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体制下的高等教育经费支出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4431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财政体制下的高等教育经费支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公共财政体制下的高等教育经费支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公共财政体制下的高等教育经费支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公共财政体制下的高等教育经费支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公共财政体制下的高等教育经费支出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财政体制下的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财政体制下的高等教育经费支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财政体制下的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公共财政体制下的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公共财政体制下的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公共财政体制下的高等教育经费支出 2008-12-20 15:15:29摘 要 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已成趋势,而我国公共财政又有其特殊性。面对我国预算内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严重不足,必须适应公共财政的基本性质,正确认识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合理调整预算内初、中、高等教育经费的支出比例,适当改变高等教育经费的分担结构。 关键词 公共财政; 高等教育经费; 准公共产品一、公共财政的基本内涵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或运行模式。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公共财政有其特定的基本内

2、涵,即“公共财政一般” ,这主要体现在:(1)预算的公共性。公共财政从出发点和归宿点来看,是应市场主体的公共需要而产生的,为满足公共需要而存在。因而通过预算收支提供的公共产品必然也必须是由公众的偏好和意愿决定的,要受公众的制约和监督,政府作为社会公众的代理人不能侵犯公众的利益。 (2)收入的公共性。指的是课征税收依据的是公共权力,税收普遍课及每个社会成员,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这符合受益原则。 (3)支出的公共性。财政的供给范围限制在公共性领域,如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科技教育、社会保障、经济稳定、环境保护等方面。市场有效竞争领域的资源配置,是经济主体的事,财政一般不插

3、手。二、我国公共财政的特殊性我国和西方的公共财政都是建立或基本建立在现代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财政行为。尽管我国的公共财政在弥补市场失灵、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不以赢利为目的、运行法治化等方面与西方公共财政有着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特征,但是,由于社会制度、历史文化传统等的差异,不同的“市场政府观”下的公共财政,又有特殊性的一面,即“公共财政特殊” 。就中西比较而言,姑且不论财税制度和政府收支结构上的细微差异,就公共财政模式本身看,我国公共财政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的特殊性。1.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上,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的财政运行模式将是双元财政,即公

4、共财政和国有资产(本)财政的结合,而西方的财政运行模式只是较单一的公共财政模式。因此,我国的公共财政并不是单纯的公共财政,它还要处理公共财政与国有资产(本)财政之间的关系,远非西方的那么简单。2.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决定了我国将要建立起来的公共财政有着诸多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特点和内容,形成了我国发展型公共财政与西方发达型公共财政的差异。在税收收入结构上,我国将长期以流转税为主,西方大体上以所得税为主。根据理查。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发展型”公共支出增长模型分析,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公共投资在整个国家经济总投资中占较高比重,为社会提供通讯、交通、教育、卫生

5、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促使经济起飞。而西方国家的经济大多进入成熟期,公共支出主要目标由提供社会基础设施转向提供教育、卫生、福利等服务,此时,用于社会保障和收入再分配方面的支出所占比重较大。3.由于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因此,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责不单是要弥补市场不足和保护市场,同时还要影响市场和培育市场。不仅“市场不能千的,政府要干” ,这是公共财政最基本的供应范围,就是“市场能干,但现在干不好或干得很慢的” ,政府还要介入,产业结构调整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可见,我国的公共财政的内涵和外延除了其一般性,还保留自身的特殊性。在公共产品供应范围上,不仅要加强物质性的

6、公共产品供应,如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还要加强政策、制度、法令性的公共产品供应,以健全、完善、稳定市场经济。三、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下的高教事业经费支出状况尽管从公共财政的原则出发,我国财政支出的主要范围是行政管理开支和国防开支、科教文卫支出的一部分、社会保障支出、其他经济主体不愿或无能力支出而社会又需要的建设项目开支等几个方面,但是,我国的财政支出至今尚未走出传统的“大而宽”的支出格局, “越位”与“缺位”并存,直接影响公共财政职能的实现。目前,突出的问题有:(1)巨额的国有企业亏损补贴。除政策性亏损补贴外,国家财政实际上承担了大量的经营性亏损补贴,成为国家财政沉重的负担。 (2)过长的事业

7、单位供给线。一些不属于公共物品范围,可以由企业及个人举办,完全能够商业化经营的事业单位,仍然由国家掌握,财政供给经费。 (3)行政经费膨胀。这与政府机构的臃肿、人浮于事及效率低下相一致。 (4)科技、教育投入不足。从绝对数量看,改革开放后,科教投入确有较大增加,但从占财政支出的相对比例分析,近两年还出现下降的趋势,而且财政科教支出占 gdp 的比重在世界上也是居于后列。就高等教育事业而言,财政性教育经费更是严重不足。高等教育的经费需求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是在校生规模,二是生均教育经费。按照国际通行标准,2010 年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1822 岁)约为 11600 万人,按国家面向 21

8、世纪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规定的 15的入学率测算,在校生规模要达到1740 万人。我国高等教育生均全口径教育经费支出,1993 年为 6442 元,1997 年上升到 10666 元,年增长率为 13.4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年增长为 2.6。由于高等教育成本具有不断递增趋势,所以,生均教育经费还会以不低于 2.6的速度递增。假定实际增长率为 3,则到 2010 年生均教育经费为 15663 元,所需高等教育经费总额为 2725 亿元。那么,财政能否满足如此庞大的经费需求?这取决于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状况以及高等教育的经费分担结构。财政收入增长状况首先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前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世界

9、平均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有关方面的测算,我国未来 10 年间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77.9之间。以我国 1999 年的 gdp82054 亿元为基数,按7或 7.9的年增长率分别测算,至 2010 年我国的 gdp 将达172712 亿元或 189381 亿元。财政收入增长状况其次取决于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自 1980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逐年下降。1980 年我国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高达 25.7,1990 年为 15.8,1995 年下降至最低点 10.7,从 1996 年起止跌回升,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开始高于 gdp 的增长速度,19

10、99 年上升到 13.87。从 1990 年至 1999 年,财政收入占 gdp 的平均比重为 12.28。随着我国税收制度的日渐完善、税收征管的加强,堵漏、清欠工作的深入,以及“费改税”的推进、部分预算外收入向预算内的转化,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可望上升到 14左右,我们权且假设为 14。按此比例,到 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可达到 24180 亿元或 26513 亿元(前者按 gdp 增长7测算,后者按 7.9测算,下同) 。那么,在这样的财政收入规模条件下,财政又能维持多大的高等教育规模呢?这一方面取决于财政分配于高等教育的经费额度,另一方面取决于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中的财政分担比例。

11、财政分配于高等教育的经费额度,关键在于预算内高等教育拨款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长期以来,我国预算内高等教育拨款占财政收入比重一直较低,1990 年为 3.23,1997 年下降到 3.19,较高的 1994 年也才 3.50,平均比重为 3.29。考虑到财政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的可能,高等教育拨款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可望提高到4左右,到 2010 年,高等教育预算内经费可达 967 亿元或 1061 亿元,仅能提供所需高等教育经费总额 2725 亿元的 35或 39。自从 1994 年招生“并轨”改革以来,高等教育逐步实行了收费制度,学生个人需要分担一部分教育成本,但是,预算内经费仍占高等教育经费的大部分

12、。1994 年我国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为 6302 元,占生均全口径教育经费的 84,1997 年为 8365 元,占78,1999 年约为 8400 元,约占 60。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分担结构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在 1999 年民办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个人分担的比例有了较大的提高。如果保持 1999 年的这种办学模式和经费分担结构,按 2010 年生均教育经费 15663 元(已扣除物价上涨因素)计算,财政需要分担 9398 元,预算内教育经费能够维持 1029 万或 1129 万的在校生规模,仅完成了目标 1740万的 59或 65。因此,为了缓解预算内高等教育经费的严

13、重不足,实现 2010 年高等教育入学率 15的目标,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选择似乎就是进一步降低预算内高等教育经费占生均教育费用的比重。四、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下的高等教育经费支出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公共财政体制下教育及其初、中、高等教育的性质。一般来说,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兼有公共性和私人性,而且不同等级的教育其公共性和私人性强度是不同的。初、中等教育传授的是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和较弱的私人性,是一种“纯度”较高的准公共产品。而高等教育传授的是专业知识,训练的是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私人性和较弱的公共性,是一种“纯度”较低的准公共产品。其次,应当合理调整预算内初、中、高等教育经费的支出比例。从理论

14、上讲,依据投入与收益相对称的公平原则,不同“纯度”的教育,应由财政和个人分担的教育经费比例是不同的,对初等教育财政应分担更多的份额,对高等教育则个人应多分担一些份额。所以,就公平而言,财政的扶持重点首先应该是初等教育。同时,不同等级的教育其收益率不仅不同,而且还随着教育等级的提高而依次降低,即在三级教育中,初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最高,其次是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一现象尤为明显。这是因为在发展中国家,三级教育的相对成本较大,而相对收益则较小。所以,就效率而言,将教育投资的重点放在初、中等教育上也是十分有道理的。从比较的角度讲,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人均gnp 处于 6002000

15、 美元的发展中国家,三级教育经费的比例为40.5:29:17.9,生均经费比应在 1:2.5:9.2 的水平。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1999 年人均 gnp 还不足 800 美元。但是,1997 年我国财政性三级教育经费比例为 32.41:37.15:20.32,与国际通行标准相比,初等教育经费比例仍朋显偏低,高等教育的经费比例仍明显偏高,与我国初等教育的绝对大规模和高等教育的绝对小规模形成了明显的反差,造成了我国三级教育生均经费比的严重失调。1993 年我国生均教育经费比为 1:2.29:23.40,1997 年为1:2.16:18.03,高等教育生均经费比虽有较大幅度下降,但与国际通行标准相

16、比仍然偏高。特别是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比,1993 年为 1:2.82:31.88;1997 年为 1:2.11:24.49,高等教育经费比仍高于国际标准数倍。所以,为了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宏观效率,必须对我国财政性三级教育经费结构进行调整,特别是对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经费结构进行调整,适当降低高等教育经费占三级教育经费的比例,提高初等教育经费占三级教育经费的比例。再次,适当调整高等教育经费的分担结构。一方面,要适应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逐步提高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也即提高受教育者个人的分担比重,相应降低生均教育经费中由财政分担的比例,从而在等量财政投入下有效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入学率。但是,受教育者个人分担高等教育经费的比例的提高必须与个人及其家庭实际分担能力的提高相适应,并且与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特殊性质相适应。另一方面,要改变单一的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这不仅有助于缓解预算内高等教育经费的不足,而且能够有效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注释1根据中国人口统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