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练习3020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3843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练习3020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三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练习3020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三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练习3020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三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练习3020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三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练习3020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练习30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练习3020(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练习初三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练习 30203020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初三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练习一、填空题1.古时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叫 ,如 2. ,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世称 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4. ,草色入帘青5.无丝竹乱耳, 6.予独爱莲之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二、阅读题(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间: 帛: 辙: 靡:2.选出对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卑鄙无耻)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谎报,夸大) D.小信未孚,神不福也(保佑赐福)3.下列句中的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D.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4.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B.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C.君将哀而生之乎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划线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6.曹刿在战前与鲁庄公的对话中,认为取得战争胜利的最重要的条件是 7.选出对文章第一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战前曹刿晋见鲁庄公,表明自己的远见卓识B.曹刿论述战前的政治准备-必须取信于

4、民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表现了曹刿高人一筹的见识D.战前曹刿向鲁庄公提建议-加强内部政治的改革(二)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 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阕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

5、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皆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殂: 否: 裨: 颓:2.在文中划线处应填入的短语依次是 3.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B.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D.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6、三顾臣于草庐之中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以“字意义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先帝不以臣卑鄙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以五十步笑百步 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A. / B. / C. / D. /5.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蜀汉当时的形势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 6.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三点建议是(用四字短语概括回答)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三)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

7、,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涕 踣 曩 隳2.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殚其地之出 窃载与之其 B.与吾父居者 圣人非所与熙也C.竭其庐之入 其如土石何 D.向吾不为

8、斯役 此人为俱言所闻3.选出对句子意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A.而乡邻之生日蹙:而乡邻们连生日也过得非常艰难B.今其室十无一焉:现在他们十家中已经消失了一家C.触风雨,犯寒暑:顶着狂风暴雨,冒着严寒酷暑D.饥渴而顿踣:由于饥渴而走走停停4.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蒋氏答话的中心句5.这段文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A.以三代人之间的不同遭遇作对比B.以六十年内不同时期的不同遭遇作对比C.以乡邻们的痛苦生活和自己的安乐生活作对比D.以乡邻们大多“非死则徙“的情形与自己能“以捕蛇独存“作对比6.选出对这段文字的思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主要控诉了悍吏逼索租赋闹得鸡犬不宁的残暴行为

9、B.主要反映捕蛇者在特定情况下的安宁生活和快乐心情C.主要说明以蛇当租政策客观上给老百姓带来了某些好处D.主要表现文章的“赋敛之毒甚于蛇毒“这一主题思想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两个句子(四)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选出与陋室铭中的“铭“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刻骨铭心 B.座右铭 C.铭感终生 D.铭记在心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义有仙则名 ( ) 斯是陋室 ( ) 无案牍之劳形( )谈笑有鸿儒( ) 苔痕上阶绿( )

10、无丝竹之乱耳( )3.选出与例句“无案牍之劳形“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窃载与之齐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君将哀而生之乎 D.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4.选出与“何陋之有“提宾句式结构特点不相同的一项( )A.惟命是从 B.何以战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子将安之5.把这段文字分为三层,并概括层意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6.从文中找出两个对偶句,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7.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和愿望? (五)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

11、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选出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B.子将安之 C.彼竭我盈,故克之 D.人之为学有难易乎2.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的句式是 ( ) A.省略句 B.判断句 C.倒装句 D.被动句3.选出对加点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 )可爱者甚蕃(多) 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亭亭净植(种植) 可远视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宜乎众矣(适合)陶后鲜有闻(陶渊明的后代、后裔)A. B. C. D

12、.4.本文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回答下面的问题课文以牡丹比喻 人,以莲花比喻 人你怎样看待“牡丹之爱“?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6.这篇短文通过对莲花的描写赞美了莲花怎样的品格,文中写“菊“和“牡丹“有什么作用? (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俗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义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