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强化人文素质的培养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044623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强化人文素质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强化人文素质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强化人文素质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强化人文素质的培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强化人文素质的培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强化人文素质的培养我校文科班六位班主任自高二伊始,联合开辟了“人文讲堂” ,在某种程度上, “人文 讲堂”相当于学生的“第二课堂” ,藉此加强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拓展了学生的人文 视野,陶冶了学生的人文情操,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与精神世界,提升了其情感智慧, 增强了其精神力量,优雅了他们的人文气质。我们的最大目的,是引领学生奠定其人文乃 至人生的价值观念,进而培育其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 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阅读纯文学作品的热潮,学生们认真阅读了 天行者 、 蟠虺 、 平凡的世界 、 狼图腾等一系列现当代优秀著作。通过聆听讲

2、座 与阅读作品,学生的视野得以拓宽,情操得以陶冶,他们的思考更有深度,他们的作文更 有力度,他们的练笔更有品位。 我们在想,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就是在“第一课堂”中,进一步强化人文素质 的培养,两个课堂互相配合起来,那么我们所注重的人文素养教育会更见效果。以下就是 我们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强化人文素质的培养,以下就是我们的一些初步思考。一、注重传输人文知识一、注重传输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 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 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

3、社会、政治、历史、 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 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 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比如教 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 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 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 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 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

4、生去 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思考 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及其规律;体认大自然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奥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 起初步的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要发掘和利用教 材中弘扬的科学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理想,纠正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和模 糊认识,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愫、行为规范等转化 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二、大力培养人文精神二、大力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高级层次。只注重了人文知识的输导是不够的,要真正提高学 生的人文素质,还要下力抓好人文精神的培养。 语文作为民族

5、文化的载体,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张 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比如,以人 为本,民为邦本,天人合一,贵和持中,舍生取义,正道直行,人定胜天,自强不息,爱 好和平,反对分裂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我们不但要继承,还 要发扬光大。 此外,教材中还为我们树立了大量的人格榜样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屈 原终身正道直行的纯正,苏武“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守,杜甫在自身漂泊中忧国忧民 的伟岸,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诸如此类,在教材中随 处可见,举不胜举,他们的事迹惊天动地泣鬼神,光照人间,

6、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楷模。 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发掘这些人物形象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精心地选择、组 合、疏导,在人物形象与学生心灵中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使学生的灵魂超越时空,与那 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交流沟通,沐浴他们的人格光辉,感受他们的精神道德力量, 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从而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融合。 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旅人文精神的承载者和实践者。 三、精心塑造人文品行三、精心塑造人文品行 如果说传输入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实施过程,那么,塑造人文品行就 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怎样让学生养成人文品行?一方面,我们语文教师要坚持身教重于言教

7、。要善于将教 材中提倡和教学中阐释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见诸行动,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使课 外做的与课堂讲的相一致,为学生树好榜样,当好示范。另一方面,要努力引导学生躬行 实践,自觉做中华民族和世界先进人文精神的传人。比如,要尊老爱幼,扶贫助弱,伸张 正义,就要求学生关心同学,乐于助人,明辨是非;要自强不息,发奋有为,就要求学生 刻苦学习,知难而进,拼搏进取;要光大天人合一的精神。就要求学生爱护环境,和谐自 然;要体现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理念,就要求学生珍爱生命,崇尚文明,破除迷信,反 对邪教,拒绝毒品;要正道直行,爱国爱家,就要求学生讲道德,重信誉,发扬中华民族 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热爱党,热爱祖国,做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人。 若能长此以往坚持不懈地精心疏导,言传身教,那么,在传统的文化精神的潜移默化 中,在优秀人物榜样力量的激励下,在教师本人师德及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学生的人文品 行是可以逐步培养塑造出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