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失业是否属于摩擦性失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5011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失业是否属于摩擦性失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生失业是否属于摩擦性失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学生失业是否属于摩擦性失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学生失业是否属于摩擦性失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学生失业是否属于摩擦性失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失业是否属于摩擦性失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失业是否属于摩擦性失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大学生摩擦性失业与就业市场功能的完善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摩擦性失业 就业市场 论文摘要:当前大学生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职业搜寻理论 对大学生 摩擦性失业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大学生摩擦性失业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市场 发育不足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分割:结合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提出解决大学生摩擦性失 业的主要对策:一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二是对与大学生就业有关的中介机构的行 为加以规范,三是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功能 一、职业搜寻理论与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指在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求职者为获得自认为满意的职业而 不断地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职业搜寻的现象。职业搜寻

2、理论认为:(1)劳动力市场信息是不 完全的同时每个企业给劳动者的报酬不同劳动者为了获得报酬满意的工作,必须在劳 动力市场搜寻。(2)为寻找工作而采取的失业时间越长,劳动者就越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获 得的工作报酬就越高,但是随着他在劳动力市场寻找职业时间的延长。未来寻找到的工作 岗位报酬的提高幅度递减。(3)劳动者为获取有关报酬和工作岗位的信息需要花费成本。随 着搜寻时间的延长职业搜寻成本也随之增加,并且。职业搜寻时间的边际成本递增。(4) 根据“成本一收益”分析法,当职业搜寻收益大于搜寻成本时进行职业搜寻就是有利 的而最优的职业搜寻时间为多久,则取决于职业搜寻时间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时间成本。 当

3、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劳动者应该继续搜寻,直到二者相等时才应该停止搜寻在职 业搜寻时间到达最优点之前的这一段时期,劳动者处于失业状态就是理性的选择。根据 这一理论现在我们假定一个大学生毕业时并不完全了解市场的就业信息但是他知道不 同企业的待遇不一样于是为了找到待遇最佳的工作,他必须花费时间不断地搜寻在 搜寻时间达到最佳点之前他继续搜寻就是理性行为这一最佳搜寻时间长度也就是他的 失业时间长度。 大学生工作找寻过程是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相互搜寻的过程。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不成熟、 不完善,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情况下信息搜寻和传递是需要较高成本 的供求双方只能在有限的成本和有限的知识条件下进行搜寻

4、。而这种获取和传递信息的 效率之低下,直接影响供求双方的有效匹配。通常情况下,大学生对用人单位的发展空间、 工资待遇、地理位置、工作环境等等有自己的期望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专业 技能、个人素质等也有一定的要求。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大学生没有用人单位接收 而用人单位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的情况。所以摩擦性失业的表现为岗位空缺与失业现象并 存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备。 二、高校大学生当前的就业状况 从现实看中国的比较优势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贸易批发零 售、一般制造业和服务业三大行业,这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结构特征,在整个经济系统 中这也是吸纳就业劳动力最多的部

5、门。但是,在这种结构下。就业岗位主要吸纳的是低 学历层次、有重复性技艺的工人,而对以理论性强、脑力劳动见长的大学毕业生来说,相 对于计划经济时期,对他们的需求比重不是上升而是下降就业机会不是增加而是减少。 扩招虽然并不改变我国就业人口总量但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人员的一部分。改变了就业 人员的构成假如不扩招。在就业入口中。中学毕业生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毕业生比例相对 较多因为他们的平均工资较低,由其劳动边际贡献率决定的劳动需求量就较大,所以就 业相对容易。高校毕业生因付出了较高的教育成本,对就业收入要求较高。在既定的产业 结构下,其相应的劳动需求就会较少。一项关于 2004 年和 2005 年对高校

6、尤其是名牌高校的应届毕业生的调查表明2004 年大学毕业生的期望薪酬多数在 20003000 元占总人 数的 28左右。其次。期望能拿到 10002000 元的约占 21,期望 30004000 元的约占 15,40005000 元占到 1O而薪金要求在 1000 元以下的人数仅占 1。按经济学的一 般均衡原理如果产品生产市场与劳动就业市场在扩招前相互之间达到了某种平衡的状 态。那么扩招将改变劳动力的供应结构从而也将打破两个市场之间的一般均衡。也就是 说,如果希望今后几年大学毕业生达到扩招前的就业率就需要劳动力市场针对高校毕业 生提供的就业机会要大大增加。这不仅要求我国 GDP 要持续保持高的

7、增长速度,同时也要 求我国的产业结构必须有相应的调整。 虽然表面上看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连年增加,打破了传统的供求均衡。然而,即便高 等教育规模保持稳定,由于传统意义上的主劳动力市场的容量萎缩、劳动力市场分割传 统产业“创造性地摧毁”等原因都会打破均衡所以,所谓均衡是一直处于多种因素共同作 用下的动态演进的均衡。而这种动态演进的均衡对于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发展来说是不可避 免甚至是必需的。这也意味着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产生是必然性的,同时也有一过渡与演 进的过程。 三、大学生摩擦性失业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主要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分割 与西方国家普遍的高学历不同,中国的知识劳动力失业是在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下

8、出 现的。从供给层面来看中国知识劳动力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在微观经济理论看来, 即使存在着完备的市场制度,对于社会这样一个复杂变化的系统来说,几乎不可能得到全 局均衡解,只有局部均衡解(假设一个市场上的价格发生变化时,不会导致其他市场发生明 显的变化。表现为无论城市多么难也不流动到农村,农村多么需要也要流动到城市)。用博 弈论的观点解释,也就是说,知识劳动力供求的博弈模型中,存在着两个纳什均衡(通俗地 说。在给定的前提和策略空间中理性“不完全理性但是具有对等的理性程度”并追求自己 利益最大化的多人 n 次博奔的稳定结果)。在非发达城市和农村地区。存在着供小于求(短 缺)的纳什均衡;在发达城

9、市和发达地区,存在着供大于求(过剩)的纳什均衡。所以,不打 破均衡,或者说不首先建立打破均衡促进流动的制度就不能改变太少的知识劳动力反而 处于太高的失业率的问题。 以上两个均衡的情况正符合主要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这也是我 国城乡两元、发达地区与非发达地区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主要问题所在不过。传统意义上 的市场分割更多地意味着体制性和制度性随着人事和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力 市场的不断发育。此类市场分割的体制和制度色彩渐淡,市场配置的色彩渐浓,正在体现 为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流动的不同层次发展。2005 年以来,国家先后颁布了多个文件和法 规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制度壁垒己经基本消

10、除,全国除北京、上海等直辖城市以 外高校毕业生在各城市均可以自由落户。因此,此类市场分割对就业造成的消极作用虽 然没有完全消除但正在逐步减少。 (二)劳动力市场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之间、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之间的分割 市场的分割和缺陷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之一。市场发育不充分、不完善,市 场化程度低;围绕高校、地区、行业存在不少就业市场。但是未形成较统一的大市场。导 致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搜寻成本较高;另外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规则不统一,导致就业市 场的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和较高成本,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形成始于 1993 年。1993 年 2 月 13 日中共中央

11、、国务院颁 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指出:“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家政策指导 下多数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培育和逐步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的 给定预设了这一市场的框架形成了劳动力市场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之间相互分割的制度基础。此后,各高校纷纷开始培育以本校毕业生就业为核心、以 校内双向选择为目标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同时,各高校由于各自的既得利益,纷纷设立对 其他学校毕业生进入市场的准入限制这样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就被相互分割为分立 的市场节点。由此。上述情况逻辑地形成了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相互分割及与劳动力市 场断裂的“飞地”现状 毋庸置疑由高校

12、各自主导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在创始和初步发育阶段对毕业生就业推 向市场化起到了基础性和主渠道的作用但毕竟受既得利益驱动而有其固有的封闭性和盲目 性,随着高校毕业生急剧增加后,难以应对甚至在劳动力市场的一定发展阶段出现的负作 用。在以上市场分割的情况下,造成大量非正规就业机会由于处于校外劳动力市场之中不 能被毕业生利用毕业生既不能在校外劳动力市场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之间自由流 动也不能在高校就业市场中的各个节点自由流动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信息不 对称、效率低下等问题 四、解决大学生摩擦性失业的对策分析 (一)大学生应注重自身就业素质的培养就业素质就是选择和从事职业所需要的各种能 力的总和。它包

13、括合理的知识结构、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择业技巧及交往能力、应变 能力和心理素质。择业技巧的学习有助于求职的成功但根本还是要靠求职者的知识、能 力和品质,靠实力,实力就是就业素质,它来自大学四年的刻苦学习、能力培养和全面锻 炼。因此大学生要主动走向市场,适应市场。大学生一入学,就要密切关注就业形势的变 化然后根据社会用人需求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这样才不至于被激 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特别是低年级的大学生更要主动去了解这些与就业有关的信息。这 样,毕业之际,才不至于“茫然失措”。大学生不但要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技 能水平还要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组织协调等综合性素质要全面培

14、养自己的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要丰富自己的社会知识,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要培养 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面对竞争的良好心态。(二)建立与完善大学生人才市场的中介机构 大学生人才市场中介组织是毕业生人才市场运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机构。其基本职能是服 务、沟通、公证、维护、调解和监督等,规范化的市场中介应该成为沟通供需双方市场信 息、维护供需双方合法权益、促成合法交易有效形成和调解双方争议的桥梁和纽带。美国 从联邦到地方各外 I,为了规范人才市场中介机构的行为都分别制定了不少法律,这些 法律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美国的人才中介服务业的行为。使其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 此外,英国雇佣机构法案

15、 、 雇佣保护法案等一系列法规,就人才市场机构的成立、 收费、业务规范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我国大学生人才市场中介机构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极不完备,其行为有待规范,业 务有待拓展。事实是人才中介机构连接供需双方的桥梁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很多 人才中介机构往往看重经济效益只提供简单的终端服务,而没有从源头上寻找解决问题 的方法,同时不能为企业和学校之间传递霈求信息导致企业和高校沟通不畅。因此对大 学生人才市场中介机构的设立应实行许可证制度,明确规定大学生人才市场中介服务组织 可从事的业务及服务对象,同时,人才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应当在服务场所公开服务内容和 程序、公布收费项目和标准。此外,应提高从

16、业人员素质。建立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 可充分利用外资,采取合资、合作等方式创办“中外合璧”式大学生人才市场学习借鉴外 资人才市场的先进理念,充实国内人才市场实力打造人才经营的知名品牌积极拓展市 场业务使大学生人才市场经营体系在短期内做大、做强。 (三)就业市场功能的完善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市场的建立已经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立 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高等教育改革中不包分配,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已逐步建立。但由于毕业生就业市场受到人事、劳动、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制度改革进程的影 响发育还不够完善势必对就业工作带来消极影响特别是对磨擦性失业问题的解决不 利。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就业市场建设提高运行效率,建立起与市场机制,与高等教育大 众化相适应的就业市场,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1加强市场建设。就业市场已成为毕业生就业基础性的配置方式。目前我国毕业生就 业市场按组织主体分主要有三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