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楠的学术成就及其实践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6697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作楠的学术成就及其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张作楠的学术成就及其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张作楠的学术成就及其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张作楠的学术成就及其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作楠的学术成就及其实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作楠的学术成就及其实践张作楠的学术成就及其实践耿健钢 清朝中期自嘉庆年起,整个社会的衰退之势已经无法挽回。一些杰出的思想家此前在 康熙、乾隆号称盛世时就已经看到这样的大趋势,纷纷提出变革思想,要求改良社会,学 习西方科技,发展工商业,尊重人的现实需求。他们继承南宋实学思想的衣钵,并进一步 发展,康熙年间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和乾、嘉年间的戴震成为这一时期中国思想史 上最响亮的名字,并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先驱者。与他们同时或稍后的时代,还有许 多学者尽自己毕生的精力研究学术,身体力行进行各种推动思想乃至科技进步的各种努力。 其中被收录清儒学案的张作楠就是一位博学敏求、颇有建树的大学者。 张

2、作楠(17721850)字让之、丹邨,号丹村,浙江金华潘村乡(今曹宅镇)龙山村人。 家贫,由嫂变卖首饰细软助其赴考,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中进士。由处州府学教授,历 桃源、阳湖等县知县,太仓州知州,升徐州知府。授淮徐海通兵备道。以不得于当道,厌 倦官场,将改简,遂乞假归。优游林下者十余年。志书记载他博学多能,理阐程朱,学探 河洛,精于算学。家富藏书,曾据家藏图书撰翠微山房书目。他是清代著作等身,学 跨诸家的经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能力的官吏。无论学术到实践, 都体现出一个务实求真的学者的风范。 在学术方面,他一生著作宏富,著有翠微山房诗集、翠微山房数学、五星 草算、勾股

3、释、四书同异、梅簃随笔、书事存稿翠微山房笔谈、 乡党述注、乡党小笺证文文集、补宋潜溪唐仲友补传、翠微山房文钞等, 编辑翠微山房丛书一百二十种(今存四十六种一百六十卷)、北麓诗课、兰江 三家礼解钞、豫立轩集、唐氏遗书、旧雨录等。内容主要集中在文学作品、 科技研究、方志谱牒和辑录地方前辈名家作品几个方面。相对而言,他直接表达自己思想 观点的著述不多,他个人的思想是通过文学作品和辑录文稿时的选择以及他的实际行为来 表现的,只有在他的一些序跋中比较直白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以他的博学,他对理学有深入的研究,在人皆标榜理学的风气下,张作楠也被帖上理 学的标签。故志书称他“理阐程朱,学探河洛”,然而他一面

4、低调做人,潜心学问,一面 却力反俗流,对道学提出诸多批评,传播以永嘉学派和婺学三大家为代表的实学思想。从 他的作为和思想根源来看,他更多继承的是“学必有用”的实学思想,他和之前的实学思 想家一样,关注民生,注重解决实际问题,重视实用技术。其学术思想尤以撰写补宋潜 溪唐仲友补传和辑录唐氏遗书时体现较为充分。南宋思想家、实业家、教育家、实 学思想代表、经学大师唐仲友因与道学家朱熹发生冲突,受到道学门徒的诋毁,大量著作 被毁,元代道学门徒脱脱在编撰宋史时竟不为这位重要人物立传。张作楠列举事实, 全面地评价了唐仲友的业绩和学术思想,批评朱熹因学术分歧而采用政治手段打击异己, 为唐仲友伸冤,对道学门徒卑

5、劣行径表示愤慨。 他的治学思想完全接受唐仲友“学者用心贵乎至诚,不以好高自欺,操行贵于笃实, 不以立异骇俗,造道贵乎力行,不以空言惑众,为文贵乎济用,不以华藻相尚” , “学必可 用,用则有功”的主张。张作楠生平酷嗜西人历算之学,居官不事应酬,尝曰:“与其浪 费无益,敦若以薄俸招致工匠制仪器刻算书,俾绝学大昌乎。 ”重实际,重应用,不放空言, 是张作楠一生践行的准则。青年时代居乡时,与前辈乡贤曹开泰等组织北麓诗社。短暂担 任地方官职期间展示了他的管理才能,赢得很好的声誉。从 1818 年出任阳湖知县,到 1827 年从徐州知府卸任,十年中做了许多实事,职位不断升迁。因不习惯官场作风,辞官 归乡

6、,潜心学问。 如果说张作楠学术理论上还只是倾向实学,在传承实学思想中有一定的贡献,自己没有总结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因此其影响力不能与黄宗羲、戴东源等思想家比肩,然而其 实践活动远远超越了同时代学者以及前辈思想家。 林则徐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 技术。事实上,他们是在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提出这些主张的。而张作楠在三十多年前的嘉 庆末年到道光初年就已经投注大量精力并研究西方科技。他与婺源齐彦槐、全椒江临泰为 友,共同研读西方数学,以毕生的心血编著了翠微山房数学一书。这是一部较为系统 的数学专著,对我国现代数学成为独立学科有重要意义。 他在天文学研究的成就

7、更令人瞩目。嘉庆廿五年(1820) ,时任阳湖(今属常州)知县 的张作楠,运用有关天文历算原理,吸取明代末年传入我国的欧洲日晷优点,按常州地处 的纬度,采用几何画法,亲自设计制作了二具集天文科学、考古研究和实际应用于一体的 日晷。现在常州天宁禅寺大雄宝殿前万年宝鼎的左右两边,与古刹的雄伟建筑相映生辉。 国内外天文学者、科研考古、教育界对此极为推崇,一些台湾学者也专程前来考察,是国 内一大瑰宝。日晷距今已有 170 多年历史,其型制和我国古代传统的“赤道日晷”不同, 有立式和卧式两种。据清代著名学者阮元主编的畴人传介绍,在国内其他地方,例如 颐和园的石晷等,这种型制并不多见,现已被收入中国古代天

8、文仪器图录一书之中。 东首一具象古碑一样直立的称为“面东西日晷” ;西首象台子一样平卧的名“平面日晷” 。 太阳光线照射在铜质晷针上,影射到晷面的扇形线条图,即可据此读出时间和节气。竖式 晷面上的线条,纵为节气线,横是时刻线。每小时分四刻,正午前看东晷面,正午后看西 晷面。张作楠也在石晷侧面作了使用说明:“常州府偏京师东三度二十四分,北极出地三 十一度五十一分强。兹测得冬至午正太阳高弧三十四度三十九分;夏至午正高弧八十一度 三十七分,推经纬景(通“影” )线作横表面东西日晷,以便民用。南横为时刻线,每小时 分四刻纵为节气线,节气未变,景仍在线内;若过数日,则景在两线间”这种利 用太阳的投影来标

9、明时刻和节气的天文仪,既通俗易懂,又符合科学原理。例如 2003 年 4 月 5 日是清明,天气晴朗,上午 10 时,铜针的影子清楚地射在横线已正的下一格处;纵线 的影子正好在“清明”线上。它同时还可用来校正钟表,校对“北京时间” 。日晷上就有这 样的说明:“十月十三日至十一月二十三日,校对北京时间只需减 15 分钟。 ”即把日晷表 杆日影正对午时(12 点)减去 15 分钟,即为北京时间 1145 分。经反复考证核验,其精 确度是相当高的。 石晷原件已被损坏,上世纪 80 年代寺院全面修复的后期,经上海天文台金和钧、郭盛 炽两位专家精心勘测设计,包括张作楠的题记原文,于 1991 年全部按原

10、样制成。上海天文 台台长、天文学家、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叔华教授为之题写了“名晷重光”的题词, 使这一文物更加熠熠生辉。 据记载,张作楠凡履任,必随带一批铜、木、石工人及雕版、制仪器、刻算书。时刻 不忘科学研究,充分显示了他重视科技,勇于实践的务实作风。辞职回乡后,更潜心研究 天文。曾自行设计制作“浑天仪” 。 张作楠的政绩也为人称道。作为廉吏典范, 太仓州志中谈及的“我朝白登明、张作 楠、林则徐诸人,国而忘家” , 他生活清贫,关心百姓疾苦,为民办事,深受百姓爱戴并 称颂。 嘉庆戊寅二十三年(1818) ,张作楠选授桃源县令,但实际未到任,不久又改任阳湖知 县。次年三月到任。可以说这是他

11、担任地方官施展管理才华的发祥地。他的父亲手书楹帖 教诲他:“愿汝为良吏,勿愿汝为能吏;使民不敢欺,盍使民不忍欺。 ”他一到任,就走访 调查,了解民情,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他了解到当地官民隔膜很深,在征粮征税中,官 民常起冲突,甚至百姓对强征税赋的官员折其秤、破其斗。他亲自深入民间访贫问苦,有 时将自己有限的薪俸也拿出来,解燃眉之急,并改变以往的做法,在百姓中树立了亲民的形象。他清理公私田粮册,有效防止了胥吏混淆官粮从中渔利。他自己家无童仆婢妾,不 事应酬,十分简朴。一有时间就研究天文历算,撰写书稿。嘉庆二十五年,他亲自设计制 作的日晷完成,著作揣蘥小录完稿。常州著名文学家赵怀玉为此书作序,称“

12、来莅阳 湖,期年政成。事之繁者日益简,讼之猾者日益敛。夏则民多染疾,疗之必勤;冬则民多 被火,救之必力。公余之暇,发舒所积阳湖之民既邀君惠矣。 ”盛赞他的政绩和学术成 就。这年,朝廷颁旨由他兼任常州府督粮通判。 清史稿称他“治事廉平,人称儒吏” 。 他在常州两年后,于道光元年升任太仓知州。他刚到任,就得到报告,发现海盗踪迹。 他连夜追捕,清早带回城里。百姓惊服破案神速。娄河淤塞,经疏浚排水,增加农田 70 余 万亩。离任后,人汇集其事迹,刻成娄东荒政 。 清史稿记载“作楠勤于治事,案无 滞牍。暇则篝灯课读,妻女纺织,常至夜分。人笑其为校官久,未改故态。 ”从这段文字里, 一个珍惜光阴,追求德行的儒者形象呼之欲出。在太仓四年,是他官宦生涯的辉煌时期。 道光四年,由前任江苏巡抚陶澍推荐,经大学士两江总督孙玉庭和后任江苏巡抚联名上书, 保荐他升任徐州知府。地位高了,人际关系却比阳湖和太仓复杂。他感到厌倦,两年后他 辞官归乡,潜心著书,使大量科学著作和思想学术著作流传于世。 他一生的从政实践和科学实践,都绽放出特异的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