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44432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 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为了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注意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包括板书讲授、多媒体讲授、网络教学等不同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启 发式、交互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教、学互动的局面,取得了很好 效果。 传统板书讲授主要是针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涉及较多计算和理论推导等内容,包 括结构动力学基本理论、弹性体系地震反应与地震作用计算的反应谱理论、弹塑性体系地 震反应分析的时程分析法等,通过公式推导、计算实例等,循序渐进,注意学生的接受与 知识消化。 多媒体讲授主要是针对地震基本知识、工程结构抗震设

2、计基本要求、场地地基和基础 抗震设计、以及多层和高层混凝土结构、多层砌体和底部框架结构、多层和高层钢结构、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结构隔震、减震和制振技术。在讲授 过程中,注意将多媒体讲授与板书讲授有机结合,通过二者的优势互补,实现有关知识的 融合与最佳传授。 网络教学本课程的建设计划将通过网络课件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交互的学习平台, 同时建立布置作业、你问我答等平台。另一方面把这些录像挂在课程网站上,学生在实验 前或复习时可以浏览,必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程教学中综合采用了传统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教育手段,这 些都为优化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提

3、供了有力支持。在教学改革中,本课程注重采用启 发式教学、引导式教学和交互式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2 2教学手段教学手段 网络环境和多媒体技术为我们实现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改革,形成新的课程 体系提供了机遇。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现代教学手段与本门课程的结合将 是完美的。地震对房屋破坏需要借助于多媒体手段表示,抗震设计的重要理念概念设计和 构造措施也需图文并茂直观表达。多媒体技术使原本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和易于理解; 网络技术则为师生间高度的交互提供了条件,极大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网络 环境中,学生可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对课程进行学习,也可以与老师和

4、同学进行同步的或异 步的交流。同时老师也能够及时地掌握学生反馈的信息,并针对某一章节或某个班级及时 调整教学计划,因材施教。 已制作网络课件,并将教学大纲、教案、习题等同时上网开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可以缓解课程信息量增加与压缩授课学时之间的矛盾。为保证课 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对现有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相应的变革,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 的先进设备,提高讲课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讲授教学内容。利用现 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设计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习题作业,以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教师根据学 生的具体情况,利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与解题步骤改

5、正、完成习题和作业,从而提高 教学效率。建立了丰富完备的试题库及合理有效的考试形式,实行考、教分离制度,从而 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根据课程综合性特点,提炼出若干论文题材,使学生受到科技论文写作训练;通过本 门课程学习可以在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之间搭建桥梁,使学生了解毕业设计全过程,缩短 了毕业设计适应期。3.3.教材使用与建设教材使用与建设我院教师有着编写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教材的丰富经历。1977 年恢复高考后,王春藻教授在当时缺乏教材的情况下,编写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讲义。1996 年柳炳康教授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科研经验,吸收国内外工程抗震研究成果主编工

6、程结构抗震设计 ,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在这本教材中率先将结构隔震、减震和制振技术最新科技成果反映到教学内容中。2001 年我院马克俭副教授担任副主编,由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了工程结构抗震原理 。2004 年为适应“大土木”的教学要求和抗震规范修订,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之邀,柳炳康教授主编 21 世纪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工程结构抗震设计 ,这本教材重新调整了教学内容,补充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和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引入了规范最新设计方法,反映了工程抗震最新科技成果。4.4.网络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学校建有大量的多媒体教学和公用的校园网网络平台,校图书馆有网络电子阅览室,每间宿舍都有校园网网络接口和计算机,为网络才学提供了运行机制良好的硬件环境。本课程目前已在学校课程教学网站上设有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网络课件,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教学大纲;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电子教案;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习题与思考题。并建成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网站。拟在合肥工业大学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开通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程,开展师生互动,发布课程信息等教学资源。利用教学平台进行了教学日常管理、问卷调查、学生上传作业、教师提供教学资料供下载及网上答疑、论坛讨论。我院教师编写的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