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进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5125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进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进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进展近年来,有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概念的最大变化在于提倡在临床实施“神经功能调节治疗和神经损伤修复治疗以及疼痛康复治疗”。由于对于有关再损伤治疗结果的质疑已经逐渐引起临床医师的警惕。一、定义一、定义近年来,Watson 和 Loeser(2001)提出将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 1 个月者定义为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从国内、外疼痛医学临床上看,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无疑是困扰中、老年人群的顽痛症之一,是公认的世界级疼痛性疾病。其疼痛持续时间短则 1-2 年,如无有效的控制疼痛的方法,

2、一般病史可以长达 3 年以上,个别患者病程最长者甚至超过 10 年。患者长期遭受剧烈疼痛的折磨而苦不堪言,不仅情绪低落,生存和生活质量严重降低,由于患者四处求医使得医疗费用大幅度增加,工作和社交能力降低甚至丧失。 二、病程和病理改变二、病程和病理改变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程一般约 1-5 年,但在临床上我们经常见到病史5 年的病例。有关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理改变和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疼痛虽然与急性带状疱疹相关,但究竟单纯是急性带状疱疹时间上的延续或是性质不同的另一类疼痛仍有不同看法,多数学者倾向认为它们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疼痛。【发病率和多发部位发病率和多发

3、部位】总的来说,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Morages(2001)曾经统计过一组病例,10-19 岁的发生率为 4%,20-29 岁为 2%,30-39 岁为 15%,40-49 岁为 33%,50-59 岁为 49%,60-69 岁为65%,70-79 岁为 74%;而疼痛时间持续1 年的可能性在 10-49 岁组为 4-10%,50-79 岁组为 18-48%,个别患者可长达 10 年或更久。好发部位及比例分别为:头面部占 15%,颈项部为 12%,胸背部为 55%,腰腹部为 14%,骶尾部为 3%,全身性占 1%左右。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疼痛性质和发作频率疼痛性

4、质和发作频率】由于大多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都属于重度疼痛,疼痛的类型也同样具有特征性临床的表现,疼痛程度非常剧烈,疼痛常常难以忍受。1、 自发性闪电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发作痛。2、 针刺样疼痛伴随持续性烧灼痛。3、 大多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自发性剧烈疼痛的频率在临床上表现为间断发作,但是往往缺乏规律性,有时与身体运动无明显的关系。大部分患者疼痛发作频率10 次/min。4、 与急性带状疱疹不同的是,患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涉及心理因素明显增加短期内多数有自杀倾向。四、诊断四、诊断由于剧烈疼痛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夜间睡眠明显受影响。急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大多数都能告诉医师自己曾

5、经患急性带状疱疹的病史。患者的 VAS 评分常常8 分。临床上有少数患者未能告诉医师自己曾经患急性带状疱疹的病史,患病局部也缺乏明显的皮肤色素变化或疤痕时,可能会发生诊断困难,此时应该重点询问过去病史,仔细检查局部浅感觉的变化。【临床类型临床类型】 伤害性感受器兴奋型(Irritable nociceptor group): 去神经支配型(Deafferentation group): 中枢整合痛型(Central reorganization group):我们在临床上所遇到的患者以伤害性感受器兴奋型和去神经支配型为主,部分患者表现为去神经支配型和中枢整合痛型两种混合临床型。五、治疗五、治疗

6、一般说来,如果讲到有关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治疗时,临床医师都会觉得这个问题非常、非常棘手,那么在临床上究竟有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它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目前的回答是有效的“综合治疗”的方法。1药物治疗原则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对药物的反应性在临床上与急性带状疱疹有所不同,所以许多常用的止痛药物效果不佳,常用的麻醉性止痛药、抗抑郁药、抗惊厥药、激素类和部分 NSAID 药物对大部分患者有缓痛效果。NSAIDsNSAIDs 用于早期(病史6 个月)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辅助治疗有时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外周神经根遗留炎症反应为主时,可配合其他药物共同使用,临床可以试用治疗急性

7、带状疱疹的口服药物如:双氯芬酸钠类、氯唑沙宗类等,但是有时效果不理想,而且临床使用期间多数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敏感的患者有时较严重,应特别注意胃肠道系统的副作用,尤其老年人应予以特别注意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在一些临床病例可以毫无症状或主观感觉的突然发生大出血。麻醉性镇痛药和麻醉药麻醉性镇痛药用于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镇痛治疗效果不如在其他领域疼痛的疗效,目前国外仍有使用麻醉性镇痛药的临床尝试,我科门诊中部分患者配合使用弱阿片类,如曲吗多缓释剂:奇曼丁等口服,临床上对大部分患者有效。阿片类药物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主要争议,部分原因是缺乏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理解和不清楚其机制。长期给予阿

8、片类药物引起副作用也是限制其应用的原因之一。尽管存在争议,但是有多项随机、双盲研究显示吗啡、氧可酮和曲马多等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效。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作用机制在于阻止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再吸收和钠通道阻滞作用等发挥镇痛功能,它们的产生镇痛作用的时间短于抑郁作用。抗抑郁药用于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辅助镇痛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临床常用的有阿米替林、多虑平、赛乐特等,可作为常规使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并逐步增加剂量,防止发生显著的副作用,其他的如去甲替林、马普替林也可以使用。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抗胆碱能作用(口干、视力模糊、尿储留)、镇静和嗜睡、直立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和房室传导

9、阻滞等,临床上要予以特别关心。抗惊厥药抗惊厥药单独使用效果不明显,合用抗抑郁药可提高疗效,临床上常用的有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肝肾功能和白细胞数量,特别是老年患者和长期服药的患者应该倍加小心。FDA 于 1995起批准加巴喷丁作为治疗癫痫的辅助药物,其后发现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中效果明确。加巴喷丁目前成为治疗神经源性疼痛的一线药物。加巴喷丁常见副作用嗜睡(15.2%)、眩晕(10.9%)、无力(6.0%),最严重是惊厥(0.9%)。与传统的抗惊厥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和丙戊酸)比较,加巴喷丁副作用明显小。维生素类、安定类由于维生素类大多数是参与多种代谢过程的酶类的辅基类,对

10、于维持正常机体的各系统生理功能,特别是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和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维生素 B 类等是临床治疗中比较常用的药物,临床上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时维生素 B1、B6、B12制剂使用较多;安定类也是临床上常用的辅助治疗药物。其他药物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无口服制剂,因此其应用受到限制),但是局部利多卡因贴剂是 FDA 批准用于治疗 PHN 的第一个药物,效果明确无全身副作用,使用方便简单,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方法。 美西律(Mexiletine):口服局部麻醉药,结构同利多卡因相似,在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交叉研究中给予美西律治疗慢性糖尿病神经疼痛,结果患者的疼痛

11、、感觉异常、感觉迟钝明显减轻。缺点是可加重心律不齐、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胃肠道不适和震颤等。另外有研究资料介绍将可乐定制做成乳霜剂,涂于疼痛部位,结果显示患神经性疼痛患者的烧灼痛 VAS 评分下降 36%。也有报道可乐定膏剂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CRPS-I 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2局部治疗局部皮内注射治疗国内连云港张瑞云等报道使用局部皮内注射治疗病史在 6 个月以内的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临床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主要方法是将含有局部麻醉药和激素等的混合液以注射皮丘的方式在皮内注射(而皮下注射无效果),每个注射皮丘的间隔为 1.5cm,每周一次,1-3 次为一个疗程。局部外用药对于局部皮肤

12、激惹症状明显的患者,即激惹触痛型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局部用药可能有效。国内、外报道使用 5%利多卡因、阿司匹林、辣椒素、多瑞吉贴剂和其他 NSAIDs 类乳剂或膏剂有时能取得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辣椒素是红辣椒中最刺激性的成分,几个世纪以来一直用于疼痛治疗,随机、双盲临床研究报道局部辣椒素可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和糖尿病神经性疼痛。也有报道使用辣椒素后疼痛加重,所以局部辣椒素用于治疗神经性疼痛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探讨。3介入疼痛治疗技术以现代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神经阻滞、臭氧治疗、神经节治疗等)实施区域神经或神经根注药为主要手段配合镇痛及抗抑郁等药物是我们目前缓解大部分疱疹后遗神经痛患

13、者剧烈疼痛比较有效的方法,尤其对于病程1 年的患者虽然控制疼痛比较困难,使用本技术也能够获得明显的效果。区域神经介入治疗用于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包括神经干、椎旁神经根及交感神经节注药和阻滞技术,总体上来说一些区域性止痛治疗配合药物用于去神经支配型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有较好的疗效。4椎管内注药椎管内注药包括硬膜外腔注药和蛛网膜下腔注药两种方法,前者用于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其效果有时不确切,临床许多患者仅能暂时缓解,而大多数患者常常难以达到长期止痛的目的,尤其是病史1 年的患者,可能与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理改变有关,此时期脊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过程基本消退,而代之以

14、周围神经的损害或炎症过程为主。根据我们曾经所观察的一组临床病例中的初步结果表明,对于去神经支配型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使用硬膜外腔注药治疗的有效率大约 30%。国外有学者报告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蛛网膜下腔给药方法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对于这些资料和就结果,目前还有争论。5电生理及神经功能调节治疗治疗电生理治疗用于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止痛在国外应用较为普遍,如经皮肤(TENS)、经脊髓(DCS)、经下丘脑(DBS)电刺激止痛等均为常用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基于我国针刺止痛的传统方法;近 20 年来我国起步也较快,已有不少的仪器投入临床使用,尤其以 HANS 仪为代表的仪器也

15、能够在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近年来美、欧地区使用脊髓电刺激技术治疗顽固性神经性疼痛。【脊髓电刺激技术脊髓电刺激技术(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对于常规的方法不能控制的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人尝试使用 SCS 治疗。根据目前所使用的疼痛治疗方法的原理,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通过抑制抑制神经功能或生理活动达到缓解疼痛;刺激神经功能变化或活动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SCS 作用机制属于后者。但是根据 2007 年全国疼痛年会的嘉宾、世界疼痛医师联合会主席、南韩的李相哲教授介绍 SCS 治疗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不佳。6使用特殊药物的神经再损伤治疗在

16、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中有时使用常规的药物不能有效的控制疼痛,有人提出使用特殊的药物如乙醇、酚类等以达到化学切断神经的目的而长远期止痛,在理论能够在治疗区域内产生效果,国内、外已有一些在其他类型痛证成功应用的临床病例资料。但是我们必须提醒大家,在用于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时应该慎重,这种神经再损伤治疗的效果是不可靠的;国内临床治疗过程中曾经发生不少的这类未达治疗目的病例,只是公开报道资料较少,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7脉冲射频和臭氧治疗1999 年 9 月英国伦敦的高斯医师来广州讲学,介绍一种称之为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的新技术已在日本和英国等国家临床上成功应用,与传统的射频方法相比,脉冲射频的主要优点在于使用20 毫秒/秒的脉冲电流,其控制电压40V,它的可控制温度42,而根据目前的研究资料表明温度45以下时不会损伤神经纤维,所以如果使用此种技术于镇痛的过程,我们不必担心会损伤神经根,因而它的使用范围将比现有的射频治疗更大更安全。和脉冲射频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