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农业信贷的发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4761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信用社农业信贷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信用社农业信贷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信用社农业信贷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村信用社农业信贷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信用社农业信贷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信用社农业信贷的发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5论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信贷的发展论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信贷的发展摘摘 要: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经历了建立发展阶段、受挫曲折阶段、恢复发展阶段和深化改革阶段。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不断改革适应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且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资金也依靠农村信用合作社相应的信贷业务。针对现在农村资金融资来源情况,文章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角度,探讨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农业信贷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建议政府和农村信用合作社通过加强法律建设、提高全民信贷意识、打造良好的信贷环境和推进农业保险在农业贷款的应用等多种措施发展农业信贷。关键词:关键词:农村信用合作社 农业贷款 信贷方式一、引言

2、一、引言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合作性银行。随着我国宏观金融政策的调整和小额信贷成本的增高,商业银行逐渐撤出了在县级以下的广大农村地区,农村经济的力量受到削弱,急需要填补留下的空缺,这样,长期以来在中国农村地区占据重要金融地位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就突显出来了。作为解决农村资金短缺、农民贷款难问题的举措之一,国务院于 2003 年 8 月18 日发布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 (国发200315 号) ,开始了以明晰产权和完善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体制为中心的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2007 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历时 3 年多覆盖 29 个省(区、市)

3、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已取得三大进展:产权制度稳步推进;历史包袱得到有效化解;资产质量不断改善;支持三农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农业信贷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一项根本业务,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加收入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实践中,农村信用合作社本身尚未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并且对其所开展的业务的管理还不够成熟,信息存在严重的不对称,体系建设落后,内部管理机制不明晰等。因此,分析和研究当前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支农项目贷款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的观点,要大力发展2

4、 / 5农业,就要对农业进行投入进而增加资本积累,而农业信贷资金已经成为农业投入的主要资金来源。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主要业务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主要经营的业务有:办理存款,贷款,票据贴现,国内外结算业务。办理个人储蓄业务。代理其他银行的金融业务。买卖政府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提供保险箱服务。代理收付款项及受托代办保险业务。办理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等人民币业务。 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坚力量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主要面向农村、农民和农业,发挥着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替代的作用。三、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贷款的现状分析三、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贷款的现状分析(一)

5、陕西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贷款业务的发展陕西是全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试点省份,2008 年开始启动实施。按照国家文件,全省 107 个区县中,有 7 个区县具有实施农村合作银行模式的资格。目前,陕西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陕西信合” )改革运行平稳,进展顺利。农民迫切希望能及时得到金融服务,彻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资金困难。表表 1 陕西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存、贷款情况陕西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存、贷款情况注:来源:陕西统计年鉴 单位:万元指标1978年1980年1985年1988年1989年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一、信用社存款一、信用社存款存款合计存款合计471836859915532

6、0352871443532561300689089823014960369集体农业存款206612387915922163141752817999222662531028533乡镇企业存款3145516111947205322130524615289713792446139村民储蓄存款1665529761119639305324388880501795616583737984857000其它存款67229798 7812107011581916891212692109628997二、信用社贷款二、信用社贷款贷款合计贷款合计166892475410469522963127607735652343

7、5527559944706194集体农业贷款9841161026368 121522923935987523476996695370乡镇企业生产费用贷款(乡镇企业流动资金贷款)148425742188561276920987552111465159398234251乡镇企业生产设备贷款(乡镇企业固定资金贷款)1523129350171221710268902086341139613748农户贷款38504785714331491351673612239642630813191843628253 / 5根据陕西信合农业信贷的发展,从上表数据可以得出表 2 和表 3 的结果。从表 1 中的数据变化

8、可以看出陕西信合农业存贷款业务发展迅速,尤其是存款业务,到 1993 年已经达到了 960360 万元,贷款业务达到了 706194 万元,其中的农户贷款量以为 362825 万元,表 4 利用 Eviews7.0 对存贷款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得出总体上存贷款量存在着极大的相关性。但是,从表 2 中我们可以看出农业存款与贷款的差额从 1988 年开始愈来愈大,这也暴露了农信社在农业贷款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没有有效地将存款转化为贷款。由表 3 可见,用于农户贷款和乡镇企业流动资金的贷款占据了绝大多数,这为今后农业贷款的重点投放方向提供了参考。中国农村信用社存贷款规模的扩大对提高农业生产总值有积极的

9、影响;加强存款资金的使用效率,扩大贷款比例,使农民存款足额用于农业发展。另外,近几年来,国家在财政、资金和税收等方面为陕西信合提供了四大优惠政策,减轻了经营负担,改善了经营现状,但农信社的贷款风险仍然难以控制,使得不良贷款难以消化,不良贷款主要分布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例如,2004年,陈仓区阳平信用社,贷款余额 6041 万元,存款余额 5942 万元。不良贷款3404 万元(不含票据置换) ,占贷款总额的 57.2%。不良贷款中 3392 万元是呆滞帐,主要形成原因是企业贷款。借入人行支农再贷款 1600 万元,维持基本运行。这些企业多数已经倒闭。即使国家保值贴补 220 万元到位用 76

10、9 万元的票据置换救活 50%的不良贷款难度很大。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些基层信用社的实际不良贷款数额还大于以往年度年底的账面数。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信贷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农信社资金流动“非农化”现象严重;2.农信社服务水平较低;3.农信社贷款额度较小, 期限较短;4.农信社贷款主体结构不合理, 农户贷款面仍处于较低水平;5.信贷风险控制存在缺陷。 信息不对称、 制度建设落后以及征信系统落后是我国的信贷风险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四、结论四、结论总体来说,我国农业贷款的途径多样,但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要来源。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的农村金融制度已经无法满

11、足企业(农户)对资金的需求,这对于农村信用合作社来说,正是一个发展的机遇。但是,通过以上研表 24 / 5究我们知道,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现在存在着资金流动“非农化”现象严重;服务水平较低;贷款额度较小且期限较短;贷款主体结构不合理, 农户贷款面仍处于较低水平和信贷风险控制存在缺陷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本文对政府、金融机构提出了政策性的建议,通过加强立法、实施优惠政策、应用农业保险、加强硬件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全民信用水平建设等措施使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农业信贷业务得以发展。具体建议为:政府应明确规范省联社职能,减少其对农村信用社的行政管理权限和微观经营干预;完善农村金融法律体系,促进金融体系的健康

12、运行;建立财政金融一体化的财税支持政策;农信社应根据区域特征,选择合理的产权和管理体制,创新经营理念;农信社应加强硬件建设,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和服务手段;全方位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农业贷款的作用。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孙昌兴、钟金仟探索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治理困境法治研究.2010(5).2 刘秀兰 农村信用社改革重大理论问题研究M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6-09(P57-117).3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货币政策司.2004-6-24.4 赵维鸿 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05)5 王亚松 当前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资金运用困境

13、及对策分析金融视线 2010-11-03.6 任宝明,张克军 影响农村信贷投放的因素分析 农村金融.2003-03-22.7 张露丹、李欣论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信贷的发展基于浙江地区农村信用联社的调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2010(1).8 刘焕、罗剑朝 陕西省农业贷款支持农民增收的实证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0(1).9 张伟东.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中国农村信贷问题的探讨中国证券期货.金融天地.10 张德元 重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J.中国统计,2002(8).11 何广文等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63.12 何冬阳 西南财经大学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现状及政策扶持建议财会月刊.2011-5.13 李泉、聂华林 西部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14 邓丽萍 陕西省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问题及对策.2009-12-03.15 周鸿卫、彭建刚 我国农村信用社省联社发展模式的终极选择J.上海金融,2008(2).16 戴李荣 浅析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成因与对策 , 金融视点2007(7).5 / 517 谢爱辉 完善我国农业信贷政策的现实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5, (8):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