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5327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锤炼道德品质目的要求:目的要求:1.通过本章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及其主 要内容。2.帮助认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的主要内容。3.教育学生恪守基本的公民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4.教育学生作一个有道德、讲诚信的大学生。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及其主要内容。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及为什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中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3.如何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讲诚信的大学生。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体验式教学。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2、:4 课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何谓道德在古代中国,道和德是两概念。 “道”最初指道路,后引申为事物发展变化 规律,行为原则规范。 “德”在古代与“得”相通,指内心情感、信念,是对道的理解把握。是对“道”认识之后,按照它的规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 当。 在中国哲学史上, “道德”指“道”与“德”的关系。 孔子主张:“志于道,据于德。 ” (论语述而 )这里的“道”指理想的 人格或社会图景, “德”指立身根据和行为准则。因儒家以仁义为道德的重要内 容,故也以仁义道德并称。 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 “道”

3、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或万物 的本体。 “德”和“得”意义相近,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 性质;对于“道”的认识修养有得于己,亦称为“德” 。 “道生之,德畜之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 (老子五十一章 )认为“道”和 “德”虽尊贵,却不是什么主宰(“命” ) ,而是一切任其自然的。我们通常讲的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道德的定义可以概 括为: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 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这一概念说明,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 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总是扬善抑恶的。道德与

4、法律不同,它是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 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二)道德的起源 道德不是从来就有的。寻找道德的源头,只能从人类历史发展和人类的社 会实践中去发现。关于道德的起源问题,形成了许多观点,概括起来可以分为 内在说和外在说两类观点。 (1)内在说可以分为神意说、理念说、教育论等。他们把道德的起源归结为外 在于人的某物或某种力量 神意说 认为道德起源于天的意旨或上帝的旨意,天指示“圣人” 、帝王制订行为规 范,人们遵行天的意旨就能得福,不遵行天的意旨就会受到惩罚。孔子认为 “天生德于予,恒魋其如予何?”意思是说,上天把治理天下的圣德和使命交 给了我

5、,别人能把我怎么样呢?中国汉朝的董仲舒认为天人相通,指出“道之 大源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亦是把封建道德纲常神圣化、宗教化。 在西方也是如此。而且和宗教有着紧密的联系。基督教认为道德根源于上帝 的启示。 “摩西十诫” (后六条:孝敬父母,不可杀人、奸淫、偷盗、作伪证、 贪恋他人所有)便是上帝对摩西的启示,然后通过摩西向教民宣讲。中世纪宗 教伦理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美德是我们天赋的本性” ,亦可见更明确的表 达了道德根源于上帝启示的观点。 理念论 认为道德起源于至高的理念或者绝对的精神或者天理。 教育论把道德的起源归结为教育和环境等外在因素。(2)内在说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的天性或自认本

6、性,即人天生就有到的意识。 古代中国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性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属性, 人性就是人的道德性,人生来就具有“四端” ,即:“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 心,义也;辞让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 “仁、义、礼、智”这“四端” 是“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而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就是道德观念的 萌芽。 西方 康德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类固有的“纯粹理性”。他认为,人们同情和帮助 穷苦的人并不是受到私利或荣誉心的驱使,而是出自内心的“道德律令”,人 先天就具有“善良意志”。 (3)马克思主义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正确地揭示了道德的真正起源,认为道德是在人 类社会

7、的一定生产方式或经济关系中产生的,它受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就 是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而发生变化。 道德是具体的和发展变化的,每一时代的人们,包括阶级社会中的各个阶 级的成员,都依据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关系形成不同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道德是一种具体的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形成不同的道德历史 类型。(三)道德的本质 1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道德的一般本质道德的一般本质) 2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道德的特殊本质道德的特殊本质) (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2)道德规范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 (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3.道

8、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的深层本质道德的深层本质) 道德需要促使人类结成相互满足的价值关系,推动人们改善这种关系,调 节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完善人的人格,形成人类特有的实践精神。 道德是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精神能 够进入实践的主要依据。道德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道德是理想与现实的统 一体。道德作为实践精神,以其理想性、目的性指引人们的行为,将理想转化 为现实。学习伦理学不仅仅在于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更在于将这些理论知识 应用于实践。我们诉诸理智、情感,更要诉诸行动,自觉修养,成为一个道德 高尚的人。二、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道

9、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 效与能力。 概括说来,道德的主要功能有两种:概括说来,道德的主要功能有两种: 认识功能。认识功能。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 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帮助人们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自己与他人、社会 的义务和人的各种利益关系,明确责任。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公元前 469 年 399 年)认为,道德即知识,罪恶就是对道德所应知的许多事情的无知。 调节功能。调节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 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调节功能是最基本又最重 要的功能。人与人、人

10、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范围广泛,法律管不到的 关系都由道德来调节。在调整中“提倡必要的节制和自我牺牲” 。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表现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 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 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 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进人的全面发 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三、三、道德的历史发展道德的历史发展 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 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

11、主义社会的道德。第二节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 两重性。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 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 法,既不能全盘肯定、全面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定、全面抛弃。 另外,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和道德进步,除了要注意继承和弘扬本 民族文化和道德的优良传统之外,还必须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 西方的一些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领袖等提出了不少值得我们吸纳的优秀 道德主张

12、、观念。有价值的理论、观念是世界共享的,我们不要轻易放弃这种 学习的机会,忽视值得我们学习的内容。一、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一、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一)道德规范(一)道德规范 1人与人之间 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 伦关系中都应尽到的义务,并且用道德来调节、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古 代的中国有“五伦”之说,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些体现了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人伦关系的道德准则主要从两方面论述,一是家庭道德 观念;一是社会公德观念。 (1)家庭中:父子间、夫妻间、兄弟间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13、论语学而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人类无法选择,不可解除的关系。“身体发肤,受之父 母。 ”中国传统道德观念要求“父慈子孝”,在父母要求父母慈爱子女、严格 要求子女、不溺爱,注重子女教育;在子女要求子女孝,即赡养父母、尊敬 父母、服从父母以及祭亲续统。 兄弟间讲求“悌”,即出尊敬兄长外,还要重视兄弟间的团结。 夫妻间应该恩爱和谐、同甘共苦、相敬如宾。“夫妻之道,以和不以私,和 则顺于父母;和则不失其情。 ” 唐甄:潜书居室(2)社会中:朋友、长幼、上下属级 对待朋友要讲“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对待长辈和晚辈要“尊老爱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下属对待上级要“

14、忠”,上级对待下属要“为政以德”,因为 “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哀公2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儒家崇尚重义轻利的道德价值观念,他们把义规定为 公,即社会整体利益;把利规定为私,即个人一己之利。强调社会整体利益高 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社会整体利益,不能为了个人利益不顾甚至危 害社会整体利益,始终把社会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孟子的“舍生取义”,董 仲舒的“夫仁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都是“以义为上”。(二)古代中国道德修养的方法(二)古代中国道德修养的方法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十分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即要求个人既要坚定的追去高

15、尚的道德理想,也要积极地进行自我道德修养。因此许多重要的思想家都在道 德修养的方法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注重“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内自省”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3)“返璞归真” 主要指老子的道德修养方法。老子认为道德的本质是纯朴的,“朴”就是 指未遭到污染和破坏的,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减少私欲, 净化心灵,回归纯净无杂的状态。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1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2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

16、内在要求 3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第三节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一、社会主义道德与市场经济一、社会主义道德与市场经济 1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3)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在同一经济结构中的不同地位和不同利益,也决定着 各种道德体系的阶级属性、社会地位和彼此间的矛盾斗争。 (4)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2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共发展是我国 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应当建立在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基 础上,反映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为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服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