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办有特色的民办大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3763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办有特色的民办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办有特色的民办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办有特色的民办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办有特色的民办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办有特色的民办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办有特色的民办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办有特色的民办大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办有特色的民办大学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办有特色的民办大学【摘要】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分析目前民办大学发展的现状,针对民办大学内涵发展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发展策略。【关键词】民办大学内涵发展特色近 30 年来,我国民办高校在规模和数量上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据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据,至 2009 年全国有 2305 所普通高校,其中民办高校 656 所;全国有 1090 所本科院校,其中民办本科学院 370 所(含独立学院)。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人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的数量和学生人数已处在一个相对稳定时期。民办高校已无法仅靠扩大招生、扩大规模的外延式模式发展取得生存。在

2、这种情况下,民办高校必须主动转型,把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结合起来,走特色办学之路。外延式发展只要具备一定条件(资金、土地等),发展是比较容易的。内涵式发展涉及师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建设等,这是无法立即见效的。目前,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已成为大多数民办高校的选择,它关系到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特别是广西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成败。本文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对民办大学的内涵发展进行探讨。一、内涵发展是民办大学的立足之本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成培育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任务,并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发展需要高校通过内涵发展来

3、具体实现,其中心议题就是解决学校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并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生存和发展是每一所民办大学都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先生存,才有发展,没有发展也就不能在竞争的社会里生存。我国的民办大学一般没有国家的直接经费支持,建校初期,买土地、建校舍、进设备、引进基本师资队伍等投入主要通过民间资本运作得以实现。开始招生后,对于融资渠道单一的多数民办大学来说,其学费的收入成为了唯一的办学经费来源。因此,民办大学都要先通过外延发展才能求得后续生存。而招生规模的扩大、办学场地的拓展、学科专业的增加等,便是办学者在办学头几年的紧迫任务。广西外国语学院的前身是广西东方外语职业学院,20

4、04 年建校并开始招生,利用当时国家的扩招政策,通过大约四年的时间建设,基本达到外延发展的初期目标。学生人数在 2008 年已达到5000 人以上、专业设置达到 40 多个,学科门类也由语言文学类扩展到经济类、信息技术类、艺术类等。而创办者为了教育事业,不求回报,继续投入,同时也利用扩大学生规模后增加的学费收入来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如增强师资力量。加大实验室、体育设施和图书馆的建设等。2011 年,学院升为本科学院,学生人数已达近万人,专业数量达到 60 多个,初步实现了规模、结构、效益的整体提升。但外延式发展是阶段性的、有限的,是受高等教育的总量限制的。现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大规模

5、扩招时代已经过去,外延式的发展效用开始下降。学生对是否能读大学已不再担心,更多考虑的是根据自己各方面的情况(个人学习成绩、家庭经济能力、专业及学校的就业预期等),选择合适的大学。因此,学校的教学质量、专业的社会需求形成的就业预期、学校品牌价值所形成的市场取向开始成为学生入学的首选。民办大学的内涵发展已成为各个高校发展的重大问题。二、如何实现内涵发展民办大学从专科升为本科以后,必须进一步科学谋划、合理定位,理性选择发展模式与路径,提升教学质量。走出一条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办学之路。(一)科学定位,形成特色民办本科学院是近几年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般由具备较好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的专科型

6、民办职业学院升格为本科。我国本科大学的定位基本上分四类: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刚成立的本科学院基本上都把教学型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定位。教学型大学主要从事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与技能,把搞好教学作为大学的基本任务。主要的教学行政组织由基础教研室、专业教研室和以学科为代表的系部组成。而高职高专则以技能教学为主,理论强调够用为度,实用技能型的能力培养成为主要教学模式。因此,从职业学校升格为本科后,都应尽快定位转型。笔者认为把办学类型定位为应用教学型比较合适。广西外国语学院升本后,提出建设成为一所现代化的应用教学型本科学院。当前,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历史上最

7、好的发展时期,立足于广西的院校应为广西的经济发展服务,为广西经济发展培养人才。2008 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提升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2009 年 12 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0 年 1 月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为此,广西全力推进“大产业、大港口、大交通、大物流、大城建、大旅游、大招商、大文化”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八大重点”战略。为了适应升格本科后发展环境的变化,广西外国语学院注意改变原高职高专学院时形成的实用型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把培养适应广西及东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复合

8、型、国际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及人才培养标准。教学中,不能只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实用性、够用性,还应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不能只注重传统知识的培养,还需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动态,介绍和讲授现代化建设所需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导向,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为此,不应为了实用目的,只强调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还需在学科建设这一更高层次的指导下,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整合。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用人单位对国际型、复合型、创业型的东盟小语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急需一大批能掌握一定外语又熟悉外贸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可以将学生培养成

9、能和东盟国家对接、交流、沟通,又熟悉东盟国家法律、金融知识,具备市场分析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并将这种培养方式作为教学计划中学生的能力结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一门外语和具备一种经济专业能力。而广西外国语学院也在这一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有特色的大学是向高水平大学迈进的必由之路,但特色发展离不开社会服务。因此,围绕当地社会需求,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富有创造性工作,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二)以人为本加强管理,加强师资建设,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高校的内涵建设,学校首要任务是建设一支能担重任的领导班子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民办大学的领导班子应注重解放思想和科学管理,班子成员需要懂得教学规

10、律,有大爱之心,把培育他人成才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目标。在处理好国家政策和学校利益的关系时,既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又要用好国家给予民办教育的各种政策,做到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既要有科学定位、长远规划,叉要发展思路,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式,制定各项规划、制度、政策和措施,时刻谋划学校的发展。学校升为本科后,师资队伍建设成了迫需解决的问题。学校应长远规划,根据学科建设要求,尽快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引领各学科水平提高和专业特色发展,并通过他们培养建设一支富有活力和发展后劲的青年后备人才,形成优秀教学团队和科研骨干队伍。由于受体制的限制,民办高校要从国内公办学校引进固定的、年轻的、高水平

11、的专家教授十分困难。但我们可以利用民办学校体制灵活的优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尽可能满足外聘教师的需求和了解他们的困难,建立外聘教师人才库。广西外国语学院的督导员、一些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任课老师,均做到校内外结合,共同建设,合力发展。同时还必须走好国际化的道路,从国外、境外引进老师。这些老师不一定长期住校,只需定期和不定期到校讲学和教学,这对形成学校的品牌十分重要。任何时候,学校都应该有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他们是学校教学的主力军,学校的管理者应该以师为本,以师为师。利用各种培养手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精神,要求教师把培养学生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鼓励教师参与学生的社

12、团活动和科研小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培养教师与学生的团队能力、亲和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还需要建立领导听课、督导听课与评课、教师互听互评、学生评教评学制度,确保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逐步提高老师的工资待遇和后勤保障,在住房、医疗、保险、小孩入学等方面不低于公办学校水平。规定在岗教师的职称和学历的最低要求并限期达标,以促进教师的快速发展,把学校建成老师温暖家园和事业发展的平台。(三)建设校园文化,树立学校品牌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承担着育人的责任和引领社会文化的重任,它是一所高校的软实力,需要通过有形和无形的东西向社会、家长、学生展示。包括学校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的标识、校风校纪、校园文化精神

13、等。广西外国语学院把“为民办学,大爱无疆,以生为本,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把“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作为办学目标;把“留住中国魂,做好国际人”作为学校的校训;把培养服务广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和国际型人才作为对社会的承诺。强调培养的学生必须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宽广的国际视野,使学生既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知识、技能,又形成良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修养、能力和视野。学生既需要能够迎接国际多元化文化的碰撞,又必须具有国际交往知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交流的胆魄。为此,我们应该把我国的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应将这些积淀的历史文化传承好,弘扬好。学生既要学会关心自己,更要学会关注社会,需时刻关注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树立一种“厚德博学,虚心从善”的态度,有“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的胸怀。同时,应使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去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使它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巨大的育人功能。【作者简介】周兆祥,广西外国语学院执行院长。教授,研究方向:高校管理、计算机应用。(责编 卢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