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地面铺装若干原则的探讨园林地面铺装若干原则的探讨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6001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地面铺装若干原则的探讨园林地面铺装若干原则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园林地面铺装若干原则的探讨园林地面铺装若干原则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园林地面铺装若干原则的探讨园林地面铺装若干原则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园林地面铺装若干原则的探讨园林地面铺装若干原则的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园林地面铺装若干原则的探讨园林地面铺装若干原则的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地面铺装若干原则的探讨园林地面铺装若干原则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地面铺装若干原则的探讨园林地面铺装若干原则的探讨(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林地面铺装若干原则的探讨园林地面铺装若干原则的探讨园林地面铺装若干原则的探讨园林地面铺装若干原则的探讨讨论园林地面铺装若干原则的探讨园林地面铺装若干原则的探讨摘要: 园林地面铺装作为构园的一个要素,在园林中具有“底”性特质,是构成园林景观整体形象的有机组分,具有不可忽视的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园林地面铺装的艺术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和人性化原则三个方面对园林地面铺装进行探讨。 关健词: 园林铺地 艺术 生态 人性园林铺地是指用各种材料进行的地面铺砌装饰、包括园路、广场、活动场地、建筑地坪等。铺装的园路,不仅具有组织交通和引导游览,还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息、活动场地,同时还直接创造优美的地面景观,

2、给人美的享受,增强了园林艺术效果。 英国著名的造园家 Nigel Colborn 认为:“园林铺装是整个设计成败的关键,不容忽视。应充分加以利用。 ”日本的景观师都田彻则进一步指出:“地面在一个城市中可以成为国家文化的特殊象征符号” 。由此可见,铺地景观的设计在营造空间的整体形象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在进行园林地面铺装时,应该注意和遵循一些原则,即富于艺术性,又满足生态要求,同时更加人性化,给人以美好的感受,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1 艺术性原则 11 园林铺装艺术表现要素 园林铺装表现的形式多样,但主要通过色彩、图案纹样、质感和尺度四个要素的组合产生变化。 111 色彩 园林铺装一般作为空间的背

3、景,除特殊的情况外,很少成为主景,所以其色彩常以中性色为基调,以少量偏暖或偏冷的色彩做装饰性花纹,做到稳定而不沉闷,鲜明而不俗气。如果色彩过于鲜艳,可能喧宾夺主而埋没主景,甚至造成园林景观杂乱无序。 色彩具有鲜明的个性,暖色调热烈、兴奋,冷色调优雅、明快;明朗的色调使人轻松愉快,灰暗的色调则更为沉稳宁静。铺地的色彩应与园林空间气氛协调,如儿童游戏场可用色彩鲜艳的铺装,而休息场地则宜使用色彩素雅的铺装,灰暗的色调适宜于肃穆的场所,但很容易造成沉闷的气氛,用时要特别注意。 112 图案纹样 园林铺装地面以它多种多样的形态、纹样来衬托和美化环境,增加园林的景色。纹样起着装饰路面的作用,而铺地纹样因场

4、所的不同又有各变化。一些用砖铺成直线或平行线的路面,可达到增强地面设计的效果。但在使用时必须小心仔细。通常,与视线相垂直的直线可以增强空间的方向感,而那些横向通过视线的直线则会增强空间的开阔感。另外,一些基于平行的形式(如住宅楼板)和一些成一条直线铺装的地砖或瓷砖,会使地面产生伸长或缩短的透视效果,其它一些形式会产生更强烈的静态感。 表现纹样的方法,可以用块料拼花壤嵌,划成线痕、滚花,用刷子刷,做成凹线等。 113 质感 质感是由于感触到素材的结构而有的材质感。铺装的美,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材料质感的美。材料质感的组合在实际运用中表现为三种方式: (1)同一质感的组合可以采用对缝、拼角、压线手法

5、,通过肌理的横直、纹理设置,纹理的走向,肌理的微差,凹凸变化来实现组合构成关系。 (2)相似质感材料的组合在环境效果上起到中介和过渡作用。如地面上用地被植物,石子、砂子、混凝土铺装时,使用同一材料的比使用多种材料容易达到整洁和统一,在质感上也容易调和。而混凝土与碎大理石、鹅卵石等组成大块整齐的地纹,由干质感纹样的相似统一,易形成调和的美感。 (3)对比质感的组合,会得到不同的空间效果,也是提高质感美的有效方法。利用不同质感的材料组合,其产生的对比效果会使铺装显得生动活泼,尤其是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的搭配,往往能使城市中的人造景观体现出自然的氛围。例如:在草坪中点缀步石,石的坚硬、强壮的质感和草坪

6、柔软、光泽的质感相对比。因此在铺装时,强调同质性和补救单调性小面积的铺装,必须在同质性上统一。如同质性强,过于单调,在重点处可用有中间性效果的素材。 在进行铺装时,要考虑空间的大小,大空间要粗犷些,可选用质地粗大、厚实、线条明显的材料。因为粗糙,往往给人感到稳重、沉着、开朗,另外,粗糙可吸收光线,不晕眼。而在小空间则应选择较细小、圆滑、精细的材料,细质感给人轻巧、精致的柔和感觉。所以在大面积的铺装可选用粗质感的材料,细微处、重点处可选用细质感的材料。 114 尺度 铺装图案的大小对外部空间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形体较大、较开展则会使空间产生一种宽敞的尺度感,而较小、紧缩的形状,则使空间具有压缩感和

7、亲密感。由干图案尺寸的大小不同以及采用了与周围不同色彩、质感的材料,还能影响空间的比例关系,可构造出与环境相协调的布局来。铺装材料的尺寸也影响其使用。通常大尺寸的花岗岩、抛光砖等板材适宜大空间,而中、小尺寸的地砖和小尺寸的玻璃马赛克,更适用于一些中、小型空间。但就形式意义而言,尺寸的大与小在美感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并非愈大愈好,有时小尺寸材料铺装形成的肌理效果或拚缝图案往往能产生更多的形式趣味,或者利用小尺寸的铺装材料组合成大图案,也可与大空间取得比例上的协调。 -12 园林铺装艺术表现技巧 铺装是园林景观的一个重要部分,铺装要出彩,需掌握几个技巧。 121 巧选材 铺装材料选择要根据不同的环

8、境而定。中国自古对园路铺装就很讲究, 园冶中“花环窄路偏宜石,堂回空庭须用砖”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园林铺装中有许多经典的铺装案例可供借鉴,如用光面混凝土砖与深色水刷石或细密条纹砖相间铺地,用圆形水刷石与卵石拼砌铺地,用白水泥勾缝的各种冰裂纹铺地等。此外,还用各种条纹、沟潜的混凝土砖铺地,在阳光的照射下,能产生很好的光影效果,不仅具有很好的装饰性,还减少了路面的反光强度,提高了路面的抗滑性能。 122 重色彩 园林铺地的色彩对整个园林的给人的感受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彩色路面的应用,能把“情绪”赋予风景。一般认为暖色调表现热烈、兴奋的情绪,冷色调较为幽雅、明快。明朗的色调给人清新偷快之感,灰暗的色调则

9、表现为沉稳宁静。因此在铺地设计中有意识地利用色彩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空间的气氛。 123 重意境 中国园林的创作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当客观的自然境域与人的主观情意相互激发、相互交融,达到情与景的统一时产生出园林意境。意境寄于物而又超于物之外,给感受者以余味或遐想。铺装要发挥艺术的想象力,通过联想的方式来表达园林景区的意境和主题,烘托景区气氛。 古代园林多利用砖瓦、石片、卵石和各种碎瓷片、碎陶片等材料,即随手可得又乡土自然。不可否认,古典园林景观整体空间的自然协调感在一定程度上是得益于自然铺地材料的应用。材料的自然、文化的组合,就构成了生动的景观。 常见的图案有几何纹样如大角、攒六角、套六角、套

10、钱、球门、芝花等以及一些动物或植物纹样,形象精致、紧凑,好比绣在地上的精美女红。如拙政园中的“海棠坞春” ,由米黄和瓷黑的两种小鹅卵石镶嵌成的海棠图案地景,精致、细密,尺度与庭院空间呼应妥当十分协调。 如果说古典园林的竖向景观(空间的分割,借、透、漏等造景的追求,亭、榭、楼、台等建筑的精巧营构,词文匾联的墨色点睛等)所体现的文化是高雅的文士精神情调的追求,那么园林铺地景观所反映的恰是世俗的、物质的、市民“俗文化”的情结。典型的就是运用谐音、双关等手法突出一个铺地景观主题以此来传达园林主人的某些幸福祈望。如拙政园、网师园、留园、狮子林的铺地中都有一幅五只蝙蝠围住正中的一个“寿”字的图案,喻意“五

11、福捧寿” ,象征园主祈望人生的美满长寿;还有借蝙蝠、梅花鹿和仙鹤三种动物形象来寓意“福禄寿”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所体现的即是园林市井化的一面。园林铺地景观在古典园林中的特点,正如计成在园冶中所说的,铺地设计应该能让走在上面的人生出“莲生袜底,步出个中来;翠拾林深,春从何处是”的意境。其实强调的就是个整体协调的观念,追求同环境浑然相成,能够引人入胜。 我国现代园林与古代园林已有一些差别,所以现代园林或城市景观中,在进行铺装时,图案也发生了些变化,特别是引人了西方的一些表现手法,图案内容也日渐丰富。但是在做铺装时我们仍要根据整个景观的立意而采用不同的图案表现,否则就会出现不协调的现象。中国古典

12、园林,十分重视园林意境的创造,利用铺装图案来强化意境,这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手法之一。所以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铺装中有“松” “鹤”等象征长寿、富贵等吉祥的图案,现代园林中,可利用一些富有变化的线条或加入一些抽象的图案来表达喻意。在应用中要注意铺地中古典的与现代的,中国的与西方的图案艺术表现,从而在意境上能透出立意,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对美的享受。古典园林铺地景观形象其生成的特定时代早已成为历史,它精小、含蓄的空间尺度感和个人化的景观文化蕴涵也只在那个古典私人的空间中别具生命力。但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是古典园林中铺地景观整体有机整体的创造。因此,在现代的城市园林当中又应该怎样创造宜时、宜地、宜景的铺地

13、景观,已经成为当前城市绿地建设整体景观美中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2 生态性原则 地面铺装作为城市下垫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上的大气层间存在着水分、热量及其他物质交换及平衡.同时下垫面又是空气运动的界面。因而下垫面的性质自接影响着市区气温、太阳辐射、空气湿度、风等气象要素,对城市局部气候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下垫面的性质是形成城市市区特定气候条件的重要因索之一,因此,园林地面铺装的生态性原则是相当重要的。 21 地面铺装设计和施工的生态要求 铺地景观作为一种人工作业的产物,通常由大面积的硬质界面构成。由此导致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人为的割裂了生态的竖向循环,比如雨水的循环、蚯蚓、地鼠等小生物

14、的正常生活等。原先场地的有机自然状态也因人为活动地表的介入而分裂破碎化。因此,在实践铺地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意适当留缝、铺沙或镶嵌绿草等融合进自然元素,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尽量实现生态性要求。 22 重视生态环保材料的应用 大面积的地面铺装,会带来地表温度的升高,造成土壤排水、通风不良,对花草树木的生长也不利。设计师除采用嵌草铺地外,还要注意多应用透水、透气的环保铺地材料。 -3人性化原则 人们总在期待人性化舒适度不断提高,期待着充满个性、亲切而令人愉快的道路空间。由绿篱、街道树和人行道铺装等道路空间构成要索营造出来的情趣。那种“令人不禁想上去走一走的人行道”.不但丰富了我们所居住城市的

15、表情,也表现了生话、文化和历史。作为道路空间构成要素之基础的路面铺装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值得探讨。以人为木的人行道空间,是在结合考虑功能方而的体感性、弹性及对不同气候的适应性等特点的同时兼顾材料的质感、色彩等美感特性以及与环境协调等因索情况下营造出来的。为行人使用的道路和广场的铺装与汽车道路的铺装有很大的不同.不能仅仅依抓它的机能和耐用性来决定。因为它还包含了诸如安乐、平静、情趣等让行人的走路变的更加轻松的因素。色彩、形状、创意及质感等成了地而铺装关键点。 31 人类步迹的特点 通过实际调查人们自然而然地步行留卜的足迹.我们可以发现一此人类步行的特点。 311 作为足迹的成因都有方向性明确的

16、边界和目标,步行者沿着这个边界:向目标点行进并行成捷径。这此捷径很多段的线形从微观上看是由很多短曲线连接而成的,但从宏观上看呈自线形,整体上保持一定的方向性。 312 有部分案例显示.足迹线形整体中连接着出发点或到达点的部分线形明显现一圆弧状,与特点一有明显的区别。 313 关注足迹线宽度与曲线曲度的相关性我们会发现,在步行者改变行进方向曲度大的地方.足迹线宽度也宽.反之也窄。 314 人们步行会使俩条人工铺装(路)自线交叉点部分的边缘很自然地改变行成裸地.这证实了一点交叉点会变宽.实际的边缘.作得小一些可能会更好。 根据人类步行的特点.我们探讨一下铺装艺术方而的一些基木思路和想法。铺装艺术关系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