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方法及分析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4064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方法及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方法及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方法及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方法及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方法及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方法及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方法及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方法及分析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方法及分析1 引言差动保护原理简单、使用电气量单纯、保护范围明确、动作不需延时,一直用于变压器做主保护, 其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变压器的安危。怎样才知道差动保护的运行情况呢?怎样才知道差动保护的整定、接线正确呢?唯有用负荷电流检验。但检验时要测哪些量?测得的数据又怎样分析、判断呢?下面就针对这些问题做些讨论。2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简要原理差动保护是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理工作的,当变压器正常工作或区外故障时,将其看作理想变压器,则流入变压器的电流和流出电流(折算后的电流)相等,差动继电器不动作。当变压器内部故障时,两侧(或三侧)向故障点提供短路

2、电流,差动保护感受到的二次电流和的正比于故障点电流,差动继电器动作。3 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的重要性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简单,但实现方式复杂,加上各种差动保护在实现方式细节上的各不相同,更增加了其在具体使用中的复杂性,使人为出错机率增大,正确动作率降低。比如许继公司的微机变压器差动保护计算 Y-接线变压器 Y 型侧额定二次电流时不乘以,而南瑞公司的保护要乘以。这些细小的差别,设计、安装、整定人员很容易疏忽、混淆,从而造成保护误动、拒动。为了防范于未然,就必需在变压器差动保护投运时进行带负荷测试。4 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内容要排除设计、安装、整定过程中的疏漏(如线接错、极性弄反、平衡系数算

3、错等等) ,就要收集充足、完备的测试数据。1差流(或差压) 。变压器差动保护是靠各侧 CT 二次电流和差流工作的,所以,差流(或差压)是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的重要内容。电流平衡补偿的差动继电器(如 LCD-4、LFP-972、CST-31A 型差动继电器) ,用钳形相位表或通过微机保护液晶显示屏依次测出相、相、相差流,并记录;磁平衡补偿的差动继电器(如 BCH-1、BCH-2、DCD-5 型差动继电器) ,用 0.5 级交流电压表依次测出相、相、相差压,并记录。2各侧电流的幅值和相位。只凭借差流判断差动保护正确性是不充分的,因为一些接线或变比的小错误,往往不会产生明显的差流,且差流随负荷电流变化

4、,负荷小,差流跟着变小,所以,除测试差流外,还要用钳形相位表在保护屏端子排依次测出变压器各侧相、相、相电流的幅值和相位(相位以一相 PT 二次电压做参考) ,并记录。此处不推荐通过微机保护液晶显示屏测量电流幅值和相位。3变压器潮流。通过控制屏上的电流、有功、无功功率表,或者监控显示器上的电流、有功、无功功率数据,或者调度端的电流、有功、无功功率遥测数据,记录变压器各侧电流大小,有功、无功功率大小和流向,为 CT 变比、极性分析奠定基础。负荷电流要多大呢?当然越大越好,负荷电流越大,各种错误在差流中的体现就越明显,就越容易判断。然而,实际运行的变压器,负荷电流受网络限制,不会很大,但至少应满足所

5、用测试仪器精度要求,以及差流和负荷电流的可比性。若二次负荷电流只有0.2A 而差流有 65mA 时,判断差动保护的正确性就相当困难。5 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数据分析数据收集完后,便是对数据的分析、判断。数据分析是带负荷测试最关键的一步,如果马虎,或对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和实现方式把握不够,就会让一个个错误溜走,得出错误的结论。那么对于测得的数据我们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5.1 看电流相序正确接线下,各侧电流都是正序:相超前相,B 相超前 C相,C 相超前 A 相。若与此不符,则有可能:在端子箱的二次电流回路相别和一次电流相别不对应,比如端子箱内定义为 A 相电流回路的电缆芯接在了 C 相 CT

6、 上,这种情况在一次设备倒换相别时最容易发生。从端子箱到保护屏的电缆芯接反,比如一根电缆芯在端子箱接 A 相电流回路,在保护屏上却接 B 相电流输入端子,这种情况一般由安装人员的马虎造成。5.2 看电流的对称性每侧相、相、相电流幅值基本相等,相位互差 120,即相电流超前相 120,B 相电流超前 C 相 120,C 相电流超前 A 相 120。若一相幅值偏差大于 10%,则有可能:变压器负荷三相不对称,一相电流偏大或一相电流偏小。变压器负荷三相对称,但波动较大,造成测量一相电流幅值时负荷大,而测另一相时负荷小。某一相 CT 变比接错,比如该相 CT 二次绕组抽头接错。某一相电流存在寄生回路,

7、比如某一根电缆芯在剥电缆皮时绝缘损伤,对电缆屏蔽层形成漏电流,造成流入保护屏的电流减小。若某两相相位偏差大于 10%,则有可能:变压器负荷功率因数波动较大,造成测量一相电流相位时功率因数大,而测另一相时功率因数小。某一相电流存在寄生回路,造成该相电流相位偏移。5.3 看各侧电流幅值,核实 CT 变比用变压器各侧一次电流除以二次电流,得到实际 CT 变比,该变比应和整定变比基本一致。如果偏差大于 10%,则有可能:CT 的一次线未按整定变比进行串联或并联。CT 的二次线未按整定变比接在相应的抽头上。5.4 看两(或三)侧同名相电流相位,检查差动保护电流回路极性组合的正确性这里要将两种接线分别对待

8、,一种是将变压器 Y 型侧 CT 二次绕组接成,另一种是变压器各侧二次绕组都接成型。对于前一种接线,其两侧二次电流相位应相差 180(三圈变压器,可分别运行两侧,来检查差动保护电流回路极性组合的正确性) ,而对于后一种接线,其两侧二次电流相位相差角度与变压器接线方式有关。比如一台变压器为 Y-Y-11 接线,当其高、低压侧运行时,其高压侧二次电流应超前低压侧(116)30,而当其高、中压侧运行时,其高压侧二次电流和中压侧电流仍相差 180。若两侧同名相电流相位差不满足上述要求(偏差大于 10) ,则有可能:将 CT 二次绕组组合成时,极性弄错或相别弄错,比如Y-Y-11 变压器在组合 Y 型侧

9、 CT 二次绕组时,组合后的 A 相电流应在 A 相 CT 极性端和 B 相 CT 非极性端(或 A 相 CT 非极性端和 B相 CT 极性端)的连接点上引出,而不能在 A 相 CT 极性端和 C 相 CT非极性端(或 A 相 CT 非极性端和 C 相 CT 极性端)的连接点上引出。一侧 CT 二次绕组极性接反。在安装 CT 时,由于某种原因其一次极性未能按图纸摆放时,二次极性要做相应颠倒,如果二次极性未颠倒,就会发生这种情况。5.5 看差流(或差压)大小,检查整定值的正确性对励磁电流和改变分接头引起的差流,变压器差动保护一般不进行补偿,而采用带动作门槛和制动特性来克服,所以,测得的差流(或差

10、压)不会等于零。那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差流(或差压)合格呢? 对于差流,我们不妨用变压器励磁电流产生的差流值为标准。比如一台变压器的励磁电流(空载电流)为 1.2%, 基本侧额定二次电流为 5A,则由励磁电流产生的差流等于 1.2%5=0.06A,0.06A便是我们衡量差流合格的标准。对于差压,我们引用新编保护继电器校验中的规定:差压不能大于 150mv。如果变压器差流不大于励磁电流产生的差流值(或者差压不大于 150mv) ,则该台变压器整定值正确;否则,有可能是:变压器实际分接头位置和计算分接头位置不一致。对此,我们有以下证实方法:根据实际分接头位置对应的额定电压或运行变压器各侧母线电压,重新

11、计算变压器各侧额定二次电流,再由额定二次电流计算各侧平衡系数或平衡线圈匝数,再将计算出的各侧平衡系数或平衡线圈匝数摆放在差动保护上,再次测量差流(或差压) ,如果差流(或差压)满足要求,则说明差流(或差压)偏大是由变压器实际分接头位置和计算分接头位置不一致引起,变压器整定值仍正确,如果差流(或差压)不满足要求,则整定值还存在其它问题。变压器型侧额定二次电流算错。由于微机变压器差动保护在“计算 Y 型侧额定二次电流乘不乘”问题上没有统一,所以,整定人员容易将型侧额定二次电流算错,从而,造成平衡系数整定错。平衡系数算错。计算平衡系数时,通常是先将基本侧平衡系数整定为 1,再用基本侧额定二次电流除以另侧电流得到另侧平衡系数,如果误用另侧额定二次电流除以基本侧电流,平衡系数就会算错。5.15.4 中列举的各种因素,都会最终造成差流(或差压)不满足要求,但我们只要按照 5.15.4 依次检查,就会将这些因素一个个排除,此处就不再赘述。6 结束语带负荷测试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其我们要有足够的重视。带负荷测试前,要深入了解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实现方式和定值意义,熟悉现场接线;带负荷测试中,要按照带负荷测试内容,认真、仔细、全面收集数据;带负荷测试后,要对照上述 5 条分析方法,逐一检查、逐一判断。只要切实做到了这三点,变压器差动保护就万无一失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