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题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4427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4 页20112012 学年高一第二学期 期中测试(历史)第第 I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共共 6060 分)分)出题人:曹美霞 审核人:彭欣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淮南子记载:“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 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 ”这句话强调了(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古代农业的落后性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男耕女织的重要性2.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下图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说明( )A贝用于占卜 B.贝

2、用于祭祀C 贝是货币 D.贝是装饰品3. 八卦(见右图)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的右边“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 “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位置。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这表明( ) A中国文化博大精深B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C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D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4.图 1 和图 2 是中国古代牛耕示意图,从图 1 到图 2 反映了( )A手工业的发展 B犁耕技术的改进C畜牧业的发展D小农经济的形成5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

3、“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 )A、限制商人的政策 B、禁止经商政策 C、休养生息政策 D、反腐倡廉的政策6.陆游杂赋中的“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表明:( ) A宋代的“市”打破了原有的空间和时间限制 B政府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C富室大户在水运方便的“草市”附近聚居 D.“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7唐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赞美的是( )A、邢州白瓷 B、定州秘色瓷 C、越州青瓷 D、越州白瓷8.齐民要术序中载:“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厥而不录。 ”材料表明,贾思勰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态度是( )A.赞同

4、 B. 反对 C.听其自然 D.主张适当改变 9.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著名的晋商,致富以后,家族子弟很多人获得官职,购置田产。这 种“以商贾兴,以官宦显” 。这一现象所产生的影响是( ) .制约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扩大了手工业品的市场 .削弱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不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10.清朝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和“机匠”之间的关系应是( )A、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B、基本上是纯经济关系,属于雇佣关系C、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D、相当完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11.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多集中于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

5、业得到发展 B、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较早C、沿海地区交通发达,资源丰富 D、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思想比较开放12下列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始终受到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的道路行不通 它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源泉 它始终受到政府的阻碍和限制 A B C D 13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 1867 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 48 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 B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C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

6、厚的报酬14图 7 是新中国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变动曲线图,造成图中段大幅波动的原因是( )A三大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一五计划的实施和“文革”的爆发C “大跃进”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D经济特区的开设和乡镇企业的兴起第 2 页 共 4 页15.下表是 19151919 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样势头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辛亥革命的推动 B“实业救国”新思想的推动C 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推动 D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16被誉为中国近代化的发源地洋务企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和被称作“中国第一厂”的江南造船厂,2010 年上海世博会选址于此兴建中国船舶馆,其意义是:“延续江

7、南精神,传承江南历史” 。你认为“江南精神”和“江南历史”主要包括 ( )官办洋务企业 中国近代化官僚资本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爱国主义A B C D17.1942 年 5 月前后,日军曾提出要“合作经营”无锡申新三厂和茂新二厂,或签订租约租用这两家工厂,荣德生都严词拒绝;日商丰田纱厂企图强行收买上海申新一厂和八厂产权,荣德生也不答应。他说:“我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 ”下列有关材料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民族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完成反帝的任务 B上海民族企业受到日本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挤压C拒绝日本收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D不把产业卖给外国人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18在一个

8、多年废弃不用的大宅院的大门上,上面的一副对联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副对联最早应写于( )A20 世纪 50 年代初 B20 世纪 50 年代末 C20 世纪 60 年代初 D20 世纪 60 年代末19.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对统计表理解正确的是(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1957 年43.3%31.2%25.5%在总产值中的比例21. 8%26.1%52.1%增长率1960 年 -22.8%47%223%A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B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C.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20下面是 18

9、951898 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对表中信息的正确叙述有( )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日益成为报业的主体维新变法推动了报业发展言论自由的局面已经出现报刊成为新思想传播的载体A. B. C. D.21.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 。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 商业。这里反映出来的社会思潮是( ) A.重商轻农 B. 工商皆本 C. 重利轻义 D. 实业救国22.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是最早尝到包产到户好处的农民们所总结的朴实话语。请问,最早实行包产到户的省份是( )A. 广东 B. 安徽 C. 江苏 D.

10、黑龙江23近代中国社会风俗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各项中不是中国传统社交礼仪的是( )A跪拜 B请安 C拱手 D握手241898 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慈禧生活俭朴 B中国不需要汽车 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251909 年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成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得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材料中使人民“开眼界”的是( )A广播B电影C电视D互联网 26.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

11、来,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其中非公有制经济不包括( ) A、集体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营经济 D、中外合资企业27.上海曾有个资本家说:“现在搞厂容易了,过去要和杜月笙、流氓、警察打招呼,现在不同了,销售有百货公司,配料有轻工业部,贷款有人民银行,还有党、团、工会搞增产节约,我们好做事了。 ”这反映当时( )资本家的经营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 资本家已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加强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A B C D28.邓小平说:“生产关系以什么为最好?要以能够尽快增加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标准。不管哪种方式,都可以试一试。 ”邓小平的这段话说明了(

12、)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坚持生产力的标准 赞成生产关系的改革 不再坚持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A B C D29.对联,是一面折射生活的多棱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按反映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感谢毛主席” “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大锅饭年年亏款,承包后岁岁余钱”A B C D30.在 1993 年初我国许多地方发生的“开发区热” 、 “房地产热”中,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膨胀,房地产价格越炒越高,开而不发,大批良田荒芜。这种现象的出现不能说明( )年份19151916191719181919 盈利指数-4.3

13、87.6136.9321.4370.56第 3 页 共 4 页A、市场不是万能的 B、市场机制会带来一定的盲目性甚至破坏性C、我们不必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D、这是市场机制存在的固有弱点和缺陷的表现第第 I II I 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 共共 4040 分)分) 31 (14 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 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材料二材料二 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 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 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三材料三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写道:“天朝物产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