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与决策——《地震灾后重建建材产品质量监管对策建议》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4231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查与决策——《地震灾后重建建材产品质量监管对策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调查与决策——《地震灾后重建建材产品质量监管对策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调查与决策——《地震灾后重建建材产品质量监管对策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调查与决策——《地震灾后重建建材产品质量监管对策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调查与决策——《地震灾后重建建材产品质量监管对策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调查与决策——《地震灾后重建建材产品质量监管对策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查与决策——《地震灾后重建建材产品质量监管对策建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调查与决策调查与决策地震灾后重建建材产品质量监管对策建议地震灾后重建建材产品质量监管对策建议调查与决策地震灾后重建建材产品质量监管对策建议总第306 期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 196 期 地震灾后重建建材产品质量监管对策建议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刘云夏“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导致全省数百万间房屋倒塌,数千万间房屋损坏,引发人们对建材质量的深入思考。目前,抗震救灾工作已进入灾后重建阶段。重建家园有着比平时数十倍增长的建材需求,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作为质监部门,切实加强建材产品质量监管,杜绝安全隐患,既是帮助灾区恢复重建的科学、务实之举,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近段时间,通过对建材

2、产品开展监督抽查、驻厂监管、免费检测等活动,以及到乐山、眉山等地企业调研,我们对抓好这一工作形成以下思考。 一、全省建材产品供需基本情况 重建需求量最大的建材产品主要是水泥、钢材和墙体材料。通过调查分析,结合重建规划,我们基本摸清了主要建材产品的供需情况。 水泥:2007 年四川全省水泥生产企业 412 户,生产能力7700 万吨,实际产量 6200 多万吨;在地震中受损 124 家,已恢复生产 58 家。按照灾后重建 3 年期计算,预计每年分别需要水泥 1.3亿吨、1.16 亿吨和 1.08 亿吨,每年缺口分别达到 5300 万吨、3900万吨和 3100 万吨。 钢材:2007 年四川全省

3、热轧、冷轧带肋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材生产企业共 175 家,在地震中受损 45 家,已恢复生产31 家。去年全省钢材生产能力 1600 万吨,实际产量 1589 万吨。其中,建筑用钢材产能 790 万吨,实际产量 685 万吨。预计 2008-2010 年共需建筑用钢材 1800 万吨左右,平均每年需 550-600 万吨。依据现有产能和实际生产状况计算,预计灾后恢复重建每年缺口达300-360 万吨。 墙体材料:2007 年全省有墙体材料生产企业 1500 多家,生产能力为 310 亿块标准砖,实际产量 220 亿块标准砖。三年正常需求和灾后恢复重建分别共需墙体材料 665 亿块、488

4、亿块和 340亿块标砖。预计 2008-2010 年,每年缺口分别为 355 亿块、178 亿块和 30 亿块标准砖。 按照安置和重建的时间进度推算,预计 3-6 个月后,建材产品需求会发生脉冲式增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灾区企业恢复生产难度大、建材市场供应缺口大、全省建材产品需求大,在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下,如果把关不严,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而且国务院对口援建方案中,已明确把提供建筑材料作为支援的方式之一,这进一步加大了质量把关的难度。确保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的供给与质量安全,是灾后重建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必须把其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采取必要措施加强监管和检测

5、,确保建材产品质量安全万无一失。 二、当前建材产品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 11 个市州 200 多家建材企业的调研、座谈,企业普遍反映当前生产经营中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一是部门条条框框较多,优惠政策兑现难。水泥、钢筋等建材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特别是新上项目急需立项、环评、生产许可、品牌争创等申报审批。因受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限制,有些手续审批时间长、程序多,企业往往在等待中失去市场、失去机遇。 二是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企业正常运转难。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和地震灾害交通不畅的影响,“512“以来,煤、电、油、气等建材产品的生产要素和上游产品价格普遍上涨,而且供不应求。在凉山、眉山、乐山等地,煤炭

6、价格分别由震前的 330 元/吨上涨到440 元/吨;钢锭由 670 元/吨上涨到 700 元/吨。6 月 19 日,国家发改委又明文规定,从 6 月 20 日起,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 1000元;从 7 月 1 日起,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 2.5 分钱。为确保灾后重建工作顺利开展,省发改委明确要求建材产品价格稳定保持在 5月 11 日的水平,导致建材生产企业成本增加,运转困难。 三是部分道路管制,物流运输难。前阶段因抗震救灾对部分道路交通实行管制,致使部分企业原材料运不进来,产品运不出去,影响企业正常生产。比如四川德胜钢铁集团在地震中因道路交通问题,致使近 1 万吨原材料无法从云南运进来;

7、四川明星电缆公司也因此致使 1.6 亿元的订单任务不能如期完成。 四是灾区企业受损较重,资金回收和质量把关难。地震灾害发生后,售往成都、德阳等重灾区的建材产品,很难收回资金,加重企业运转困难局面。而且重灾区大部分企业质量检验检测设备毁损严重,专业技术人员不同程度伤亡。虽然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支持下,我局近期已向灾区派出了 2000 多人的检验检测、特种设备专业技术服务队伍,但与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这些问题反映在价格、运输等层面,但如果长期不能解决,必然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必然导致建材产品质量下降。近期,通过对热扎、冷扎带肋钢筋等 5 类建筑用钢材的专项抽查,批次合格率仅

8、66.2%。一些企业在利润与成本的双重压力下,难免偷工减料、掺杂使假,甚至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扰乱市场秩序,打破重建美好家园的愿景。 三、加强建材产品质量监管的对策建议 一是政府负总责。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要明确各级政府对辖区内的产品质量负有总体责任。目前,资阳、雅安等地政府已经成立了建材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质量监管重大活动。其他各级政府也要按照“属地管理、守土有责“的原则,统筹协调当地建材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把建材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逐级落实到市、县、乡镇和施工工地,真正形成“地方政府对建材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生产经

9、营者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 同时,为确保建材产品质量安全万无一失,推动建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政府要在税费征收、土地使用、银行贷款、价格补贴、生产许可等方面为建材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提供电力、煤炭、天然气、运输等四个方面的生产要素保障。对建材产品要实施政府采购制度、统一配送制度,以及将农户灾害现金补贴转化为建材等产品的实物补贴制度,而且要把生产许可证、检验合格报告等作为政府采购的必要条件,建立对建材产品的采购质量咨询机制,着力维护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二是部门要协作。建材产品质量安全链条长、环节多、监管难度大,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事关全局,必须形成一个

10、统一的整体。建设、工商、质监等有关部门,一定要围绕质量安全的总目标,分兵把口,搞好衔接,加强沟通,开展联合执法。 依法监管。按照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于生产、销售和使用假冒劣质建材产品的行为,尤其对生产“地条钢“、劣质预制板等严重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该曝光的曝光,该关停的关停,该追究刑事责任的坚决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科学监管。把恢复灾区质量技术检测手段作为科学监管的首要任务,早日重建灾区公共技术检测平台,实施科学监管,这是建材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质量把关的重要手段。 有效监管。对水泥、钢筋、电线电缆等危险系数高的主要建材产品实施驻厂监管制度;对防水卷材、人

11、造板等一般建材产品,加大巡查和抽查力度;对重点工程用建材,要纳入监督抽查计划,建立入场(工地)质量验收报告制度。同时,继续实施好去年在专项整治中探索的台账制度、索证索票制度,建立健全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施工工地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完善建材产品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 阳光监管。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在项目审批、生产许可、品牌争创等方面,简化办事程序,实行“直通车“服务。特别是对省外支援的建材产品,既要心存感谢,又要严格把关,通过传媒,定期向社会公布监管结果。 三是企业要主动。这次灾害也为新一轮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面对灾后重建建材市场需求和供应的

12、巨大缺口,省外建材产品企业不断要求与四川合作贴牌生产,抢占商机。我省各类建材企业特别是重灾区的企业,要尽快从地震灾害造成的社会心理震荡中恢复过来,主动恢复生产、满负荷生产,公开承诺不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要切实加强质量、计量和标准化等技术基础工作,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业档次。要加大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的培育、争创、宣传和保护力度,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和话语权,让更多的“四川造“服务灾区建设。 四是社会要监督。进一步完善投诉举报制度,公开投诉举报电话,畅通信息渠道,接受社会监督。对建材产品整治行动和成果及时报道,对行动迟缓、进展不快、问题长期存在地区要公开曝光。特别要加大对名牌、免检产品的宣传力度,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曝光力度。要加大对建材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以及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质量知识宣传教育,采取印发建材产品应知应会小册子、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建材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老百姓识假辨假的能力,努力营造“重质量、重品牌“的消费使用环境,力求通过有效监管和综合治理,大幅度提升灾后重建的建材产品质量,确保真正建成安全的美好家园。(提供单位: 发布时间:2008-11-25 录入用户:admin-swzy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