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问题解决了,下一个该朝核了?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44609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伊核问题解决了,下一个该朝核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伊核问题解决了,下一个该朝核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伊核问题解决了,下一个该朝核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伊核问题解决了,下一个该朝核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伊核问题解决了,下一个该朝核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伊核问题解决了,下一个该朝核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伊核问题解决了,下一个该朝核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伊核问题解决了,下一个该朝核了?伊核问题解决了,下一个该朝核了?伊朗与参与伊核谈判六国在7月14日发表声明,它们对伊核问题达成了一致。从2002年8月伊朗反政府组织揭露伊朗秘密建造铀浓缩设施之后开始的伊核问题,终于在13年后完成历史性的协议。随着伊核问题解决,世界的目光逐渐转移到朝核问题,甚至有些人主张朝核问题该是下个顺位。奥巴马总统在上任之前,表示希望进行对话的三个国家当中,已成功改善了与古巴、伊朗的关系,即对美国来说,就剩下了唯一任务:朝核问题。实际上,韩国统一部部长官洪容也称, “用核武器来威胁国际社会,而因此遭到孤立的国家目前只剩下了朝鲜一个” 。并表示, “伊朗核谈判达成协议,必定会

2、给朝鲜带来压力” 。其实,伊核问题与朝核问题有相似的部分。首先,伊朗与朝鲜两国开发核武器都旨在保证本国的生存,而且使得它们感到生存威胁的国家都是美国。朝鲜自1950年爆发战争以来,一直处于与美国对峙的局面,而伊朗霍梅尼在1979年伊朗革命成功与伊朗人质事件以来,与美国关系一向欠佳。最终,两国都受到美国的经济制裁,而且遭遇来自美国的安全威胁,开始依靠核力量来谋求国家的生存。按“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的规则,朝伊两国时而形成良好关系,更加威胁美国。尤其,导弹技术发达的朝鲜与核技术发达的伊朗之间的相互技术交流,即朝导和伊核的结合对美国产生了严重威胁。因此,克林顿政府将两国纳入同一范畴叫“流氓国家”

3、 (rogue state),并且小布什政府将两国(与伊拉克)形容为“邪恶轴心国” (axis of evil) 。越面临这些美国的威胁,伊朗与朝鲜越依靠核力量。然而,两国间的相异处多于上述的相同处。因此本文从三个角度:美国的地域战略、朝鲜与伊朗当事国和周边国家的立场,分析解读伊核问题与朝核问题的差异,进而考察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可能性。朝核问题经多方努力,依旧陷于困局,图为2005年举行的朝核六方会谈 首先,从美国地域战略的角度来看,朝核问题与伊核问题的最大区别在于两国在美国地域战略上具有不同价值。换句话说,朝鲜在美国东亚战略上的价值与伊朗在美国中东战略上的价值不同。众所周知,美国一直试图通过它

4、的传统盟友,包括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来解决中东问题。可是,这种战略目前为止没有获得像样的成果,倒是导致许多问题,如以巴问题和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冲突。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必定感到调整中东战略的必要性。尤其是随着逊尼派恐怖分子伊斯兰国(ISIS)逐渐成为中东地区最大的威胁,美国深知改善美伊关系必定有利于控制该威胁。反之,朝鲜在美国东亚地域战略上并不具有这些利用价值。美国东亚地域战略的“重返亚太”不是基于“改善和对峙实力的关系”而是基于“强化和传统同盟实力的关系”的。换言之,美国东亚地域战略的核心在于加强美日同盟和韩美同盟,希望建立稳固的韩美日三角同盟关系。这意味着,在美国地域战略上,解决朝核问题并没有

5、像伊核问题那样紧迫。再说,由于美国东亚地域战略主要加强冷战时代开始的同盟关系,则可能使得朝鲜感到威胁,而更加依靠核武器。另外,考虑奥巴马已在外交上有了极大建树,如美国和古巴关系正常化、伊核协议等等,而且他的任期只剩下一年半,他有可能不愿意冒朝鲜这个风险。其次,从核问题当事国的角度来看,即从朝鲜和伊朗的层面,两国在“可靠性”和“核开发阶段”显现巨大差异。对美国来讲,伊朗无疑是难以信赖的对手。但至少它作为美国主导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成员国,已明确表示了和平使用核能源的意志。相反,朝鲜在2003年1月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甚至于2012年修改的宪法上,明确自称为“核拥有国” 。况且,朝鲜已有几次和美国

6、背约的前科,包括1994年日内瓦协议、2005年919共同声明、2007年213共同文件以及2012年229协议。尽管朝核问题最后能艰苦地达成协议,但和伊朗不同,朝鲜信守承诺并放弃核武器似不足信。同时,两国的“核开发阶段”也不尽相同。伊朗还停留在试图开发核武器的阶段;相反,朝鲜是进行过三次核试验的核拥有国。于是,伊朗与朝鲜核协议的焦点也自不相同。伊郎核协议只是针对“继续不拥有本来没有的” ,而朝鲜核协议一定瞄准“放弃已拥有的” ,这差别使得朝核协议明显难于伊核协议。另外,伊朗和朝鲜在政治经济体系上的区别,也使得朝核问题和伊核问题相比,更加难以解开死结。从政治上看,伊朗是通过每四年进行投票来选出

7、总统的,采取西方式民主主义制度的国家,而朝鲜是像中世纪王朝国家一样,世袭政权的国家。在朝鲜世袭政权下,权力的合法性来自于和前任领导的血缘关系,也必须继承前人的遗志。这就是在1994年7月金日成去世后,金正日进行“遗训统治”的理由,也是2011年金正日去世后,金正恩同样彻底贯彻金正日遗训的因由。在如此体系下,对到目前为止宣传将核开发作为已故领导毕生业绩的朝鲜来说,抛弃核武是十分难做的决定。除了政治体系之外,伊朗和朝鲜在经济方面也有明显的落差美国主导的经济制裁对两国施加压力的程度不同。作为拥有世界第四原油储量和第二油气储量的国家,伊朗因美国主导的制裁而阻塞了出口之路,受到了莫大经济损失,这对于伊朗

8、罗哈尼政权欲改善美伊关系并废除制裁发挥了重大作用。和伊朗不同,朝鲜经济问题不源于国际社会的经济制裁,而是源于朝鲜的封闭经济、独裁体系和政府治理能力的低落。其实,2006年以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五次对朝制裁决议案,但朝鲜每次在决议案之后,都会进行核试验或导弹发射试验,证明国际社会的经济制裁无法对朝鲜施加任何直接的压力。如上所述,解决伊核问题对美国中东战略具有巨大价值,朝核问题实则不然。而且,两国的可靠性与政治经济体系的差别也是使得朝核问题难于伊核问题的要素。尽管如此,还是存在一些能起积极作用的因素围绕朝鲜周边国家的立场。从围绕朝鲜周边国家的角度来看,伊核问题和朝核问题有迥然不同的一点:对伊核问

9、题,一些周边国家反对伊核协议;相反,对朝核问题,围绕朝鲜的所有国家都表示积极的态度,立场一致。具体来讲,美国最大的中东盟友国家,即以色列与沙特阿拉伯都批评伊核协议。以色列政府称,签订伊核协议犯了“严重的历史错误” ,进而公开声明,为了阻止签订“糟糕的协议”,会积极说服国际社会。以色列的反应来自于它认为这次协议赋予伊朗核项目的合法性。以色列确信,由于伊朗核项目真正的目标毋庸置疑是开发核武器,所以伊朗仍会秘密地运用从解除经济制裁获得的资金,继续研发核武。除了该安保上的原因之外,沙特阿拉伯在宗教和经济领域上,也持有反对伊核协议的原因。伊朗具有不亚于沙特阿拉伯的原油储量,可是因为经济制裁,出口量只不过

10、是它的九分之一。若伊朗达成协议,随意出口原油的话,两国间的油价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两国间的经济对峙和宗派矛盾结合起来,定会展开更加复杂的局面。经济制裁解除后的伊朗可能会在经济方面崛起,将会导致逊尼派宗主国沙特阿拉伯与什叶派宗主国伊朗之间的中东地区霸权竞争。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反对伊核协议的背后存在上述考量。相反地,围绕朝鲜的东亚地区各个国家都对朝核协议表示统一的意见。首先,因朝核感到威胁的周边国家,即韩国与日本,与以色列对伊核协议的态度存异,积极支持重新开始朝核谈判。这两国立场和以色列相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两国和拥核的以色列不同,是非核国。以色列因为拥有核武器,具有充分的核威慑力量,所以有余力

11、要求伊朗比较高水平的无核化项目。若伊朗接受该请求的话,以色列还享有中东地区唯一核拥有国的地位,而尽管伊朗拒绝接受该请求,但因为以色列已有充分的核威慑能力,面临的威胁相对较轻。但是,作为非核国,依赖美国提供核保护伞的韩国和日本,与以色列毫无疑问地不能相比。两国的核力量和朝鲜相较处于劣势,因此,它们对于解决眼下的安全威胁并没有选择的余地。在此情况下,韩日两国是积极支持朝核谈判的。另外,不仅韩日两国,中俄也对朝核谈判表示积极态度。今年5月8日在莫斯科举行的会谈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联合声明称,中俄认为“六方会谈是解决朝核问题有效方式” ,并“希望有关各方相向而行,为重启六方会谈积

12、累条件”。综合来看,围绕朝鲜的东亚国家,韩中日俄都对朝核问题持同一态度。再加上东亚周边国家和朝鲜之间不存在原油或宗派的矛盾,而韩国作为和朝鲜同一民族的国家,拥有民族上的认同感,此时曾经隔断东亚地区的意识形态对立也是强弩之末了。东亚地区各个国家都一心一意地期待重启朝核谈判。总体来看,朝核问题与伊核问题在“美国地域战略上的价值” 、 “核问题当事国的可靠性与政治经济体系”以及“周边国家的立场” ,这三个方面上都显示巨大的差异。其中前两个方面对解决朝核问题虽然可能发挥负面的作用,然而,第三个方面,即围绕朝鲜的周边国家对朝核问题立场一致,还提供外交合作的可能性。这一事实给我们带来一线希望,而且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国际社会得利用这把钥匙来寻找解决朝核问题的具体方法,现在正是迫切需要东亚国家间外交合作的重要时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