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还须自身硬 万木葱茏方成林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4636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铁还须自身硬   万木葱茏方成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打铁还须自身硬   万木葱茏方成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打铁还须自身硬   万木葱茏方成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打铁还须自身硬   万木葱茏方成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打铁还须自身硬 万木葱茏方成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铁还须自身硬 万木葱茏方成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申报申报“十五十五”期间全省林业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材料期间全省林业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材料平泉县国有大窝铺林场平泉县国有大窝铺林场位于冀、辽、蒙三省区交界处,是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也是辽河源自然保护区的主体,现有职工 145 人。 “十五”期间,大窝铺林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突破,在创新中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生态建设、资源管护、旅游开发和多种经营等方面的工作,使林场呈现一派昂然向上的发展态势,多年在全县林业综合考核名列第一,2004 年并被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评为河北省第一批二级公安派出所。一、强化生态工程建设,构筑京津绿色屏障五年来,大窝铺林场借助国家重视

2、生态建设,加大林业投入的良好机遇,大力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加快了“绿色平泉”建设步伐。一是积极引导职工变“砍树人”为“造林人”。依托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林场成立了 30 人的造林绿化专业服务队,担起了全场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等重点工程建设的重任。 “十五”期间,全场共完成荒山造林 8 万亩,封育造林 7 万亩, 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 95%和 85%以上,在全县率先实现了造林灭荒任务。同时,建立起 50 亩的良种繁育骨干苗圃一处,每年可为全县造林绿化定向培育苗木 100 多万株,为建设“绿色平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二是积极探索工程造林的长效机制。在工程建设上,该场实行严格的工程建设领导、技

3、术双项负责制,将责任逐步分解落实到人头上,积极推广营养杯造林,生根粉、保水剂等抗旱保活措施。并采取合作造林、股份合作、大户承包等谁造谁有治山机制,充分调动起林区广大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目前,该场所辖林区有林地面积达 33 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 82.2%,人工林每公顷蓄2积量已达 61 立方米,是全县平均值的 2.1 倍,被誉为“绿色基因库”。二、强化森林资源管护,确保林区秩序稳定作为全县乃至全省、全国的重点林区,做好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尤为重要。一是加强护林体系建设,增强保护森林资源能力。借助国家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在全林区建立起林场(乡)、村、组 70 人的“三位一体”的森林资源管护

4、队伍,并实行动态管理,推行全员聘任制和末位淘汰制。在资源管护中,坚持“护林不分权属,防火不分界线,国民营统抓统管”,对全体护林员实行分工包片,划定巡护区域,使每块林地都有专职护林员管护,确保了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二是强化林区派出所达标建设,提高林区执法形象。按照省市创建基层林区派出所的统一部署,该场先后投资 20 余万元,配备了办公桌椅,警用器材,摄照像器材等设备,规范了会议室、档案室、健身房等办公场所,改善了民警的办公生活条件,也大大提高了林业公安的整体形象;派出所民警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坚持学用结合,在实践中锻炼自身,提高了办案能力,充分发挥了为林区建设保驾护航的作用。三

5、是强化扑火队伍建设,提高扑救能力。为适应新形势下防火工作的需要,全场组建了 30 人的专业化扑火队伍,采取定期举办培训班、岗位考试、技能竞赛、模拟演练等方式,加强扑火技能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了队伍的实战能力。同时通过加大宣传,严控火源,严厉打击,狠抓禁牧等工作,有效地保护了林区森林资源安全,确保了林区秩序稳定,实现了连续 51 年无森林火灾和无重大毁林案件发生的骄人业绩。三、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做大做强旅游产业1996 年 8 月,经原林业部批准建立的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3与林场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已发展成为一个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场所

6、。一是强化基础投入,增强市场竞争力。该场从抓基础设施入手,多方筹资 600 多万元,建设了“仙居山庄渡假村”、 “辽河源渡假村”、 “幽谷山庄”等休闲娱乐场所;先后争取项目资金 5000 多万元,完善了公园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现已建成承德市至辽河源旅游新干线一条,使承德到辽河源的距离缩短一半,仅为 70 公里,并建成景区 60 公里南北环线和大龙、黄大等多条旅游线路,为加快旅游开发奠定了基础。二是强化招商引资,做大旅游蛋糕。按照“你投资我受益,你发财我得利”的开发思路,借助外力促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和宣传促销力度,把辽河源打造成为对外宣传的名片,形象建设的窗口和招商引资的主体,先后争取到

7、资金 600 余万元,大大加快了公园发展步伐。2005 年,与市交通局成功签订了牧场旅游接待中心综合开发协议,通过以地换路的途径,市交通局当年投资 530 万元,新修筑龙母洞至大窝铺北山门水泥路 14.5 公里,实现了景区南北衔接、四通八达,结束了来辽河源旅游“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历史,也为争取二期投资建设接待中心打下了较好基础,闯出了一条以林地置换资金的招商引资新路子。今年,又争取到唐山客商投资 70 万元联合开发旅游接待中心项目,使之成为拉动辽河源旅游的新动力。三是强化项目编报,增强发展后劲。围绕国家产业政策,重点编报的“辽河源水力发电项目”和“市供电公司的光头山主峰风力发电项目”,

8、均已列入承德市“十一五”规划。 “九龙蟠杨”、 “辽代古墓”等保护项目和依托资源优势申报的“野生花灌木移植驯化”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五年来,共接待全国各地游客 50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500 万元,旅游业已成为加快林场发展的朝阳产业。4四、深化林场内部改革,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一是深化劳、人、薪三项制度改革。改变 “大锅饭”的管理体制,大力推行“全员聘任制”和“末位淘汰制”,在全场上下建立起岗位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人员合理流动的用人新机制。每年都对各职能科室和护林中队重新定编、定岗、定员,通过召开选聘大会,竞争上岗,实行后三名淘汰,做到职工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实现了人员优化组合、动态管理。推行效益工资制,各摊点实行工资定额包干,多劳多得,超支不补,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多渠道拓展职工就业门路。积极鼓励职工创造自身价值,克服等靠要思想,走出山门闯市场,发展家庭自营经济,参与苗木生产、旅游服务、种植养殖等多种经营项目,广开就业门路和增收渠道。目前,全场从事多种经营人员占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年实现收入 30 余万元,大大缓解了林场就业和经济压力。目前,该场 108 名在职职工实现了全部及时足额上缴养老保险,工资按时发放,在平泉这个经济欠发达的国家级贫困县,大窝铺林场已成为当地各部门和同行业的经济排头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