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高考作文题目一瞥

上传人:ar****93 文档编号:4043970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国高考作文题目一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法国高考作文题目一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法国高考作文题目一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法国高考作文题目一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国高考作文题目一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国高考作文题目一瞥法国高考作文题目一瞥中国高考刚刚结束,法国高考又开始。 看到一篇介绍今年 6 月 11 日法国高考作文试题的文章,说是高考,其实这是人家的高 中毕业会考,说是高考作文,其实是哲学作文。考生要在四个小时内写出一篇二三千字的 论文来。为更透彻地看看法国学生考些什么,我们不妨将试题抄录如下: 文学、经济社会、科学类毕业生可以分别在下列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 文学类考生 1)若有所悟是否就是对于思想桎梏的解脱? 2)艺术品是否与其他物品一样属于现实? 3) 解释亚里斯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有关“责任“的论述 科学类考生 1) 欲望是否可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 2)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

2、比较有什么意义? 3) 解释休谟在道德原则研究中有关“正义“的论述 经济社会类 1)人们是否可以摆脱成见? 2)我们可以从劳动中获取什么? 3)解释尼采在人性,太人性中有关 “德行“的论述 有人说,法国学生的作文其实不是作文,是一种论文;而这种论文也不是一般地论文 ,而是哲学论文,或者说是哲学作文。这种提法我也同意。但是法国的高中生为何就要做 论文,而且要做二三千字的论文呢?他们是不是吃饱了撑的?是不是有意为难十七八岁的 学生? 知道今年的法国高考试题后,我就有点汗不敢出气不敢喘的样子。老实说,他们出的 题目我觉得很陌生,他们所说的亚里斯多德、休谟、尼采、卢梭、康德等等的文章我很多 没读过。这

3、可能与我不太喜欢哲学有关。不过我估计,别说是中国的高中生,就是中国的 大学生,大学老师,做起这样的题来都会有难度。 通过法国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我们可以窥其作文出题水平大概。为全面反映这一问题 ,我又搜罗了一些近年他们的作文试题,一并抄录如下: 2005 年 任选一题写篇文章 文科 1“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 2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 3试分析休谟论“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 望,而孤独可能是使人痛苦的惩罚。“ 经济科 1 什么是公众所能承受的真理? 2 “给予的目的在于获得“,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则? 3 试分析尼采论罪行与犯

4、罪一文的哲学意义。作者在文中提出问题:舆论在了 解了犯罪动机和作案具体情况后,即能遗忘错误。这种现象是否有悖伦理原则? 理科 1 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力? 2 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知识的局限? 3 试分析卢梭论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学含义。卢梭说:“我 们对同类的感情,更多产生于他们的不幸而不是他们的快乐。为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基 础是利益,因共处逆境团结在一起的基础是感情。“ 法国没有统一的“高考“,大学录取是依据高中毕业考试成绩。有的大学有自己专门考 试,称为 concours。 2006 年 三题之中可选做一题 文科 1. 我们是否只对他人有义务? 2. 逃避时

5、间的愿望是否有一定意义? 3. 试分析 John Locke 论 “私有权“ 一文的哲学意义(略) 理科 1. 能否对文化的价值作客观评价? 2. 实验能否证明什么? 3. 试分析 John Stuart Mill 论 “诚信是良好社会根本基础“ 一文的哲学意义(略) 经济社会 1. 在幸福与真理之间是否应该选择幸福? 2. 文化能否成为普遍价值的载体? 3. 试分析 Alain 论 “经济不是社会组织第一需求“ 一文的哲学意义(略) 工业艺术 1. “这是我的真理 “,这句话有意义吗? 2. 正义感是否是天生的? 3. 试分析 EPICTETE 论 “你想成为奥林匹克优胜者吗?“ 一文的哲学

6、意义(略) 其他科类 1. 追求真理来自什么需要? 2. 历史学的意义是否首先在于避免遗忘? 3. 试分析 SPINOZA 论 “自由与法制“ 一文的哲学意义 当然,这里因翻译问题,各个题目会稍有不同。但大体内容差不多。 值得注意的是,法国的会考并不是只考这一门,而是有十几门课。这只是其中的一门 。仅就这一门而言,我们还是有话要说。 我先说说我上高中时学的东西吧。现在想想也是够可怜的。就是数学、语文、英语、 地理、历史、政治。此外就是体育。要说起来,这些也够我学的了。但问题是学什么。那 时所有的课程都是围绕高考这一中心来设置,来学习的。具体说就是应对考试而已。有兴 趣没兴趣都得学。所以教师硬着

7、头皮教,学生硬着头皮学。没办法。全国都一样。你不学 别人在学,你不教别人在教。而所学的就是课本,所谓的参考书,就是课外习题集,就是 做题。(一位化学老师教学心切,一天曾下发了四十大张化学试卷,还要让学生第二天就得全做完,学生们几乎反了。)除此之外,其他书是不允许看的。看小说就像是做贼,我 记得,整个高中三年,我所看的小说只有沙漠孤旅爬满青藤的木屋等可怜的几部 。我的同学和我也差不多。关键是老师不让看,而且也的确没时间。像历史地理英语等, 几乎就是一头钻入题海中,那海是太深了,一不小心会被淹死。本来很有兴趣的课,在这 海里一游,那就相当的乏味。最奇怪的是政治。我们那时学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常识,老师

8、 也没办法,就是背课本。多年之后,我总结了文科学生的一条好的学习规律:要想学文科 ,必须记忆好。只要记忆好,什么都不愁了。唯一让大家高兴点儿的体育,但除了跑步, 就是打一会篮球,这还得是男生才有此幸运,女生是根本谈不上。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一拨人,终于被一个模子似的刻制出来。所有的答案只有和标 准一样,才能得高分。所有的人的思维能力基本相当于弱智,所有人的思想基本就是无知 。没有深度,没有观点,没有棱角,没有意见。 这里就提到了高考作文。本来作文就是练习让学生学会说人话。但我们的作文不是, 我们的很多作文是练习学生说大话,空话;假话呢,肯定有。一看题目就知道要正面写, 要颂扬,不要出格。多年

9、之后,我再来看高考作文,我觉得就像小学生作文一样。什么“我 手写我心”,什么真性情,根本是不多见的。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大部分学生不会写作文。好像是王小波说过吧 ,写文章就像放屁一样。此话虽粗,但道理简单。不要把写文章看得多神圣,是再简单不 过的事,放屁是简单的;写文章就如放屁,没有再比这简单的了。可那时的我们,就都不 会也不敢放,尤其是不敢乱放。 如此说来,法国的高考作文试题对法国的学生来说,也许并不多么难。因为他们对此 已适应,他们锻炼的是思维,是逻辑,是深度,所以他们看起来比我们有思想,比我们有 学问。而我们锻炼的是什么?是条条框框,是强势评判,是整齐,是应付,是适应。因

10、此 ,我们没有想法,没有意见,没有火花,因为我们还是孩子。 法国人重哲学,与这个国家和民族传统有关。他们为何这么做,我想他们是有原因的 。冯友兰说,哲学能使人学会思考。没有思想的人将不成其为人。而哲学也使人有智慧。 我们只学常识,而他们学的是学术,是方法,是学问。因此,他们好像比我们更有智慧。 我觉得中国人的哲学水平相当差,不是一般地差。这是一个大问题。据我所知,法国 的这些哲学问题,我们中国的高中生很少能学到,一般到了大学的哲学系才会提到。要说 起来,中国的哲学也是很好的,但奇怪的是,中国的学生是不学的,在学校中是不让学的 ,我没看见哪个中学里开设老子课或庄子课,也没老师让学生做“梁上辨”的

11、论文,这是个 很难让人理解的现象。 所以,我认为,法国的高中学生作文所训练的是怎样做学问,而中国高中学生作文所 训练的是怎样记知识。法国人练的是思考,中国人练的是记忆。这是根本的不同。 有了这个不同,再加上大学的不同教育,中法学生大学毕业后的实力差距也就不言而 喻了。 也许有人认为这只是法国,是一个特例,那么我们看看美国好了。我从网上找到这样 一条内容:1994 年 3 月 31 日,克林顿政府提交给国会的题为2000 年目标:美国教育法(Goals 2000:Educate America Act)的报告获得通过,这标志着布什政府提出的全国教 育标准法律化。该报告把核心课程扩展至 7 门,即在原来 5 门的基础上增加外语和艺术两 门课程,并为 8 门学术性课程制定了卡耐基标准单位(Carnegie unit),即学分,以保证每门 学科的教育质量。这 8 门课程是:英语、数学、科学、外语、公民与政府、经济学、艺术 、历史和地理。1996 年全国科学课程标准公布。1999 年,美国教师联盟指出,各州课程标 准必须包括 4 门核心学术科目,即英语、数学、科学和社会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