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家校沟通有效性的途径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45087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家校沟通有效性的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提高家校沟通有效性的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提高家校沟通有效性的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提高家校沟通有效性的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家校沟通有效性的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家校沟通有效性的途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家校沟通的有效性途径提高家校沟通的有效性途径 王志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家校沟通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成败。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要做好家校沟通,必须坚持三个“既要又要”。 一、 既要尊重家长又要坚持原则 尊重家长是做好家校沟通的基础,只有在尊重家长的前提下,教师和家长才有可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共商教育大计。有的老师动辄请家长到学校来,脸难看,话难说,盛气凌人,家长心里肯定有想法,不愿意配合,教育效果自然不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都有被尊重的需要,人在受到尊重的时候会感到心情愉快,产生认同感。要切记,家长不是我们的学生,孩子犯错误不等于家长犯错误!因此,不要动辄把家

2、长请到学校来。家校沟通有很多的方式,比如家访,或者打个电话,单独交流。非请不可的时候,可以把谈话的地点安排在小办公室、空的教室,态度要诚恳,当家长感觉到老师的诚意,肯定会积极配合的。 尊重家长并不是不要原则。上学期,班里两个孩子发生矛盾,经过详细的了解,我明白了事情的起因经过,也妥善处理了事情。可没想到其中一个孩子的奶奶觉得她的孩子吃了亏,跑到班里大骂另一个孩子,我把这个奶奶请到教室外面,严肃地告诉她不能这样,她很不服气,觉得我没有帮她就是偏袒另一个孩子。于是,我请来孩子的母亲,告诉她,班里每个学生都是我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不管哪个家长都不允许到学校里骂别的孩子,孩子们之间有什么事情,让他

3、们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老师解决。这位母亲觉得我说的很有道理,答应回去做婆婆的工作。真心诚意地为学生着想,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坚持必要的原则,那么即使当时有什么不愉快,过后家长也会理解的。 二、 既要大胆交流又要讲究方法 有的年轻班主任胆子比较小,没有带小孩的经验,面对年龄比自己大、经验比自己丰富的家长,总觉得开不了口,说不出话,担心家长不能接受自己。其实,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诚心和信心,家长总是可以接受的。刚当班主任时,班上有一个叫何志鹏的学生,非常顽皮,多次苦口婆心的劝说总是收效甚微。有一次,我打算去家访,但同事们的一番话让我犹豫了。原来,何志鹏的父亲可不是个一般人,以前乡干部和村干部到他家劝

4、说他遵守国策,他就把菜刀往桌子上一拍,大吼一声:“谁敢进来?”以前的老师也从来不敢去家访。但是想到肩上的职责,想到孩子的将来,我鼓起勇气走进了他的家门,出乎意料的是,富刚的父亲对我非常客气,当我把自己的担心和希望说出来后,他父亲同意按我的要求去做,还一再表示,老师这么好,他要好好管教孩子。从那以后,富刚的变化非常大。有一次,何志鹏跟我顶嘴,他爸爸知道了,赶到学校逼着他向我当面道歉。只要我们真心诚意地与家长交流,切实为孩子着想,家长都是会接受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要注意大胆与家长交流。 大胆交流固然很重要,但也要注意方法。家长素质千差万别,如果不注意方法,沟通的效果会适得其反。有一次,小凯的

5、母亲打电话给我,说小凯的父亲经常打孩子,而且打得很厉害,经常把孩子身上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我很吃惊,也很心疼,心想难怪小凯这孩子总是不愿意与人交往,还有点暴力倾向。我很想把小凯的父亲约出来好好谈谈,但是又把握不准谈的效果会如何。那时正好期中测试后要开个家长会,我就借机请了两位家庭教育比较成功的家长来介绍先进经验,一位是赏识教育做得特别好的,一位是亲子之间很民主的。家长会开得很成功,两位家长的发言很有说服力,很多家长都跟我说收获很大,小凯的父亲也说感触很多、很受启发,表示要改进家教方法,好好教育孩子,效果比我直接找他谈好多了。 三、 既要及时沟通又要把握好时机 孩子在学校里有什么事情,班主任应及

6、时告诉家长,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谅解。记得有一次,小铭与同学玩耍时不小心碰到了桌板,头上碰破了。校医说是表面创伤,给他擦了药水。我联系了另一个孩子的家长,那个家长马上买了水果来慰问小铭。放学前,我又主动打电话给小铭的母亲,把事情的经过告诉她,并请她回家后再给孩子擦点药水,防止感染。由于我把工作做在前头,做得细致,双方的家长都能心平气和地对待这件事,没有出现什么纠纷。因此,班主任要理解家长的心情,要体谅家长,有事情应及时交流,把工作做好做细。一旦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工作就好做了。 但及时沟通也要把握好时机,有时候缓一缓也未尝不是好办法。双方情绪激动的时候容易出口伤人,就不适宜交流,应待情绪稳定一

7、些再做打算。有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也不要太着急。有一个孩子是外婆带大的,外婆认为让孩子吃好穿好休息好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次要,因此孩子上学迟到,上课开小差,不写作业。我尝试着跟他外婆沟通了几次,可老人家的观念很难转变。想找他父母亲谈谈,但他父母亲都说工作很忙,从来没来过学校。有一次开家长会,我特意叮嘱孩子请他母亲来,看到其他家长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这位母亲很受感染,在此基础上,我又找这位母亲单独谈心,达成共识,让母亲抽时间多陪陪孩子,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慢慢纠正外婆的看法。通过家校双方共同努力,孩子的表现终于有了较大的起色。 教育好孩子是班主任与家长的共同的目标,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保证。既要尊重家长又要坚持原则,既要大胆交流又要讲究方法,既要及时沟通又要把握好时机,是提高家校沟通有效性的途径,各位同行不妨一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