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高中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 单元检测评估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4460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高中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 单元检测评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高中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 单元检测评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高中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 单元检测评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高中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 单元检测评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高中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 单元检测评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高中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 单元检测评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高中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 单元检测评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 共 60 分)1. “向国王请愿, 乃臣民之权利, 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 皆为非法; 除经国会同意 外, 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 皆属违法. ”该内容来自于( )A. 人权宣言 B. 权利法案 C. 1787 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解析: 选 B. 材料的意思是把否定国王专制的民主观念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国王受到议会的限制, 符合题意的只有权利法案. 2. 83 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谷歌英国总部, 谷歌为了迎接女王的到来, 特意在其首页为女王设计了一个特别的“Google”涂鸦: 字母“g”变成了女王的头像侧面, 而且字母“e”的顶

2、部还有女王的皇冠. 以上材料信息说明了英国女王( )A. 由议会选举产生B. 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临朝理政”C. 在礼仪上、形式上至高无上, 在国事活动中享有荣誉和尊严D. 不掌握行政权力, 但要对议会负责解析: 选 C. 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内容的掌握. 君主立宪制下的英王, 虽然没有实权, 但却是国家的象征, 在国事活动中享有荣誉和尊严. 3. 历史学家在评论 1832 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时说: “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 ”这是因为( )A. 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的议席B. 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选举权C. 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D. 避免了社会动荡, 保

3、持了政局长期稳定解析: 选 A. 1832 年, 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在议会选举中取得更多的议席, 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 确保了英国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4.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 它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 宪政就是 让两个“魔鬼”友好相处且相互制约, 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 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 全体公民的素质高低 D.革命的彻底性解析: 选 B. 本题主要考查对资产阶级代议制特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实行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故 B 项符合

4、题意. 5. 自 1789 年法国大革命以来, 法国经历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 从帝制到共和制的变化中没有实质变化的是( )A. 阶级性质B. 国家政体C. 政府内外政策D. 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较量解析: 选 A. 共和制与帝制的斗争其实质是资产阶级内部就实行何种政体的斗争, 无论是共和制还是帝制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 6. 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 这说明( )A. 法国共和政体得到巩固B. 资产阶级共和派实力强大C. 保皇派势力衰微D. 法国共和政体尚待巩固解析: 选 D. 本题考查对 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5、宪法的评价. 注意分析理解各选项, A、B、C 三项与史实不符, 法国共和政体并没有因为 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而巩固. 7. 2012 年是个不折不扣的大选之年, 美国、法国、俄罗斯等都要进行选举. 那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总统是如何产生的( )A. 众议院选举B. 参议院选举C. 选民直接选举D. 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解析: 选 D.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 根据法国 1875 年宪法规定, 法国总统由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8. 华盛顿在 1787 年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谈到: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 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 在很大程度

6、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这段话表明美国建国之初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 加强中央集权与维护共和的矛盾B. 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C. 解决州权问题D. 南北生产方式的差异解析: 选 A. 本题考查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反映的是: 独立战争后, 美国建立了松散的邦联, 这种政体经济上不能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政策, 政治上不能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 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 所以选 A 项. 9. 当美国南部 11 州公开退出联邦发动叛乱时, 林肯总统提出了“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 他以战争维护国家统一的法律依据是( )A. 1787 年宪法: 总统是统管

7、所有地区、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最高行政长官B. 1787 年宪法: 国家主权属于联邦, 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C. 宪法第 13 条修正案(1865 年): 废除奴隶制、承认黑人公民权D. 宪法第 14 条修正案(1868 年): 任何州都不得制定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解析: 选 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787 年宪法规定了美国的联邦制, 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 使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 故 B 项正确. 10. 19 世纪上半期, 美国政坛上逐渐形成了两党制. 这对美国政治生活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 ) A. 相互竞争, 利于选

8、出优秀人才B. 轮流执政, 满足民众某些利益C. 分权制衡, 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制度D. 依法行政, 维护了社会公平和公正解析: 选 C. 本题主要考查对美国政党制度的评价. 在美国两党制下, 作为在野党在国家大政方针上对执政党实行监督, 并在所控制的国会议员中行使否决权, 从而制约执政党, 减少决策上的失误, 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故选 C. 11. “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 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 有权签署和公布帝 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 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 军官由皇帝任命. ”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明显的( )A. 军国主义色彩 B.专制主义色彩C. 民族主义色彩

9、 D.民主主义色彩解析: 选 B. 本题是通过从原始材料中获取信息辨析历史问题的题目. 解答本题要立足材料进行理论概括, 本段材料就是围绕皇帝的权力来论述, 论证皇帝有巨大的权力, 从而可以得到专制主义色彩浓厚的观点. 12. 有人曾说德意志帝国: “虽设议院, 但贤明皇帝在上, 议院之权薄弱. ”反映了当时德国 ( ) 实行君主立宪制 建立起完善的代议制 皇帝掌握国家实权A. B.C. D. 解析: 选 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信息可知是德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但是君主的权力很大, 掌握着国家的实际权力. 13. 1872 年, 如果德国的帝国议会准备通过一项不利于政府的法案

10、, 其结局应当是( )A. 帝国议会通过后即可生效B. 联邦议会和皇帝不会批准C. 经过宰相批准后才能生效D. 联邦议会通过后即可生效解析: 选 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迁移理解能力. 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创制法律、主宰议会等大权, 联邦议会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 因此帝国议会权力很小, 其创建的法律必须经皇帝和联邦议会批准才有效. 14. 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 其主要特征是( )A. 选举和议会立法 B.实行君主立宪政体C. 政党和三权分立 D.实行民主共和政体解析: 选 A. 所谓代议制, 就是由选民选出代表, 组成议会或者选民直接选举政府, 来代表选民参政议政. 15. 某中学一历史

11、研究小组对近代西方政治制度进行研究时, 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 你认为他们的阐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英国首相可以解散议会, 进行重新选举B. 法国总统可以经众议院同意解散参议院C. 美国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国会决议D. 不经德国皇帝批准, 德国议会通过的所有决议都不能生效解析: 选 B. 本题考查学生对西方近代政治制度的理解. A、C、D 三项说法正确, B 项应该是法国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可以解散众议院. 二、非选择题(16 题 17 分, 17 题 23 分, 共 40 分)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 议会成为最高权威. 在君主立

12、宪制的政治框架内, 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 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 2: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 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 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 不愿做出任何妥协, 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 然而, 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此后近百年中, 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 社会持续动荡, 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 工业化进程缓慢. 直到 1870 年后, 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 由对抗转为妥协. 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 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 3: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

13、 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 1870 年后, 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 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 在随后短短 30 年间, 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 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 不过, 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为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 旧势力一再煽动民族情绪, 挑起对外战争, 结果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 请回答: (1)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 19 世纪中期, 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 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6 分)(2)1870 年后, 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

14、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4 分)(3)据材料 3, “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 ”是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4 分)(4)结合材料, 谈谈你对现代化模式的看法. (3 分)解析: 第(1)问, 英国“光荣革命”后, 通过了权利法案, 君主的权力在立法、税收等方面上受到限制, 确立议会权力至上的君主立宪制, 随后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君权进一步减弱; 随着资本主义的工业发展, 工业资产阶级通过 1832 年议会改革, 使权力由上院流入下院, 分享政治权利. 第(2)问, 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经过了长期反复的较量, 最终于 1875 年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民主共

15、和制, 相对于英国而言, 此时法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更充分. 第(3)问, 德国实现统一和确立民主制度, 是通过王朝战争获得的, 确立的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第(4)问, 他们都是资产阶级的代议制, 但因国情的不同, 各国的民主政治有差异, 说明其多样性. 答案: (1)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限制君主权力; 18 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 国王“统而不治”; 1832 年议会改革, 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2)颁布 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根源: 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3)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 影响: 德国由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带有浓厚的专制

16、主义色彩, 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4)各国的国情不同决定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言之有理皆可)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 2010 年 5 月, 英国大选结束. 与以往不同, 本届议会选举诞生了“无多数议会”, 保守党与自民党组建了二战后首个真正意义上的联合政府, 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和自民党领袖尼克克莱格分别出任首相、副首相. 这意味着先前针锋相对的两党议员如今在执政联盟议席区肩并肩, 而工党议员则转入反对党议席区. 卡梅伦与克莱格并排坐在执政联盟议席区, 这一幕被多家西方媒体评论为“历史性变化”. 保守党议员埃德韦泽伊告诉英国电视台记者: “看到保守党与自民党同仁一起坐在执政党席位, 卡梅伦挨着克莱格, 让人感到惊异. ”国际新闻材料 2: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关于英国广播公司发布的保守党和自民党宣布组建联合政府的图片(图一)材料 3: 美国的民主党与共和党分别以驴和象作为自己的象征, 观察漫画驴象之争(图二)请回答: (1)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