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光大苏区精神 弘扬亲民务实作风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5021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扬光大苏区精神 弘扬亲民务实作风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发扬光大苏区精神 弘扬亲民务实作风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发扬光大苏区精神 弘扬亲民务实作风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发扬光大苏区精神 弘扬亲民务实作风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发扬光大苏区精神 弘扬亲民务实作风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扬光大苏区精神 弘扬亲民务实作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扬光大苏区精神 弘扬亲民务实作风(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扬光大苏区精神 弘扬亲民务实作风黄明哲 苏区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进入新时期,我们要发扬光大苏区精神, 把开展创先争优与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争创新时期第一等工作有机结合,以 亲民务实的干部作风,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务实、亲民,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和党的根本宗旨的统一。务实,就是一 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讲实话、办实事、做好事;就是从老百姓的愿 望和实际需求出发,不摆花架子,不说空话,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务实,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原则。亲民,就是一切以人民 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帮人民群 众之所需;就是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

2、危挂在心头,把人民群众的呼声记在心间, 为民排忧解难,为民谋幸福;就是立党为公,“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 为民所谋”。务实、亲民,既是一种作风,也是一种思想、精神,更是一种行动、实践。 应该看到,当前的赣州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大事多、新事多、急事多、 难事多,要开创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的新局面,实现建设创业、宜居、 平安、生态、幸福赣州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努力解决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 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只有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 作风,努力弘扬亲民务实的干部作风,不断抵制歪风邪气,才能意气风发地团 结带领全市党员和人民群众把赣州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弘扬亲民

3、务实的干部作风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抓起。把亲民务实落 实到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是生活富裕、幸福 美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满足人民 群众的愿望,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也是我们党的宗旨的集中体现。共产党 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身体力行执政为民,必须带领人民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要多思多想如何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增强综 合实力;如何通过制定富民政策,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使人民群众逐步富裕 起来;如何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创造政果 怎么样,是否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否给群众带

4、来了实惠。弘扬亲民务实的干部作风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最关注的困难和问 题抓起。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抓起,把亲民务实落实到制定和实施方针、 政策的工作中去。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是生活富裕、幸福美满。不断提高人民群 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党的宗旨的集中体现。党员干部要身体力行执政为民, 必须带领人民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多思多想如何促进经 济社会的发展,增强综合实力,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使人民群众逐步富裕起 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给群众带来更好的实惠。要从人民群众最 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抓起,把亲民务

5、实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具体行动中 去。要把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目标,把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第一追求。要从人民群众最关注的问题抓起。把亲民务 实落实到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人民群众最反对的是形 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官僚主义引发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都是危 害我们事业的祸患。身体力行亲民务实,就必须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 注重实际,解决追求虚名的问题;注重实干,解决作风漂浮问题。弘扬亲民务实的干部作风要在亲民清廉上下功夫。我们发展经济和一切社 会事业的目的都是不断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 根”,这就决定了广

6、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秉公用权,要 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不断解决影响发展与和谐的突出矛盾和 问题,要尊重群众致富愿望,充分激发各种资源,采取多种办法,努力增加城 乡居民收入。要对人民群众真正尊重、真情关怀、真诚服务,真正把情感贴在 民心上,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各级领导干部 真正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患难与共,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 州的千秋大业才能无往而不胜。弘扬亲民务实的干部作风要以公道正派的领导作风凝聚人心。人心是事业 之基,为政之本,是树形象、是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的先决条件。为 政不公,则将风气不正、人心不顺、群

7、体涣散,直接导致一事无成。公道正派 是为官的基本政治品格和基本道德品格,是官员应有的素质和应具备的作风。 领导干部要亲民、爱民、为民,最关键的是要有公道正派的品格,要做真君子, 一颗公心可鉴天。领导干部只有公正用人,公道办事,使智者展其谋,勇者出 其力,怯者显其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各显其能,各展其长,各得其 所,才能使广大干部群众切身感受到单位和社会充满正气,从而增进对未来的 希望,对成就事业的向往,从而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融入到建设创业、宜居、平 安、生态、幸福赣州中去。弘扬亲民务实的干部作风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振奋人心。求真,就是 要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勇于解放思想,大

8、胆探索规律,勇于 开拓创新,勇于打开新局面,创造新业绩;务实,就是真抓实干,就是说实话, 办实事,求实效。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就是要一心扑在事业上,爱岗敬业,积 极进取,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为人民群众排难 解忧,为科学发展助力,为人民群众撑起一片蓝天。“非知之难,行之唯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亲民为民务实清廉的道 理易懂,唯有行动才是最难的。坐而论何如奋而行。建设创业、宜居、平安、 生态、幸福赣州的奋斗,我们的事业前程似锦,让我们发扬光大苏区精神,从 亲民务实入手,矢志艰苦奋斗,不断开拓创新,去谱写赣州美好幸福的新篇章。弘扬苏区精神 建设美好家园王四华 习近平同志在纪

9、念中央革命根据地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80 周年 座谈会上的讲话,精辟概括了苏区精神的丰富内涵,深刻阐明了苏区精神 的时代价值,为我们传承和弘扬苏区精神指明了方向。结合宁都县的实际, 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苏区精神,就是要把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落实到当 前各项工作当中,按照省、市党代会的精神要求,致力加快发展、转型发 展、和谐发展,建设美好幸福新家园,让老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 严。一、以“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壮大总量、集聚发展”为着力点, 致力加快发展主攻项目。坚定不移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 小项目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推进总投资 43 亿元的

10、45 个重点城建项目建设,总投资 77 亿元的 53 个工业项目建设, 总投资 12 亿元的 21 个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大力开展“百日项目大会战” 活动,推进洽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建设、建设项 目抓竣工,加快项目从“纸上”落到“地上”。决战两区。把工业园区和中心城区作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按照 “因地制宜、科学合理、适度超前、注重特色”的要求,完善园区功能定 位和产业发展规划,打造省级示范园区。加快“一纵三横”道路、管线等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矿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电子电器、物流等特色 产业小区,形成“一江两岸”“一园五区”的园区发展格局。推动中心城 区与工业园区联动发展,

11、扩大县城规模,提升城市品质,建设“依山傍水、 山环水绕、滨江园林”的生态城市。壮大总量。按照“县域经济主要指标三年翻番”的要求,以超常的 举措、超常的速度,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全市 位次前移,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市第一方阵,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四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三年翻一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五年翻两番。集聚发展。推动人口向城镇聚集、企业向园区聚集、要素向产业聚 集、土地向大户聚集,促进人口城镇化、产业集群化、要素市场化、配置 最优化,不断提升竞争力、辐射力、带动力,实现集聚发展、集约发展。二、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化” 为着力点,致力转型发展围

12、绕四大产业集群,做强工业经济。充分发挥矿产资源关联度强的 优势,培育氢氟酸、锂电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产值超 50 亿元、税 收过 5 亿元的矿产加工业,使其成为全县第一大支柱产业;抓住沿海电子 产业加速转移的机遇,打造产值超 30 亿元的电子电器业;充分发挥农业 基础好的优势,打造产值超 20 亿元的食品加工业;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 丰富的优势,打造产值超 20 亿元的轻纺服装业。围绕建设卫星城市,做靓赣州北大门。抓住市委“支持宁都等卫星 城市建设”的机遇,打造赣州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力争“十二五”期末 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 30 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 30 万。科学调整和完善 城市规划,促

13、进城市在拓展中做大做强、在建设中做精做美、在管理中做 细做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争取宁都至于都、宁都至广昌高速公路 和鹰梅铁路、长泉铁路、赣东南机场建设,加快国省道改造步伐,建设对 外快速通道,形成区域交通枢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文化与旅游 的深度融合,建设石吉高速红色之旅的“中转站”。规划建设 3000 亩物 流园区,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围绕城乡统筹发展,做强现代农业。深入开展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 革试验,在县城、乡镇周边以及公路沿线建设一批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点),打造集居住、就业、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城乡发展综合体。大力 发展粮食、黄鸡、蘑菇、果业、油茶等农业主导产业和烟叶、白莲

14、、蔬菜、 苗木、花卉等区域特色产业,壮大农民增收致富产业支撑。大力推进农田 水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整治等工程建设,实施标准粮田、万亩灌 区、中低产田改造,改善农业发展基础条件。围绕建设赣江源头生态屏障,做美生态环境。实施造林绿化“一大 四小”工程、长防林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推进森林县城、凌云山自然保 护区、梅江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成立林业、公安、矿产联合执法队,建 立森林扑火队、民兵预备队、乡村护林队三支森林管护队,严厉打击乱砍 滥伐、偷运木材和私挖乱采、盗采稀土等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实施农村清 洁工程、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抓好县内主要河流生态治理和排污整治, 建设赣江源头生态保护区。三、

15、以“惠民生、正风气、夯基础、塑形象”为着力点,致力和谐发展真心实意惠民生。实实在在解决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 题。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问题,举全县之力振兴教育,按省重点中学 标准建设宁师中学,投入 1 亿元建设教育园区,力争通过 3 年至 6 年努力 重返全市教育先进行列;实施新农保试点,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确 保第四期 1000 套廉租房年内交付使用,启动五期 15 万平方米高品质保障 房小区建设。铁心硬手正风气。在干部层面“治庸、治懒、治散”, 大力整治不 良风气,转变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持续深入开展违章建筑清理整治, 严厉打击非法买卖土地、违反规划擅自改建扩建、随意乱建

16、行为;开展施 工环境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以承揽工程为目的,围堵工地、阻工闹工的不 正之风。通过正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实现整个社会风气好转。加大力度夯基础。利用三年时间推进乡镇村规范化建设,着力解决 基层办公场所不完善、圩镇建设脏乱差、运行机制不规范、服务平台不便 民等突出问题,促进决策科学化、管理制度化、布局规范化、党(政)务 公开化、作风优良化、服务便民化、乡村优美化。重点加强流动党员和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健全基层党员干部帮扶激励机制,实施基层党组 织“头雁”工程,加大基层人才补选力度,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 力和战斗力。多措并举塑形象。集中半年时间,大张旗鼓地开展“加快宁都发展、 重塑宁都形象”大讨论活动,对内开展宣讲、教育、评选、讨论等系列活 动,发动全民参与,强调干群联动,从深层次搅动全县上下的思想,从根 源深处改善宁都形象。分赴北京、南昌、赣州举办宁都籍干部支持家乡建 设恳谈会,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树立宁都良好形象。(作者系宁都县委书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