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监测方案 - 副本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045041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9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监测方案 - 副本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施工监测方案 - 副本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施工监测方案 - 副本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施工监测方案 - 副本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施工监测方案 - 副本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监测方案 - 副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监测方案 - 副本(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目录一、工程概况.11.1、设计概况.11.2、环境情况.1二、编制依据.1三、监测目的、原则及内容.13.1 监测目的.13.2 监测的原则.23.3 监测的内容.2四、监控量测方案.34.1、测点布置原则.34.2、地表沉降监测.44.3、地下管线监测.94.4、建(构)筑物沉降监测.104.5、水位观测.114.6、拱顶监测.11五、监控量测的数据采集、预警及内业整理.145.1、数据采集.145.2、数据整理.145.3、数据分析.145.4、安全预报和反馈.155.5、监控量测三级预警及内业整理.15六、监测管理体系与质量保证措施.191施工监控量测方案施工监控量测方案一、工程概

2、况一、工程概况1.11.1、设计概况、设计概况南湖路站金岭路站区间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线路出南湖路站后,下穿金阳二手车市场、龙潭路、金阳新世界 2E 地块(碧潭五区) ,然后沿诚信北路敷设至金岭路站。区间全长 788m,为双洞单线隧道,线间距 1214m,隧顶埋深 6.510m。区间施工竖井设在右隧右侧市政道路绿化带上,横通道中线与线路相交于YDK13+760(=ZDK13+763.675)里程处,竖井距南湖路站 377m,距金岭路站411m。竖井横通道与正洞相连,呈 90与正洞正交。1.21.2、环境情况、环境情况竖井内净空尺寸为 6.08.0m,井深 22.2m,横通道长 25.6m,开挖

3、宽度高度=6.6X9.3m。竖井所处地层至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红黏土、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灰岩,井深及横通道主要位于黏土层内,井底位于中风化灰岩内。二、编制依据二、编制依据1、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2、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50308-2008) ;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5、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CJ/T 8-2007);6、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7、 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90-2

4、007);8、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三、监测目的三、监测目的、原则及内容、原则及内容3.13.1 监测目的监测目的(1)保证施工安全当地铁基坑开挖工程遇到软弱地层、高地下水位以及周围环境限制条件严格时,基坑开挖后必须采取围护结构体系或者利用地下室结构形成围护结构体系,才能使施工得以顺利进行。要保证施工的安全,则需要对地基及基坑围护结构体系的受力变形和位移等参量进行施工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2(2)保证使用安全地基基础的承载力是地基基础共同承受的。是在允许沉降量和沉降差的条件下确定的。基础上部的受力由各种荷载及其分布和结构体系的刚度决定

5、的。基础下部持力层及周围介质则取决于地质条件。要确切了解主体结构的变形量及变形差、基础的变形及承载力,只有通过监测才能确定。(3)保证环境安全本标段的地铁施工过程涉及到竖井开挖和横通道的施工,这些施工必然会对周围环境和即有线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保证周围环境所受到的影响在规定的安全范围内,保证行车的安全运行,则需对周围地表及建筑物、地下管线等进行位移、沉降、振动和开裂等项内容的监测。(4)验证和改进施工设计施工图纸的设计是否合理和正确,在设计初期是不能完全肯定的。随着施工的进行和监测数据的不断反馈,才能使设计得到逐步地改进和完善,最终使设计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5)通过监控量测进行竖井及

6、横通道的日常施工管理。(6)积累资料和经验,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工程对周边环境影响及自身变形(或受力)的基本规律,为今后类似工程或该工法本身的发展提供借鉴依据和指导作用。3.23.2 监测的原则监测的原则(1)变形测量工作应从施工前开始,直至结构稳定终止。变形测量中应遵守下列规定:测量前应对施工现场工程岩土变化和支护工程的状况进行查看比作简明记录。(2)分布施工时,每步应有完整连续的观测数据。(3)雨后、冻融、地震等对变形体产生显著影响时应增加观测频率。(4)根据变形体的变形趋势,变形体趋于稳定期间可延长观测频率,急剧变动期 间应缩短观测频率。(5)对每个单元变形体进行测量时采用相同的观测线路和观

7、测方法,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并应固定观测人员。(6)首次观测时应进行反复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始值。在进行监测工作之前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作一个详细的调查,必要时可以拍照、录象或请公证处公证,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3.33.3监测的内容监测的内容33.3.1 监测项目的选定原则监控量测的项目主要根据竖井及横通道工程的地质条件、围岩类别、跨度、埋深、开挖方法和支护类型等综合确定。而且,在工程施工中进行量测,绝不是单纯地为了获取信息,而是把它作为施工管理的一个积极有效的手段,因此量测信息应达到以下要求:确切地预报破坏和变形等未来的动态,对设计参数和施工流程加以监控,以便及时掌握围岩动态而采取适当的措

8、施(如预估最终位移值、根据监控基准调整、修改开挖和支护的顺序和时机等) 。满足作为设计变更的重要信息和各项要求,如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重要参数(初始位移速度、作用荷载等) 。监测项目的选择过程中同时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在选择过程中应尽量选择技术成熟,数据稳定,抗外界干扰小的监测项目。3.3.2 监测范围监测范围为:竖井及横通道工程结构安全监测以及工程结构外缘两侧 30m 范围内的地下、地面建(构)筑物、重要管线、地面及道路以及既有线路的安全监测。3.3.3 监测内容地表道路沉降、地面重要建筑(构)物的沉降、倾斜和开裂、地下重要管线的沉降、围岩与支护结构状态、拱顶下沉、净空收敛、围岩与支护结构间

9、压力、钢筋格栅拱架内力,以及围护结构的桩顶位移、桩顶水平位移、地下水位观测、支撑轴力等内容。3.3.4 监测项目控制值监控量测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应的监测项目选取控制值,对于每一个工程的实际情况都要根据有关规范、规程、设计资料及类似工程经验选取监控量测管理基准值。对于一般地段的项目控制值,设计结合相关规范、规程、设计资料及类似工程经验选取等给出的项目控制值基本值。四、监控量测方案四、监控量测方案4.14.1、测点布置原则、测点布置原则(1)各类监测内容的测点布置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并结合实地情况进行布设。(2)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监测点的埋设须按设计情况、按照相应规范进行并结合4实际场地,确保监测数据可靠,保证其不容易被破坏。基准点必须埋设在施工影响范围以外。监测点要在开工前及时布设,待点位稳定后立即进行观测,取三次观测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初始值。(3)对于工法变换的部位(如明暗挖结合部) ,应布设有地表沉降监测点。(4)建筑物沉降监测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