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称改革面临利益掣肘 批评电力改革十年原地踏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3929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者称改革面临利益掣肘 批评电力改革十年原地踏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者称改革面临利益掣肘 批评电力改革十年原地踏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者称改革面临利益掣肘 批评电力改革十年原地踏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者称改革面临利益掣肘 批评电力改革十年原地踏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者称改革面临利益掣肘 批评电力改革十年原地踏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者称改革面临利益掣肘学者称改革面临利益掣肘 批评电力改批评电力改 革十年原地踏步革十年原地踏步学者20122012 年年 1111 月月 1717 日日 09:1609:16 来源:来源:新京报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手机看新闻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十八大报告在论及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时称,要“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 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从过去几年的实际情况看,部门改革的模式、行业改 革的模式、地方改革的模式,很难突破相应的部门利益、行业利益和地方利益, 使全局性的改革攻坚面临重重阻力。 原标题:统筹改革:建议成立新原标题:统筹改革:建议成立新“ “体改委体改委“十八大报告在论及深化行

2、政体制改革时称,要“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 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媒体查阅历次党代会报告发现,“完善体制改革 协调机制”为首次写入。这意味着,现行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可能发生变化, 那么,当前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协调机构”,才能成为新阶段改革的发动机?过去 30 年改革的实践证明,每当改革处在关键时期,改革统筹协调就更加 重要。尤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大利益关系调整的新阶段,以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为重要目标,迫切要求转型改革的全面突破。因而,下一步的关键, 在于尽快打破利益掣肘,把改革协调机制做实,我们的建议是成立新“体改委” 。释放释放“制度红利制度红利”迫切需要改革迫切需要改革中国作为最

3、大转型国家,仍然有巨大的制度改进空间,仍然可以从转型改 革中释放出大量的“制度红利”。十八大报告指出,“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 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不少专家分析了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包括人口红利、全球化红利的逐步衰 退。从现实情况看,新阶段战略机遇,不在于要素红利的变化,而在于中国作 为最大转型国家,仍有巨大的制度改进空间,仍然可以从转型改革中释放出大 量的“制度红利”。比如,收入分配改革可以释放出巨大的消费红利。十八大提出国民收入倍 增的基本目标,到 2020 年城乡居民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如果收入分配改革 方案有重大突

4、破,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明显增长,我国消费规模在现有基础上明显提高。我们初步测算表明,到 2020 年潜在消费规模将达到 45-50 万亿,这个 消费红利,将足够支撑未来 10 年我国 7-8%的中速增长。再例如,农民工市民化可以释放出城镇化红利。未来 10 年,中国城镇化率 年均提高 1.2 个百分点,将再有 2 亿农民进入城镇,加上现有的 1.6 亿农民工, 新增城镇人口将达 4 亿左右。按较低口径,农民工市民化以人均 10 万元的固定 资产投资计算,也能够增加 40 万亿元的投资需求。但是,我们还没有形成促进消费释放、走向消费主导的体制机制,收入分 配体制还在多方面制约消费释放;在解开城乡这

5、个“二元 N 次”方程上,还有 相当多的体制机制需要打破。换句话说,虽然“制度红利”设想起来很诱人,但是如果没有及时和有效 的改革,这一切就有可能成为镜花水月。因而,重要的是清醒面对当前改革面 临的障碍,并找到攻坚克难的方案。改革面临多种利益因素掣肘改革面临多种利益因素掣肘改革重点即在于通过打破政府自身利益倾向,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 会、中央与地方等关系。从过去几年的实际情况看,部门改革的模式、行业改革的模式、地方改革 的模式,很难突破相应的部门利益、行业利益和地方利益,使全局性的改革攻 坚面临重重阻力。有些改革提出来了,但是难以推动。垄断行业的改革,已经提出十几年了, 但尚未破题。有些方

6、案提出来了,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突破,比如,有学者就认 为十年来,电力改革动静不大。有些改革在推动的过程中产生了扭曲。大部门制改革实质是行政决策范围 内的决策、执行、监督的相互协调和相互分离,但在一些地方的实践,成为简 单的合并和增加领导职务。推动的改革在实践中走形变样。而有些改革方案长期无法出台。比如,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讨论了很多年, 但很多部门有各自的意见,使得方案难以出台。再比如,财税改革争议相当大, 大规模、实质性的结构性减税效果不彰。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当前最大的利益掣肘,是政府自身利益化倾向越来越 普遍。而改革重点即在于通过打破政府自身利益倾向,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 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等

7、关系。十八大报告也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 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落实的关键,在于防止权力与市场结合,防止行政垄断,防止特权经济, 以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要做到这些,成立一个能超脱于各方利益的改革协调 机构,显得尤为迫切。需要一个需要一个“超脱超脱”的协调机构的协调机构重新设立一个类似当年“体改委”一样的、高层次、实体性的改革协调机 构,综合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整体配套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各方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未来几年转型改革既涉及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 题,又涉及中央与地方、各部门的利益调整,更涉及改革的综合配套推进。近年来,陆续有学者建议,

8、重新设立一个类似当年“体改委”一样的、高 层次、实体性的改革协调机构,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综合协调各方利益关系, 整体配套推进各方面的改革。新阶段的改革,已经不仅是经济领域改革,而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生态五个领域的五位一体的改革。加强改革协调,需要成立中央层面、 直接对中央负责的改革领导小组,对等五位一体的改革实施全面统一领导和协 调。这个机构应该借鉴“体改委”的一些成功做法,以协调推动改革为唯一目 的,不掌握具体的项目审批权,严格限制其培植部门利益。新机构不管发展, 只管改革;不管短期,只管中长期;不管宏观调控,只管体制机制。只有利益 超脱,作为改革协调部门,才有可能更好地发挥自

9、己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利 益关系复杂化的背景下,从全局而不是从部门利益考虑改革的重大决策,尤其 重要。当然,在各方利益更加盘根错节的今天,给新“体改委”赋予相当大的权 限,又能否切实解决现实面临的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细化探讨。但是应该看到 的是,当前改革的现实,迫切需要摆脱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和行业利益的掣肘, 客观总结试点经验和社会探索,把其中可行与合理部分上升为改革政策。一个 相对客观中立的改革协调部门,有总比没有好,早设立比晚设立好。高层的决 心越大,新机构发挥现实作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只要设立的新机构,能抓住一些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比如在收入分配改 革、官员财产公开等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必能由此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更 为强大的改革动力,对利益集团形成越来越有力的威慑。如果改革协调机制能够尽快建立并且有效运行起来,我国制度改进的幅度 将会加大,“制度红利”将得到有效释放,由此为公平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 基础。从这个角度看,这是中国的机遇所在、希望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