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海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43946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海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8年海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08年海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08年海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08年海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海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海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更多公务员历年真题等复习资料下载点击进入:点击进入点击进入-按住 CTRL 单击进入 2008 年上半年海南省公年上半年海南省公务员务员考考试试申申论论真真题题及解析及解析(满分 100 分 时限 150 分钟)题号1234总分核分人得分 一、注意事项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2作答时限:建议阅读给定资料 40 分钟,作答 110 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4请在指定位置作答,在草稿纸上或者其他地方作答一律无效。 1、资料资料1地处江西东部山区的乐安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

2、几年前 全县有数十万贫困人口,长年来,贫困问题一直都是困扰当地政府的重要问题,农民人均 1000 元左右的纯收入主要来自农业。 乐安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7.8,一月最冷,月平均气 温为 5,七月最热,平均气温为 29,全年无霜期 271 天,年平均降雨量为 16591930 毫米,昼夜温差大,水资源丰富,这些都为发展食用菌产业提供了理想的气 候条件。 为了发展生产,提高农民收入,该县 1998 年从福建引进双孢蘑菇,刚开始的时候只是 一种实验性的项目,种植面积只有 10 多亩。第一笔蘑菇获得了巨大收益,种植规模开始 逐渐增大。2003 年在县委、县政府引导扶持下,成

3、立了“乐安县蘑菇产业协会”,帮助蘑菇 产业的发展,而今,乐安县已经成为全省最大的双孢蘑菇生产基地。 然而,随着面积的逐年扩大,新的问题也开始困扰着广大菇农:一是菌种质量不稳定, 产量持续偏低,加工简单粗放;二是木材消耗量过大,一亩大棚消耗木材 50 立方米以上, 成本居高不下;三是销售渠道窄,仅靠牛田镇傍安村的蘑菇协会销售鲜菇,加工能力又不 足,菇农销售成本相对较高。 为解决这个问题,乐安县提出要有针对性地走节约型发展的路子,引导蘑菇产业的继 续快速发展。该县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拨出 20 万元专款,用于解决蘑菇 生产经费和聘用技术员;开展新技术培训,制作生产流程图;还帮助种菇能人

4、邹炳锦创办 了年产 50 万瓶菌种、加工能力达 100 吨的“锦达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实行蘑菇生产“五 统一”,即统一种植品种,统一供应菌种,统一技术流程,统一商标品牌,统一收购价格。 此举不仅提高了蘑菇品质,而且菇农滞销的蘑菇也有了加工场所,大大降低了销售成本。 此外,该县从广西、福建等地高薪聘请了技术员,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地栽蘑菇技术, 逐步淘汰原有的消耗大量木材资源的大棚蘑菇。乐安县农业部门选准生产周期短、见效快, 稻草、牛粪等原料可就地就便取材的蘑菇产业,积极引导当地农民利用废弃的稻草培育蘑 菇,推广地栽蘑菇。新的种植方法不仅省工时、省配料、省木材,而且蘑菇品质好、效益 高。这不仅可以

5、促进农民增收,而且还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该县万崇镇上罗村 3 户 农户合伙栽培蘑菇 2200 平方米,扣除栽培成本 1.5 万元和菇棚折旧费 3000 元,当年纯收 入就达 36000 元。发展蘑菇产业不仅菇农增加了收入,还吸收了 15 万个农村劳力就业, 劳动工资达 450 万元,平均每个农村人口增收近 20 元。 江西省乐安县逐步形成了“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的蘑菇产业链,成为全省最大的双孢蘑 菇生产基地,菇农年人均增收 1000 元以上。按照全县 2005 年新增 200 亩地栽蘑菇计算, 仅木材就可节约 8000 多立方米,加上其他各环节的成本,可节约资金 300 多万元。2006

6、 年,该县确定把发展蘑菇产业、壮大蘑菇协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产品 取得国家无公害产品标志,发展会员 305 人,蘑菇种植面积 36 万平方米,总产 1200 多吨, 产值 600 余万元,带动农户 420 户,户均增收 6000 元,蘑菇已成为种植乡镇的主导产业, 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劲助推器。 菇农杨汉民给记者算过一笔账:原来他家用杉木大棚种蘑菇,每平方米产菇 7 公斤, 按每公斤 2.8 元计,获利约 20 元,而去年他试种了几分田的地栽蘑菇,每平方米可产蘑菇 10 公斤,获利近 30 元。今年按广西技术员教的新方法,一亩地栽蘑菇至少可产菇 4000 公斤,收入过万元,除去各

7、种开支,纯收入可达 4000 多元。最主要的是地栽蘑菇每亩可 比棚栽蘑菇节省木材三分之二以上,省工三分之一以上,而且菌渣可以作为来年稻田的肥 料,真是一举多得。 2回顾江西乐安县蘑菇产业发展之路,无论是增收农民还是各级领导,都不难意识到 科技的重要性,科技投入无疑是该县蘑菇生产发展壮大的关键。 蘑菇刚刚引进乐安县的时候,曾经经历过一个快速发展期,附近农民看到蘑菇的收益 丰厚,纷纷投入蘑菇种植之中。但是由于对种植技术的认识不足,很多菇农种出的蘑菇质 量很差,不但没能够达到预期的收入,甚至还损失了成本。 在县蘑菇产业协会的推动下,该县将提高菇农的生产技术作为发展蘑菇产业的首要问 题来抓。先后邀请省

8、农科院微生所研究员到各产菇乡镇巡回作现场讲课、指导,举办培训 班,培训协会会员、菇农和村组干部 4000 多人次;聘请福建、广西等地的技术人员现场 指导,协会技术人员包户指导,帮助菇农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经常组织会员相互交流学习 种植经验或外地参观学习,提高蘑菇种植水平;编印蘑菇生产技术规程手册、蘑菇生产简 报。通过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提高了菇农的蘑菇生产技术、产量、质量和效益。 县科委还及时地编写了食用菌实用技术丛书蘑菇篇一书,引导菇农学习生产 技术。后来又在这本书的基础上,编印了 3000 多份蘑菇生产技术流程图,菇农按该图操 作更加直观便捷。县食品研究所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不断优化品种

9、结构,以推动食 用菌产品的更新换代。 近年来,该县还同南昌大学、省农科院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协作关系,为食用菌产业的 发 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该县蘑菇协会经常组织人员到长沙、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地进行市场调研,摸 清市场行情,帮助菇农落实产品销路,签订产销合同,解决了菇农后顾之忧。与此同时, 该协会还积极组织会员开展宣传促销活动,使乐安蘑菇在长沙、南昌、漳州等地都享有较 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使蘑菇销售由外出推销变成客商上门下单。为了进一步促进蘑菇产 业的发展,使菇农放心发展生产,协会还引进福建客商到县里投资兴办蘑菇加工企业,组 建了市级龙头企业乐安县锦达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年加工盐水蘑菇 60

10、0 余吨,使公 司、协会、菇农联为一体,增强了驾驭市场的能力。 随着蘑菇产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也更加 强烈。该县大马头垦殖场龙虎岭村 42 户农户中就有 24 户种植了蘑菇人均年增收 1000 多元。该村今年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点后,农民的积极性非常高,主动筹资投劳修建了进 村路、村内主干道等公共设施。该县还把蘑菇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紧密结合起来, 以蘑菇产业推动新农村建设,做到新农村建设点准备布到哪里,蘑菇种植就先向哪里。该 县计划 2007 年把蘑菇种植农户发展到 500 户以上,会员 400 户,种植面积发展到 80 万平方米,总产量达 3000

11、吨,总产值达 1500 万元;2010 年发展到 200 万平方米,实现总 产值 3000 万元。 3 “为修 2 公里的路,我们村集资 8 万元,贷款 20 万元,还欠下工程款 12 万元,现在 一分钱补助款还没下来。 ”陕西旬阳县某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一位负责人说。记者了解到, 陕西一些地方县,尤其是偏远贫穷县,为完成新农村建设试点修路的任务,不得不挪用其 他补助款,甚至大量举债修公路。 本为建设新农村,却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这怎么看都像前几年“扶贫扶贫,越扶越贫”的 翻版。问题出在哪里呢?据报道,为加快新农村建设,陕西今年出台政策,按照柏油路 1 公里 12 万元、水泥路 1 公里 15 万

12、元的标准,补助农民修村级道路。但由于山区整修路基 花费很大,群众集资无力完成,许多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欠下了新债。 按照以往的经验揣测,这里面存在很大的腐败空间,即老百姓集资修路,地方官员把 补助款做了其他用途。过去一些地方吃扶贫款的现象很猖獗,现如今补助款同样是肥肉一 块。过去一些地方财政拼命装穷,无非是为了多拿扶贫款,现在纷纷举债修路,怕也脱不 了套取补助款的嫌疑。况且,这么一集资、二补助的过程中,难道不是“捞一把”的好机会 吗? “如何避免越扶越贫的尴尬局面?”今天,这个问题同样适用于新农村建设。换句话说, 新农村建设不应该越建设农民负担越重,越建设农民感觉越吃亏。看来,我们的新农村建 设再

13、也不能搞老一套了。国家拿出资金帮助农民修路,却形成了新的乡村债务,好经是如 何被歪嘴和尚给念坏的呢?主要还在于农民没有发言权,还是由各级政府在主导,由“长官 意志”在左右。省里补助农民修村级道路,各地应该根据自身条件量力而行,而不是村村都要修上漂 亮的柏油路、水泥路。但现在的问题是,在新农村建设的大形势下,一些地方像完成任务 似的“大干快干”,不考虑本村的实际情况,不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再加上修路是一项看 得见、摸得着的政绩工程,是最能体现“新农村建设”的成就,于是很多地方的农村都盲目 举债搞新农村建设。 其实不难理解,修路毕竟只是新农村建设的一方面,真正需要“建设”的地方还有很多。 到底哪些

14、地方是最迫切需要建设的,哪些地方最需要资金,最好还是由农民自己来决定。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序幕渐渐拉开,但是有不少地方却已经开始出 现了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苗头。一些地方的领导不顾地方经济条件和实际情况,大拆大 建。强制性地在农村兴建“万亩桃园”、 “万亩果园”之类。结果,只见新房子,不见新农村, 重“硬件”而轻“软件”,强行动员、硬性摊派、强行占地和拆迁等都造成了很多新的问题,为 此,中央和地方政府一再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切忌大而化之,切忌议而不行, 切忌急躁冒进,坚决摒弃“工程性”、 “运动式”、 “跃进式”的心态和追求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 做法。 4农村改革开放

15、以来,广大农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搞起了种植养殖,或外出经 商,或进厂做工,他们依靠自己的勤劳、智慧和科技,纷纷走上了富裕之路。然而,目前 农村尚有少数农户仍难以摆脱贫镯的束缚,生活依然十分拮据。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上,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农业、农村、农民 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还有农村绝对贫困人口 2820 万,初步 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还有可能返贫的农村低收入人口 5825 万。切实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必须首先弄清其致贫因素,并据此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当前农村出现的致贫因素大致有以下十个方面的原因:(1)天灾人祸

16、:自然灾害和飞来 的横祸是农村人口绝对贫困和返贫的一大因素。(2)子女上学:随着教育产业化的加速推进, 学费日益昂贵,成为多数农民的沉重负担。可以说,一个大学生就能导致一个中等收入的农村家庭陷入贫困状态。正因为如此,相当一些农民子弟在日益抬高的教育门槛前止步, 农村辍学现象日益严重。(3)疾病:生病无钱医治,不管不问的贫困户在农村比较常见, “小 病拖,大病扛,扛不过去见阎王”的情况屡有发生。另外家庭成员中有残疾,也是导致家庭 贫困的根源。(4)人多地少:耕地较少,加上贫困地区农民文化素质差,不能适时进行农业 结构调整,从种植业获得的收入自然就少。(5)文化素质低下:缺文化必然导致观念的落后, 观念落后是贫困的根源。这不但导致了生产力水平低下,而且导致了愚昧和迷信活动的泛 滥,给社会平添许多不安定因素。(6)超计划生育:贫困地区的人口问题更加突出。贫困地 区即使生产有很大发展,但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人口,贫困的帽子是难以摘掉的。由于社 会养老体制还不够完善,仍以家庭养老为主,使贫困农村部分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