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与物联网的结合与面临问题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46111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计算与物联网的结合与面临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云计算与物联网的结合与面临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云计算与物联网的结合与面临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云计算与物联网的结合与面临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云计算与物联网的结合与面临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计算与物联网的结合与面临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计算与物联网的结合与面临问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计算与物联网的结合与面临问题云计算与物联网的结合与面临问题摘要:摘要: 云计算与物联网紧密关联,各自具备很多优势,把云计算与物联网结合起来,我们 可以看出,云计算其实就相当于一个人的大脑,而物联网就是其眼睛、鼻子、耳朵和四肢 等。 关键词: 云计算物联网一、云计算与物联网紧密关联一、云计算与物联网紧密关联物联网和云计算是目前 IT 产业两大新秀,物联网的概念始于2005 年,由国际电信联盟提出;云计算的概念始于 2006 年,由谷歌提出。这几年尽管物联网云计算产业都还不算成熟,但是概念是天天在炒。介于两者的诞生时间差不多,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他们会同时出现,这一点也并非巧合。在上个世纪 80

2、年代,Sun 公司就提出了云计算的概念雏形:网络即计算机,因为当网络中的计算机设备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整个网络都可以看做是一个可以统一处理数据的系统,复杂的工作可以分配给不同计算机处理,甚至于一个设备的任务可以完全由其他设备来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当硬件市场逐渐趋于饱和时,大家不得不因为业绩下滑或者亏损而寻找新的市场,基于成熟的计算机网络,云计算逐渐成为一款有意义的应用,大家往往不用生产出售硬件,就可以收取租金和服务费,这是无形的市场,当然,也是利润超额的。有趣的是,不仅仅体系架构的诞生时间相近,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概念雏形也出现于同一时代:上个世纪 80 年代就有各种电影中的物联网设备,比如智能手

3、表眼镜和各种智能化监控仪器。需要提出的一个历史是,在当时 PC 硬件行业呈现出较大的危机,市场不够振奋,因此人们也会想着去开辟其他的电子设备市场。显然,这是面对同一问题的两条解决路线。上百度百科搜了下这两个词,发现这两个同样创建于 2007 年的词条,目前“物联网”的浏览量是 330 万, “云计算”的浏览量是 430 万,物联网的关注度要明显比云计算低一些。究其原因有两点:第一,物联网是新的硬件、软件和服务平台,它比云计算产业需要开垦的工作量更大,而云计算是利用现有软硬件所构建的服务(PaaS、SaaS、IaaS 等);第二,物联网目前缺乏成功案例与模式,它不像云计算初期可以简单扎根于传统

4、IT 领域,而是要从底层做起并结合时代需要。2 2、云计算与物联网合则两利云计算与物联网合则两利云计算云计算与物联网物联网各自具备很多优势,把云计算云计算与物联网物联网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出,云计算云计算其实就相当于一个人的大脑,而物联网物联网就是其眼睛、鼻子、耳朵和四肢等。云计算云计算是物联网物联网发展的基石,而物联网物联网又促进着云计算云计算的发展,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合则两利。云计算云计算从以下两个方面促进物联网物联网的实现:首先,云计算云计算是实现物联网物联网的核心,运用云计算云计算模式使物联网物联网中以兆计算的各类物品的实时动态管理和智能分析变得可能。物联物联网网通过将射频识别技术、传

5、感技术、纳米技术等新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业之中,将各种物体充分连接,并通过无线网络将采集到的各种实时动态信息送达计算机处理中心进行汇总、分析和处理。建设物联网物联网的三大基石包括:1、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2、传输的通道,比如电信网;3、高效的、动态的、可以大规模扩展的技术资源处理能力其中第三个基石:“高效的、动态的、可以大规模扩展的技术资源处理能力” ,正是通过云计算云计算模式帮助实现。其次,云计算云计算促进物联网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智能融合,从而构建智慧地球。物联网物联网和互联网的融合,需要更高层次的整合,需要“更透彻的感知,更安全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 。这同样也需要依靠高效的、动态的、可

6、以大规模扩展的技术资源处理能力,而这正是云计算云计算模式所擅长的。同时,云计算云计算的创新型服务交付模式,简化服务的交付,加强物联网物联网和互联网之间及其内部的互联互通,可以实现新商业模式的快速创新,促进物联网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智能融合。把物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云计算放在一起,实在是因为物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云计算的关系非常密切。物联网物联网的四大组成部分:感应识别、网络传输、管理服务和综合应用,其中中间两个部分就会利用到云计算云计算,特别是“管理服务”这一项。因为这里有海量的数据存储和计算的要求,使用云计算云计算可能是最省钱的一种方式。云计算云计算与物联网物联网的结合方式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

7、单中心,多终端。此类模式中,分布范围的较小各物联网物联网终端(传感器、摄像头或3G 手机等) ,把云中心或部分云中心做为数据/处理中心,终端所获得信息、数据统一由云中心处理及存储,云中心提供统一界面给使用者操作或者查看。这类应用非常多,如小区及家庭的监控、对某一高速路段的监测、幼儿园小朋友监管以及某些公共设施的保护等都可以用此类信息。这类主要应用的云中心,可提供海量存储和统一界面、分级管理等功能,对日常生活提供较好的帮助。一般此类云中心为私有云居多。二是多中心,大量终端。对于很多区域跨度加大的企业、单位而言,多中心、大量终端的模式较适合。譬如,一个跨多地区或者多国家的企业,因其分公司或分厂较多

8、,要对其各公司或工厂的生产流程进行监控、对相关的产品进行质量跟踪等等。当然同理,有些数据或者信息需要及时甚至实时共享给各个终端的使用者也可采取这种方式。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北京地震中心探测到某地和某地10分钟后会有地震,只需要通过这种途径,仅仅十几秒就能将探测情况的告信息发出,可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中国联通的“互联云”思想就是基于此思路提出的。这个的模式的前提是我们的云中心必须包含公共云和私有云,并且他们之间的互联没有障碍。这样,对于有些机密的事情,比如企业机密等可较好地保密而又不影响信息的传递与传播。三是信息、应用分层处理,海量终端。这种模式可以针对用户的范围广、信息及数据种类多、安全性要

9、求高等特征来打造。当前,客户对各种海量数据的处理需求越来越多,针对此情况,我们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及云中心的分布进行合理的分配。对需要大量数据传送,但是安全性要求不高的,如视频数据、游戏数据等,我们可以采取本地云中心处理或存储。对于计算要求高,数据量不大的,可以放在专门负责高端运算的云中心里。而对于数据安全要求非常高的信息和数据,我们可以放在具有灾备中心的云中心里。此模式是具体根据应用模式和场景,对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分类处理,然后选择相关的途径给相应的终端。以上三种只是云计算云计算与物联网物联网结合的方式粗线条的勾勒,还有很多种其他的具体的模式,囿于笔者浅见,也许已经有很多模式或者方式已经在实际应

10、用当中了。三、云计算与物联网结合面临的问题三、云计算与物联网结合面临的问题技术总能带给人们很多的想象空间,作为当前较为先进的技术理念,物联网物联网与云计算云计算的结合存在着很多可能性,也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1.1.规模问题规模问题规模化是云计算云计算与物联网物联网结合的前提条件。只有当物联网物联网的规模足够大之后,才有可能和云计算云计算结合起来,比如行业应用:智能电网、地震台网监测等等需要云计算云计算。而对一般性的、局域的、家庭网的物联网物联网应用,则没有必要结合云计算云计算。如何使两者发展至相应规模,尚待解决。2.2.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无论是云计算云计算还是物联网物联网,都有海量的物、人相关

11、的数据。若安全措施不到位,或者数据管理存在漏洞,它们将使我们的生活无所遁形。使我们面临黑客、病毒的威胁,甚或被恐怖分子轻易跟踪、定位,这势必带来对个人隐私的侵犯和企业机密泄露等问题。破坏了信息的合法有序使用要求,可能导致人们的生活、工作陷入瘫痪,社会秩序混乱。因此,这就要求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各有关部门运用技术、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解决安全问题。3.3.网络连接问题网络连接问题云计算云计算和物联网物联网都需要持续、稳定的网络连接,以传输大量数据。如果在低效率网络连接的环境下,则不能很好工作,难以发挥应用的作用。因此,如何解决不同网络(有线网络、无线网络)之间的有效通信,建立持续、大容量、高

12、可靠的网络连接,需要深入研究。4.4.标准化问题标准化问题标准是对任何技术的统一规范,由于云计算云计算和物联网物联网都是由多设备、多网络、多应用通过互相融合形成的复杂网络,需要把各系统都通过统一的接口、通信协议等标准联系在一起。这将是在两者发展中不断发展,有效健全的问题。总之,物联网物联网是指“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 “云计算云计算”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分布性等特点来进行计算和存储” 。前者是对互联网的极大拓展,而后者则是一种网络应用模式,两者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但是,对于物联网物联网来说,本身需要进行大量而快速的运算,云云计算计算带来的高效率的运算模式正好可以为其提供良好的应用基础。没有云计算云计算的发展,物联网物联网也就不能顺利实现,而物联网物联网的发展又推动了云计算云计算技术的进步,因为只有真正与物联网物联网结合后,云计算云计算才算是真正意义上从概念走向应用,两者缺一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