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5554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狂人日记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狂人日记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狂人日记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狂人日记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狂人日记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外国文化对鲁迅创作的影响摘要摘要 鲁迅作为现代文学的领导者,他的文学创作中受到了多种外来文化的 影响,但是其中影响最深刻的还是果戈里和尼采,所以这里主要探讨下果戈里 对鲁迅创作的影响。关键字关键字 鲁迅 外来文化 果戈里 尼鲁迅(1881-1936),是 20 世纪中国最伟大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也是伟大的 爱国主义者和无产阶级民主战士。鲁迅的作品一方面揭露和批判了中国旧社会 的黑暗、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强压在国人身上的精神枷锁、旧中国人民的 劣根性、民众的、麻木不仁和缺少民主觉悟性;另一方面他倡导个性解放,呼 吁个人自觉敢于参与社会变革,并且和封建势力及反动派进行抗争。他不仅对 中国民族文化

2、有很好的发扬,且始终采取开放的文化态度,吸收了许多外来文 化,而这些外国文化对鲁迅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俄苏文化、日本小 说、尼采的哲学思想、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西方的象征主义及浪漫主义对他的影 响尤其较大。在各国文学中,鲁迅最为关注的就是俄国的作品,因为中俄两个国家现实生 活中有一些相似处,两个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时代情绪上也有某些相似处。但在 俄国文学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惨烈、安德烈夫的惊恐、勃洛克的基督式悲悯、 在中国文学中很难找到,也许是鲁迅从中找到了一丝光亮。在绝望中的人,若 能苦苦斗争,不惜与黑暗抗击,甚至同归于尽,那么生命的力量就显得格外强 大了。鲁迅不仅翻译了许多俄苏文学作品,介

3、绍到中国来,并且还受到了极大 的影响,在许多作品中都可以找到俄苏文化的影子。谈及果戈里对鲁迅的影响,一定不会错过两部狂人日记的对比,果戈里 笔下的“狂人”与鲁迅先生塑造的“狂人”在对现实的批判上确有相似之处, 两部作品都选以日记体裁,主人公都是狂人,都采用讽刺手法表现现实的残酷, 但两个“狂人”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艺术典型。前者是一个受沙俄时代封建 统治制度迫害而发疯的小人物,是一个真正的疯子。而后者却是一个觉悟了的 青年受到封建制度压抑而癫狂,他更多的是象征、影射。作者的情感也是不同 的,果戈里虽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沙俄统治的黑暗,但更多的是对小人物痛 苦生活经历的同情,以及一种悲观厌世的情

4、绪。而鲁迅却从反映封建社会吃人 本质的角度出发,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正如他在灯下漫笔中 指出的:“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 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 ”他号召中国的青年奋起“扫 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宴,毁坏这厨房” 。鲁迅是通过这个封建社会叛逆者的 狂人形象,召示更多的人们投入反封建的斗争。故鲁迅的小说在思想深度上比 果戈里更加“忧愤深广” 。俄国作家果戈里的狂人日记中写狂人波布里希钦的出世,喊出了被侮 辱、被损害、被摧残的小人物内心的不满和愤怒,反映了在沙皇统治下,在农 奴制度的桎梏下,俄罗斯人民内心的痛苦与叹息、哀鸣。它用“

5、狂人日记”的 形式来表现人物性格与主题思想,这给了鲁迅重大启发这种艺术构思和表现形式直接影响了鲁迅写出同名小说狂人日记,但是鲁迅的这个中国狂人又与 俄罗斯狂人截然不同,它表现的是对于旧制度吃人本质的深沉的忧愤,将矛头 直接指向整个封建旧制度,呼喊、反抗、斗争。鲁迅先生塑造的“狂人”与果戈里笔下的“狂人”在对现实的批判上确有 相似之处,作者都是借主人公狂放不羁、荒诞杂乱的言语写胸中块垒,倾吐不 平与愤恨;表现手法上都采用了日记体形式。但中外文学上的两个“狂人”在 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艺术典型。前者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礼教斗士,后者虽然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俄国官场的某些黑暗,归根结底却是渺小的个人

6、主义 者。前者的“救救孩子”是要掀掉“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延宴”,后者更多 的却是力图挽救自己于穷困潦倒的境地,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上述种种,正 是鲁迅比果戈里“忧愤深广”之主要所在。鲁迅的狂人日记固然明显地取 法于果戈里的同名小说,但鲁迅对旧世界弊害的深入发掘和彻底否定,使他的 小说的现实主义有了极其丰富的历史内涵,与十九世纪一般的现实主义有显著 的不同。鲁迅的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忧愤深广。它与果 戈里的的狂人日记,在主题、人物、情节、风格、语言这些方面有什么渊 源呢?从思想内容上看,都是把揭露、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制度,控诉封建制 度对人的迫害。果戈里的狂人日记在于揭露沙俄

7、时代封建统治制度对人的迫害,对小 人物表示同情;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揭露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呼唤年青人 站起来拯救未来。相同之处是都带有普通人不同的狂人色彩。不同的是果戈里 的狂人日记写的单纯是个受迫害至疯的小人物,而鲁迅的狂人日记写 的是个反封建的战士。主要表现在:发狂的原因不同。果戈里小说中描写了 发狂的原因是受不住俄国官僚等级制度,失恋、对科长的女儿单相思、痛极至 疯,是因为个人受压抑发疯。鲁迅小说中的狂人是反封建统治受到迫害而发狂, 旁边人把他对封建社会的批判看作是疯话,把他的反封建行为当人疯子行为, 是痛极至疯。发狂的程度,发狂的表现不一样。波普里希钦的行为真正是疯 子,如:他看懂狗写信

8、他以上等人自称,看不起下等人,认为自己是上等 人,生活目的是为了当上校、将军,是只关心自己的卑微的小人物。鲁迅笔下 的狂人是封建地主家的知识分子,敢于“成年流水”铺子上踹上一腿,不是因 为个人私利而疯,不为世人所容,精神压抑导致发疯,没有完全丧失理智。 “语多错杂无伦次”兼具发狂和清醒两重性,以清醒为主,用狂人做掩护,尖 锐、泼辣地揭露封建本质,原型来自多个人。鲁迅塑造狂人形象既借鉴果戈里 的狂人日记,但不以现实生活中的两类人原型。对未来的要求不同,果 戈里的狂人日记最后清醒后发出悲哀的哭泣:“救救我吧!把我带走吧! ”带有一种悲观厌世的情绪。而鲁迅笔下的狂人对未来充满希望,是战斗作品。在艺术

9、形式上有相同也有差异,都是日记体裁,都用第一人称。但在日记 体裁运用有两处不同:鲁迅的狂人日记创造性地加了个序,是阅读小说的 钥匙,使作品具有客观性和可信性;鲁迅的小说一改果戈里平铺直叙的手法,用倒叙的手法,为深化主题提供了条件。都写了狂人特有的心理活动和语言, 都很注意剖析狂人特有的内心世界,都写了主人公多疑、敏感,都采用回忆、 联想、讲疯话、幻觉这样一些手法表现疯人。鲁迅在展开狂人心理活动时没有 大段大段心理描写,而是与行动联系起来了,通过医生的行动来揭露封建制度 不仅在社会上相互残杀,而且适用于亲人。写梦境日记之八通过人物在梦 中回答,在梦中交锋,使青年人麻木也想吃人。都以“救救孩子”作

10、为结尾, 果戈里的狂人“妈妈,救救孩子。”鲁迅“没有吃人的孩子,救救孩子。” 果 戈里的狂人是发自个人。都采取了以狗喻人的手法。果戈里通过人格化的狗揭 露官僚的丑态,揭露等级制度泛滥,还把人间的等级制度带到狗的世界,将军 家的狗看不起乡下的狗。鲁迅写了地主家的狗,象征为地主阶级效劳的走狗。 鲁迅运用了象征、比喻、双关的手法与果戈里的不同。可见,一个作家往往会受到外国众多文学、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创 作中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影子可寻。在鲁迅的创作中,他不仅受到了俄国、日本 等国的作家小说影响,也受到了尼采哲学及达尔文进化论和小现实主义流派的 影响,但是在他的作品中又是带有中国特色的,是在中国现实及他个人思想的 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不仅能够吸收多种文化,也要最终创 造出自己的思想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