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3907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文档来自网络,是本人收藏整理的,如有遗漏,差错,还请大家指正!浅谈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中敖中学:唐道竺提要: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是目前教坛关注的热点,我从我们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阐述自己的观点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创新精神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教学法已日益暴露出自身的弱点,几乎成了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痼疾那么,如何使受教育者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呢?这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育改革战略工程历史科目作为实现完成中学基础教育任务

2、的一门基础科目,同其它科目一样,其目的应该旨在为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那末,中学历史教师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里我仅凭多年教学的一点经验,就历史教学谈点粗浅的看法,抛砖引玉一、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历史教师在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等方面,任重道远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历史教师的自身水平亟待提高首先,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长期以来流行着一种错误的观念,即历史研究是学者们的工作,教育研究是各地市、县教委教育局的专职,而中学历史教师只是一个对知识的消极传播者而今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带着

3、这种观念教学,这显然离教育的发展市场人才的需求相差甚远,这是极为危险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转变,又如何去培养合格的中学生呢?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能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使用教科书例如,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从 78 年以来已修订过四次,原因之一就是其中存在着谬误,就拿目前最新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来讲,也有个别失真的例子,尤其是近十年来,史学界研究的成果丰硕,我们历史教师,应该涉猎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的最新研究动态,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那种把知识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真理,而产生的知识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迷信和

4、以固定观念看待事物,以老经验处理新问题等都是阻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因此我们每个历史教师必须加强历史科研意识,培养历史科研能力,为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而努力,正如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高级教师李晓风老师所说:“大部分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就是在大学毕业以后,就中断了系统的专业学习和知识更新,随着教学年岁的增长知识日益成旧,只剩下与中学教材相关的知识,这种情况严重地制约了中学历史教学水平,制约了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一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有追综历史学科的学术动态和学术研究能力“看来,一位中学历史教师具有的综合素质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心理学,教育学,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5、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其次,教师在教学时应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从本质上讲,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发展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的因此,教师应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不要把自己当作权威的化身,应该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不是压制学生的见解,即使学生的想法非常的离奇,教师也不简单粗暴地否定,而是要大量引导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发表的见解,即使成在一些不合理的成份,也应看到其中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而以耐心认真的姿态予以回应,创造出民主平等的活跃气氛二、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首先对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要注意一大误区,那就是放弃

6、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播去抓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因为历史学科也和其它学科一样,基础知识的传播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忽略了基础知识的教育,那么其它的任何教法都无从谈起就象我们的工程队修建高楼大厦一样,没有夯实牢固的基础就不可能建出高质量的楼房因此,脱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播,那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播历史基础知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并重的,更无主次之分,没有必要作一个“排队“轻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专注于创新精神的思维训练也违背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反思传统历史基础教育的弊病时,就“出现了一个极端的倾向,即轻视书本知识“即“把历

7、史教学改革要从过去的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到重视能力的培养上来“这种僵化的误解必将阻碍能力的培养其实,学生历史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必须从搞好历史基础知识的教与学入手其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从本质上说,即培养学生形成自己在接近客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历史现象的一点认识,而不是去死记模式化的固定结论,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僵化定势,展开思维飞跃的翅膀,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寓论于史,史论结合,我认为,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以下几点方法可供参考:(1)角度创新对历史教科书所得出的结论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探究结论是从哪个“角度“或“视角“得出的,绝对不能拘束于某一个固定的角度或视角应从不同的角度或视

8、角去看待某一历史现象,得出不同的历史结论,帮助学生自己去评价,完善结论例如在讲到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时,教科书上的评价是:华盛顿会议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失败的会议中国的多项要求遭到拒绝这次会议以共同宰割中国为结束从另一角度评价华盛顿会议可得出: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了外交胜利中国自 1840 年与西方列强打交道以来,这是第一次没有丧失更多的民族权利,而争回了某些东西山东权利的归还虽然带有附加条件,但已没有像日本当初提出的那么苛刻两种评价,结论切然不同,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讲是评价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2)理论创新如果我们的学生思维不被已有的结论所束缚;不相信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不屈服专家学者的权威那么

9、这样的学生就是具有新型人才的人格特征因此,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质疑的精神是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传统固定的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看其是根据何种原理或理论推理出来的,这个结论是否严谨,是否完善,是否“放之回海而皆准“例如讲“五种社会形态“学说这一理论时,针对目前中学历史教学普遍存在的错误观念,即五种社会形态之间存在着排列上的固定性,并以此为靶子,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效果非常明显教师先启发学生对一个具体的、微观的国家进行个案分析,例如中国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又如美国,由于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没有“童年“

10、期,而是直接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如意大利,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详尽的分析后,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出了一个有创新性的观点;“五种社会形态学说“只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一个粗线条宏观上的勾勒,它的具体样式并不适用于世界历史上的所有国家,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学说基本上适用于西欧历史在考虑到不同的国家具体情况下,“五种社会形态“学说对历史研究也有指导作用(3)知识创新长期以来,人们把历史知识看成是已经固定不变的东西,没有研究的价值,其实历史知识在很大的程度上不过是人们对客观历史的一种主观认识而已,在研究时,根本不可能再现历史的原貌,也只有尽量使二者

11、趋于接近随着历史创新思维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伴随历史研究的深入,新的史学材料就不断出现,对知识的更新已成为必然这样通过知识的更新和重新排列组合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此达到当今教学的需要总而言之,创新思维是一种高级水准思维,是人的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培养中学生历史创新思维精神,尊重学生主体性参与地位,让中学历史教学气氛活跃起来,对于改变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窘境,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良方在教学实践中,有经验的教师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逻辑性、敏捷性、灵活性和反馈性,克服片面性、表面性、模糊性、线粒性等弱点,努力为学生创设创新思维的情境,使日益深化的智力不断发展更新,培养智能型的全方位人才注:历史教学中的美育功能再探讨袁爱玲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何成刚我的教育观-李晓风老师的实践与探索马卫东浅析历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的一个误区-兼论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