)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名具体学科的教师,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达到以上标准:一、以本学科的教学名师为引导一、以本学科的教学名师为引导 信息时代,网络给予了我们开阔的视野。通过网络,我们可以熟悉本学科的专家,阅 读他们的成长,从而引导自身的成长。比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去阅读一个大写 的人:于漪 情境教育诗篇:李吉林 我比大师还大:钱梦龙 没有教不好的:

4、霍懋征 久违的教育家:魏书生 爱心民主教育:李镇西 不愿跪着教书:吴非 必要的乌托 邦:陈钟梁 新语文教育派:韩军 张扬教育个性:高万祥等等。因为: (一)名师的经历是最好的参照。(一)名师的经历是最好的参照。 相对而言,个人的经历是最好的教材,能够让我们寻找到生命的认同感。这里说的经 历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生活的经历,一方面是作为教师成长的经历。尽管它们往 往不可分割。在名师们作为普通生活者的人生中,他们的挫折、抗争,他们的平凡,拉近 与我们的距离,让我们明白人生的困难是一种常态,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甚至让我们感 到自身的幸运。在名师作为教师的成长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对一个具体教学问题的

5、处理, 对教学艺术的孜孜追求。在他们曾经历的迷茫、困惑中,增强了我们作为教师的自信。相 比而言,教学案例、论文更多的是教学的技巧,它属于浅层面,而且方法因人而异;而在 人生历练中所拥有的精神和品质,才是最可宝贵的财富。(1)名师的经历激发我们对教学的激情和追求。名师的经历激发我们对教学的激情和追求。人需要有理想和一丝浪漫的气息才会永葆激情,永葆追求的动力。著名教师李镇西到2目前还是校长兼班主任的身份。这种身份也许在他闻名之前是绝无仅有的吧。可以想见他 对班主任工作的一种激情和执着。李镇西一直是充满激情的。在自己的书中,他说:从小学起便在学校大批判专栏上 “发表”过大量“东风万里红旗飘”之类“诗

6、歌”的我,自以为是“文学爱好者”。但是, 当时他没有想到,“师范”二字才会是他未来一生的归宿。只有在大三到中学实习时,学 生们对他们的依依不舍,才使教育的魅力在他心中泛起了那么一点涟漪。大学毕业前夕, 他偶然读到作家王蒙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描绘的是 50 年代初期北京某女子中学一 个班集体的生活。“书中洋溢的青春气息深深地感染了我,特别是郑波、杨嫱云们的理想 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情怀,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至今, 小说的扉页的诗序他仍然能背 诵下来。他甚至想:“我一定要把我带的班也建设成为青春万岁所描绘的那样的班级!”1982 年春天,离开四川师范大学前去四川乐山一中报到时,他的背包里真的有一本

7、王 蒙的青春万岁。(2)名师的经历引发我们对教学的情感共鸣。)名师的经历引发我们对教学的情感共鸣。 王栋生冷峻的文笔和火热的内心构成了他独特的亲和力。他常常说出许多老师的苦闷、 彷徨、心声,但最终以一个殉道者的执着感染着我们。这是一个有良知的人。他说道:作为教师,我认为自己应当是理想主义者,而现实却总是种植悲观;我以为自 己的工作对青年成长可能有意义,没想到青年常常会对一个教师的理想投来同情的目光 他又说:必须承认,我们今天所处的教育环境并不好: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教育理念混 乱,教师待遇低,社会评价不高但是我们这一代教师的幸运与不幸也全在这里了。现今 的教育将往何处去?我们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教育

8、方式?这些是对知识分子智慧的考验,也 是对教师良知的考验。我们不能坐等谁来开恩,应当把所能做的事先做起来:指责课标 不合理,你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同行课上得不好,下次请你开课就不要推辞;说高考命题 愚蠢,自己不妨设计几个好题;批评高考阅卷者水平低,明年阅卷报名希望你自告奋勇 这样,你的批评将会更有价值。他还说:我珍视教育工作,所以才会有那些痛苦而沉重的思考。教师可以没有宗教信仰, 但是不能没有执著的精神。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 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这样,我们的心理上寻找到了一位发言者,在精神上有了一位同道人。 (3) 名师的经历给予我们对

9、教学的真实认识。名师的经历给予我们对教学的真实认识。 于漪常说:“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 ” 这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张志公曾对此感叹:“于漪教书简直着了魔!”于漪老师在 1978 年就被评为特级教师,在她漫长的教学生涯上,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每天都有 人去听她的课,所以她说,她每天都上公开课,就连早读课也不放过。一位年轻教师,从 1976 年开始,随堂跟踪听了于漪 3000 多节语文课,最深切的感受是,于漪从来不重复自 己,即使是同一篇课文教第二、第三遍,也绝对不重复,每节课都是一幕美丽动人的人文 景观。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于漪所发表的文章中不难

10、发现,她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理论阐释经 历了几次大的发展:1981 年中学语文教学探索一书,确认了语文是工具、语文学科 具有工具性的观点,同时强调不能把语文课简单地归结为工具课,而应该注意这门课程的 思想性;80 年代初期,于漪又进一步强调,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而且是认知、思维的工 具,在全面思考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后,于漪提出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同 时继续强调语文学科的思想性;80 年代中后期,于漪则开始思考语文的文化内涵,阐释语 文教育中综合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的问题;90 年代,于漪3的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和语文教学要讲求综合效应等论文引发并推进了一系列关

11、于语文教学的讨论学无止尽,教无止尽。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于漪,是教师精神最好的诠释。这就是一个 名师的成长。 (二)名师的箴言是最好的营养(二)名师的箴言是最好的营养人常常是用一种精神之光激励着自己前进的。一些箴言便闪烁着这样动人的光彩。前 辈们寻着一些箴言,追求了一生,今天我们作为后来者,也能够从他们的语录中汲取生活 的力量。 (1)一些语言给予我们方向,让我们抓住教学的本质。一些语言给予我们方向,让我们抓住教学的本质。 “语文教学技巧永远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真情实感。 ”“教育不是人和物的关系,是人 和人的关系,是心灵和心灵的关系。 ”“没有比倾听心脏的声音更幸福的了。 ”(李镇西) “在我

12、的记忆中,我们的老师不大讲究教学方法,但是他们人品好,有学问,我们做学生 的佩服他们。我们的老师一人一个样,有的语言精炼,逻辑性极强,有的声情并茂,进入角色, 达到忘我境地,有的严肃,不苟言笑,有的温和,春风春雨,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热爱学生, 兢兢业业,我们尊敬他们。当然,也有滥竽充数,不负责任的,对这样的人我们心灵深处从不 把他们作为老师看待。”(于漪)回忆自身的经历,也同样印证了这句话。在教学中最本质的是态度,责任心,是人品。 学生是允许教师的失误的,但他们会分辨出教师的失误和失职。 “我认为,评价一位教师的工作,简而言之可以是三句话: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 欢你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

13、身学习的意识。 ”(王栋生)从各种不同的评课标准中遴选出这样的三句话,给了我们醍醐灌顶的感觉。这是一堂 好课的标准,更是一辈子上课的标准,是一个好老师的标准。 (2)一些语言给予我们动力,让我们实现平凡中的超越。)一些语言给予我们动力,让我们实现平凡中的超越。 “梦想在心中,创造在手中。教师要想成功,一步登天做不到,但一步一个脚印能做到; 一鸣惊人不好成,但全新做好一件事可以成;一下子成名不可能,但每天进步一点点有可能。 ” (窦桂梅) “带着一个思考的大脑,重复每天平凡的工作。 ”(李镇西) “屡屡的创伤却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因为有不足,于是我更加不断跨越,跨越过去 以后,我就进步了。

14、”(于漪)教学的平凡是不言而喻的,所谓百年树人。于是教学工作的琐碎成为它的基本特点, 闪光的华彩是昙花一现,而朴素的质朴才是它的常态。如何忍受、认同这种平凡,如何超 越这种平凡,才是教师的价值所在。这就需要心中装着梦想,手中不停地创造,带着思考 的大脑去工作。 (3)一些语言给予我们警醒,让我们超越自我的狭隘。)一些语言给予我们警醒,让我们超越自我的狭隘。“研究后进生是最好的教育。 ”(李镇西)有时候,一些学生的成绩可能会让我们沾沾自喜,但那些鲜艳的闪光背后,却是更多 的灰暗。李老师的话让我们惭愧。而许多特级教师的成长就是从研究后进生开始的,这恰 恰是教育的价值所在,因为天才不需要教育。教学参

15、考书毕竟是别人的劳动,只有自己的劳动所得才是带着生活露水的鲜花,是你自 己的心得,学生才容易和你交融。教出自己个性的时候,才是学生收获最大的时候。因为,教 育事业是创造性的事业。(于漪)“多一条爱好,就多一条同学生走在一起的道路。 ”(李镇西)多年的教学经验能够使我们驾驭课本,往往也限制我们的视野、思维,不愿意多去阅 读,从新的角度认识事物。生活也循环在了一个固定的轨迹上。以不变应万变。但事实上,4没有能应万变的不变。这样的教师必会离学生越来越远。只有阅读,接受新事物,培养更 多的爱好,才能走出原有的轨道,而成为学生的同路人。(4)一些语言给予我们精神力量,让我们承受得起时代的压力。)一些语言

16、给予我们精神力量,让我们承受得起时代的压力。 作为知识分子主体部分的教师理当是中国的精神脊梁。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 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年下跪的历史,想到文革给中国人带来的耻 辱,想到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 的辞典中才配有铸造这样的词语。 (王栋生)我们不能因为平凡而平庸,作为教师,更应该看重自己。许多名教师的言语中,我们 看到了这样的精神,让我们觉得不光是我们在承受着时代的压力,那些有光环的人,也同 样如此,甚至更大的痛苦,并且他们正是有着如此的精神,才走到了今天的地步。从某种 意义上证明着另一个现象:虽然时代造成了许多的平庸,但也彰显了真正的伟大。我们应 该前赴后继。二、重视自我的职业规划二、重视自我的职业规划职业规划(career planning)是一个人制定职业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手段的不断发展 的过程。职业规划在人们的职业决策过程中必不可少。它有助于人们发现自己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